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
“直接換材料當然還是太激進了……”
在直接用系統積分把torch multiphysics給砸出來之後,常浩南目前已經處在“破產”邊緣,沒那麼多積分用來全方位拉高整個材料學領域的水平。
這種提高方式也過於生硬,並不符合常浩南一開始定下的行事邏輯。
再退一步講,就算有系統幫忙,中間過程一切順利,靠他一個人要想解決中間的無數問題少說也得幾年時間。
而常浩南的規劃是儘可能讓安裝了渦扇10的至少原型機有機會參加兩年多以後的50週年國慶閱兵。
乾等材料肯定來不及。
“所以我準備在渦輪結構上採用新的主動冷卻方案,目前的氣膜孔冷卻還有很大潛力可挖,在不換基體材料的情況下,把渦前溫度提高50-100c問題不大。”
說完之後,他沒有管旁邊目瞪口呆的幾個人,而是重新拿過面前那張畫了簡單示意圖的圖紙:
“至於你們剛剛說的推重比問題,我們直接放棄3-9-1-2這個結構,或者說是這種結構。”
“啊?”
會議室裡面的另外幾人只覺得自己的大腦因為在短時間內接收了太多信息,已經瀕臨死機了:
“不用這種結構……難道用離心式壓氣機?”
氣輪機的透平式壓氣機根據原理可以簡單分為離心式和軸流式,一般來說,除了早期群魔亂舞的階段之外,絕大多數渦噴/渦扇發動機都已經統一使用軸流式,只有一部分渦槳/渦軸發動機會採用離心式的設計。
“當然不是……”
常浩南有些無奈:
“我的意思是,採用更高效率的單級負荷來降低壓縮機的級數,把三級風扇壓縮成1級或者2級風扇,9級高壓壓氣機變成6級或者7級,考慮到整個壓縮系統在一臺發動機裡面的重量佔比在60%左右,如果能在這部分減少20%的重量,那整個發動機的推重比少說能提高10%左右。”
“你們還記著上次開會的時候,我拿出來做算例的那個‘超高負荷吸附式彎掠聯合前緣邊條葉片’麼?”
海誼德上次沒去開會,但劉永全是去了的。
還聽得很認真。
因此他第一個從剛剛的茫然中反應過來,點了點頭:
“記得,我還記了筆記……”
他說著從隨身攜帶的提包裡面拿出一個本子,翻開到其中一頁。
從這個略顯破舊的痕跡上,可以看出他這段時間恐怕沒少翻閱。
“那就好。”
常浩南用手指輕輕點了點筆記本上的標題部分:
“這個東西,就是咱們壓氣機設計部分的核心技術。”
“之前你已經學到的葉形設計,不管是端彎端掠、端壁造型也好、邊條也好,都還是被動控制流動分離的手段。”
“我之所以要提到吸附式葉片,就是要在此基礎上,利用主動控制手段,進一步提高單級壓比,讓每一級發揮過去一級半到兩級的壓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