第177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
和在601所那邊的情況差不多,需要配合他進行數值模擬工作的人手本來也不需要幾個,更多人還是要負責具體的設備開發工作,也就是真正設計並製造出一臺適配軟性磨料的磨床出來。
“關於離散元模擬的問題,有興趣的同志可以在會後找我詳談,我大概需要3-4個人來幫我進行編程和數值分析過程。”
“至於剩下的機床設計部分,我想可能需要找一些外援。”
410廠的主業畢竟是造航發而不是生產機床的,讓他們進行一些技術改進還行,但從頭開始搞個新的磨削設備出來,確實有點太難為人了。
“這個倒是不難。”
看到問題解決曙光的鐘世宏瞬間來了精神頭:
“盛京第一機床廠和我們一直都算是有合作關係的兄弟單位,他們在這方面應該比較有經驗,尤其磨料和控制系統開發都有常工完成,剩下的就是純機械部分了。”
“至於具體的合作方式麼……”
鍾世宏低頭思索了一小會:
“只是兩個廠的合作我覺得不夠,如果真能按照常工的思路把這個設備開發出來,那對於我們國家制造業的總體發展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鼓舞和推動,正好現在又是年末,所以……”
“我的意見是,向上面加急申請一個項目,就叫做‘精工計劃’,目標是系統性地提高咱們航空工業系統內各製造廠的生產製造水平!”
顯然,鍾世宏的內心深處也是藏著一些野心的。
對於他本人,即便這個項目的主要完成人肯定只能是常浩南,但作為牽頭的首倡者,以及410廠技術部部長的地位,只要能成,好處肯定是少不了的。
而從更大的層面上講,如果能把這個全新的精加工方式快速推廣開來,也能解決很多兄弟單位的燃眉之急。
雖然提出這個思路的初衷只是為了對氣膜孔內壁進行拋光,但其應用範圍顯然非常廣泛。
哪怕只考慮航空製造領域,也有大量的變口徑管類零件,比如燃滑油管路、噴油嘴、導氣孔等等,每一種的生產效率和良品率都是老大難問題。
“很好,那……就這麼辦。”
常浩南之前就已經體會到了做這種項目的好處。
經費和人手充足,申請的各種資源也基本都是優先保證一路綠燈。
更重要的是,人員補貼方面非常大方。
就連182廠這種體量,都能一次給出兩萬獎金,那410廠就更不用說了。
他自認為不是個物質慾望很強的人,但能在完成項目的同時多賺點錢,誰又會不願意呢。
……
這種火燒眉毛的事情,當然不可能等到項目審批下來再開工。
所以第二天,在鍾世宏動筆寫申請報告之前,盛京第一機床廠的幾名骨幹力量就已經來到了410廠。
帶隊的是一名看上去四十來歲、看上去文質彬彬的微胖中年工程師,叫韓有德。
在聽過了常浩南關於新磨削設備的完整設想之後,他稍稍愣了大概一秒鐘時間。
然後幾乎是下意識地說出了一個有些晦澀難懂的外文短語。
常浩南沒聽懂,但總之不是英語。
好在對方很快就反應了過來,從桌上拿起一支削好的鉛筆,直接開始在一張繪圖紙上面畫了起來。
相比於抽象派的常浩南,韓有德的畫功顯然要好上很多,儘管是連尺規都沒用的示意圖,但仍然橫平豎直,十分規整。
“常……”
“常浩南。”
有人恰到好處地提醒了一句。
“常浩南同志描述的這個設備,我十幾年前在東德進修的時候就接觸過,德語直接翻譯過來的話,叫做流體磨料加工,或者磨粒流加工。”
韓有德在說話的同時,手上的動作也沒有停,幾分鐘左右的功夫,一部機器的大概形貌就躍然紙上。
“這種磨削方式的原理不難,設備也很簡單,除了夾具需要根據待加工的零件進行訂製以外,差不多給我四到五天時間就能完成其它部分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