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4K)
眼見丁高恆繼續堅持,王宇忠又點燃了一支菸,狠狠吸了一口,才繼續回答道:
“老丁,你說的這些道理我都懂,但眼下的國有企業屬於三頭分管,不是我一個人能說了算的,而且今明兩年是國企轉型最關鍵,也是最混亂的階段,目前的原則是能不新建就不新建,等到這一輪清退改制結束之後再說。”
“這也不是單單針對你這裡,哪怕是電信公司那麼大的規模,想要把移動通信業務剝離出來另外成立兩家新公司,都因為這個事情被推到98年去了。”
“再者說……”
後者猶豫了一下,把最上面的一份文件翻到最後一頁,然後調轉過來,將印著內容的一面朝向丁高恆:
“科學院推薦出來的企業負責人,1976年出生,滿打滿算也還不到23歲,雖然咱們國家法律是沒有明確規定企業管理人員的年齡,但這個歲數是不是有點太誇張了?”
上面印著的個人信息,自然就是常浩南了。
這件事情如果追根溯源,還要回到前些日子。
在殲10的地面啟動實驗順利通過總裝備部以及國防科工委的相關驗收之後,由於啟車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波折,以及對1001號原型機進行復檢時又發現了不少質量問題,總工程師薛熾夀和蓉飛總經理楊寶樹二人就此專門向科工委和總裝備部寫了一份彙報。
其實這份彙報的核心意思是總結經驗教訓,以及自請處分,算是一個出現重大事故隱患之後的標準操作流程。
只不過一方面,科研工作中遭遇問題和挫折屬於客觀上無法避免的情況,加上二人的態度積極主動,也沒有造成什麼不可挽回的損失。
另一方面,在驗收過程中,並非611所和132廠人員,且全程參與了故障檢測排除的常浩南與林暉都明確表態,認為這不能算是一次責任事故,只是由於我國航空製造水平和經驗不足所帶來的技術問題。
因此,最終也並沒有對薛、楊二人進行組織方面的處理。
但是彙報材料和驗收材料中,都提到了常浩南最近在強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的數值解領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並以此為基礎,開發出了一套面向新一代電傳飛控飛機的喘振預測和主動穩定性控制系統。
說是蓉城方面的投桃報李也好,據實彙報也罷,在事後的總結文件中,他們直接表示,正是由於常浩南開發的那套系統,在原型機試車過程中提前發現問題並及時處置,這才挽救了1001號原型機,進而可以說挽救了整個十號工程。
總之,對常浩南研究出來的計算方法直接進行了一個拔高。
這個貢獻可就大了。
也幾乎在同一時間,杜義山沒有通過京航大學,而是通過科學院,與另外幾名資深院士聯名提交了一項建議,以完全國資的形式,成立一家專門負責專業領域軟件開發和維護的公司,並且由常浩南擔任總經理,或者其它名義的負責人。
公司成立之後的首個產品,將是一套同樣由常浩南領導開發的多物理場綜合仿真建模軟件,此類軟件已經在過去一年中多次證明了其在幾乎全部的科研領域內都具有重要價值。
也就是如今正拿在王宇忠手裡,讓他一臉糾結的那份文件。
由於經貿委並不直接負責科學技術研究工作,加上關於常浩南的多數信息都處在保密,至少是不會公開大肆宣傳的狀態,因此身為經貿委主任的王宇忠對這個名字的印象,也就是他剛剛獲得了第一屆的華夏青年五四獎章而已。
不過丁高恆既然來了這裡,自然不可能輕易放棄:
“所以我們科工委和科技委也都出具了文件,證明常浩南同志雖然年輕,但已經在多個項目中為國家科研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完全有能力、也有資格擔任一家中小型國有企業的負責人。”
他指了指放在對方辦公桌上的另外兩份文件:
“科技委方面,已經聘請了常浩南同志作為973計劃重要科學前沿領域專家諮詢組成員,我們科工委也馬上就要聘請他作為精工計劃的總顧問,這難道還不夠格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