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302章 少年氣(二合一)

 另一方面,饒是他楊奉畑膽子很大,但面對這麼多同行,也有點怕犯眾怒。

 總之到了和常浩南打電話的這功夫,他已經完成了一次自我和解,選擇了退而求其次。

 畢竟以對方的能耐,只要能在他們的項目上多花點心思,不說直通大結局,至少也可以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而常浩南自然也能猜到楊奉畑的心思。

 這種事情,說起來也算是雙贏。

 雖然他更希望自己能開發出一些工具,或者方法論性質的東西,以更水露均沾的方式推動華夏的科技和工業發展

 但項目嘛,肯定還是要做的。

 技術工作是他的立身之本,哪怕現在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和地位,也絕對不能丟。

 更何況到現在為止,常浩南還沒有獨自統領一個項目的經歷。

 在工程領域上,這終究是個短板。

 很多人有一個誤區,就是覺得這種行業內按部就班的規則會限制真正天才的發揮。

 其實不然。

 哪怕開局滿級號,也依然是需要成長的。

 更何況直接參與項目會帶來很多便利性。

 別的不說,就拿他最近一直在研究的多物理場仿真課題為例。

 哪怕他過段時間真的把軟件做出來了,首先要面臨的問題就是要如何推廣。

 靠行政命令當然是一種辦法,但是論效果,絕對比不上他親自下場,用自己的軟件完成一個大項目來的震撼人心。

 成功經驗永遠是最有說服力的事情,比一百個院士的表態都有用。

 就像常浩南最早的成果,也就是新舟60項目衍生出的那個機翼常氏模型,如今幾乎已經在整個航空工業系統內部推廣開來,如果不是還有保密需求的話,恐怕其它行業也會開始採用。

 楊奉畑之後的連續幾個電話,對面都是鎬京區號。

 顯然是603所。

 至於為什麼有很多個……

 那自然是因為代表603的易元和,代表14所的郭林以及代表自己的姚夢娜和徐洋是分別打來的。

 好在他們基本都只是單純表示祝賀,因此基本都只是聊了幾句就結束。

 或許是常浩南總算醒過來並開始回電話的消息被不知道誰擴散了出去,在結束了和徐洋的通話之後,他便不再需要主動回撥了——

 因為新的電話被不斷打了進來。

 蓉城606所、涪城624所、南鄭182廠、築城648所、乃至常浩南前世工作過,今生暫時還只是有過一些工作上聯繫的29基地……

 儘管相當一部分電話只是表達一個簡短的祝賀,只有606所薛熾夀和他多聊了一會,但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時間裡,常浩南還是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手忙腳亂。

 也總算理解了剛剛楊奉畑所說的“紅人”是什麼概念。

 他從未像此時此刻一樣期待短信功能的開通。

 在有短信和微信的年代,很多關係尚淺只是一面之緣或者工作關係的人完全可以發個文字消息祝賀。

 而他也只需要編輯一個回應短信群發出去了事,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連喝兩大杯水之後還是口乾舌燥。

 當此起彼伏的電話鈴聲總算告一段落之後不久,常浩南就接到了可以準備開始訪談的消息。

 原本他面對央視的一對一採訪還是有點緊張的。

 但在經歷了剛剛的狂轟濫炸之後,好像也不算什麼了。

 “脫敏反應是吧……”

 常浩南一邊換衣服一邊腹誹道。

 ……

 十幾分鍾後,當常浩南在學校會議室裡看到常被稱為姐姐,但其實比他大了快20歲的某位知名主持人時,最初還是吃了一驚的。

 後來經過解釋才知道,雖然這段採訪並不是專門的訪談節目,不會全部播出,但還是可能有一些片段加入到報道里面,加之上面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所以不可能隨便派個什麼人過來。

 不得不說,央視派出來的這個團隊,專業性還是沒問題的。

 儘管主持人對於航空一竅不通,但整個訪談過程還是讓常浩南感到極為舒適,一系列問題也是簡明有力,卻又不至於給人以咄咄逼人之感。

 跟後來某位採訪丁中禮院士的女主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採訪的最後,對方突然問起了常浩南在昨晚儀式上說過的那句話。

 “您是我面對過的,最年輕的專訪對象,一般來說,人們在面對一個少年英才的時候,總是期望他表現的更意氣風發,或者說更張揚一些,但是您昨晚的表現卻讓我們看到了一種不一樣的狀態。”

 這一次,常浩南沒辦法用戲謔的辦法支應過去。

 於是他低頭沉思了一會。

 主持人沒有出聲打斷,只是靜靜地等待著答案。

 大概十幾秒之後,常浩南才重新抬起頭來:

 “就個人而言,我認為少年氣不是不羈,不是張狂,不是目空一切,而是歷經千帆,仍葆有赤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