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351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二章)

 穿上工裝戴好安全帽之後,眾人來到了第一個車間。

 讓常浩南有點意外的是,這裡面並沒有他想象中那種一片混亂甚至顯出破敗的場面。

 儘管以一個重生者的角度來看,這座車間的佈置還存在諸如原料區和半成品區分類不夠清晰、物流線交叉嚴重、物料搬運距離過長且存在路線重複等問題,但就一座90年代中期的工廠來說,這不算是什麼值得指摘的事情。

 唯一的問題是,在這裡工作的工人數量有點少,導致整個車間冷冷清清的。

 “您想要購買的超重型數控立式銑車床,我們廠對應的型號是ckx53160-1,16米級別,過去曾經給桂省和湘省電力部門製造過兩臺,我們手頭有一臺客戶違約棄單的半成品,現在訂貨的話,最快明年上半年可以交貨。”

 “林廠長,你們這個主打產品的性能應該相當不錯了,有這麼高的技術水平,怎麼我聽你剛剛的意思,廠子效益還上不來啊?”

 “嗐……技術水平高啥啊,我這個人向來有一說一,不向組織上隱瞞情況。”

 說到這裡,林旭無奈地嘆了口氣:

 “像這幾種拳頭產品,都是我們把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師傅給集中起來,搞生產承包,責任落實到人,用手工作坊的模式一點點搓出來的,否則都有半成品了,哪還需要大半年的時間工期呢?”

 “但是這種整法說穿了就是搞生產大會戰,產量少了還行,根本沒辦法用在量產的東西上面,再加上現在老師傅退的退走的走,平時還有人去外面接點私活,新的年輕人心浮氣躁又不願意學手藝,就連這種精工作坊的效率都越來越低了。”

 “常總您也是理工科出身,知道現代工業講究的是個標準化生產,像我們這樣精耕細作,每臺設備成本算下來比進口的都高不少,質量也就跟人家差不多平齊,您買的這種機床進口困難,所以還有銷路,其它一些能從國外買的,根本就沒人來找我們,現在這個車間,已經是我們廠使用率最高的地方了。”

 “那你們有沒有想過通過一些辦法提高管理水平?讓這麼大個廠就這樣荒廢下去,實在有點可惜。”

 常浩南化身捧哏,恰到好處地接了一句。

 “當然想過,實際上,這也是我擔任廠長這幾年來最主要的工作。”

 林旭說著把常浩南幾個人帶到車間外面,這裡有一間小屋子,裡面貼滿了各種宣傳畫。

 “我們參考從國外引進的iso9001質量體系,加強企業質量管理模式的優化,甚至專門請了日本來的專家,在全廠範圍內推行全面質量管理體系,讓每個員工,而不只是質檢部門參與到質量管理工作中。”

 “除此之外,還引進了目前國際大企業最流行的6sigma理論,將顧客、過程管理和改進中利用數據作出客觀的評價,利用數理統計中的標準差實現數據作為基礎……”

 一連講了四十大幾分鐘。

 能聽出來,林旭絕對不是照本宣科死記硬背,他在管理上是有自己理解的。

 很多地方他都是直接拿本廠,或者是一些國際知名企業的例子甚至數據舉例。

 要知道,這可不是二十多年後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一些中層管理腦子裡沒有點真材實料,只要有搜索引擎一樣可以當ppt戰神,

 林旭講的這些東西,在這個年代那都是相當有價值的。

 “所以,林廠長,既然你已經引入瞭如此完善的管理體系,你認為,咱們廠虧損的主要原因會是什麼?”

 這個突然問出的這個問題讓林旭表現出了一些沮喪:

 “無非是國企的那些老問題。”

 “管理辦法再好,說到底也要靠人來幹,國有企業,關係複雜、人浮於事,年輕人抱著鐵飯碗想要混日子,老油子在廠裡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到外面接私活比誰都積極,行政管理人數倒是多,效率卻高不起來,清理出一些沿街店面出租,卻因為客流量和政策問題沒辦法租高價……”

 常浩南表面上擺出認同的樣子,心裡卻已經想明白了一半——

 今天就是把西門子給搬過來,管理辦法也跑不出牆上貼著的這些東西。

 擱在幾年之前,國企管理體系亂套的時候,還會因為存在各種掣肘和傾軋而導致束手束腳,而現在廠長負責制下,廠長本人看上去比誰都懂管理懂技術,最後竟然整出這麼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