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
一個特等獎,兩個一等獎。
哪怕是從1979年科學技術獎開始頒獎算起,常浩南也絕對是單次評獎中的最大贏家。
或者……
其實應該把“單次評獎”這個限制條件也去掉。
三個項目,全是第一完成人。
一般情況下,能參與這種級別評獎的項目,一個人一輩子能主持一兩個就不錯了。
而且,就算你還有精力主持第三個,到了這個時候,基本上也已經開宗立派了。
這種情況下,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把主要完成人的名額讓給親傳弟子。
從一碗水端平的角度,評選委員會通常也會傾向於把獎發給新面孔。
結果誰能想到,有逆天之人在二十多歲就整了個這麼個逆天大活。
要知道,國家科學技術獎每年都評選一次。
這三個項目都堆到1997年度拿獎,顯然說明幾乎是同時進行的。
同時進行,還都是主持項目……
對此,眾人只能表示——
求求你做個人吧……
相比之下,最開始那兩個第二完成人的位置反倒沒那麼誇張了。
畢竟對於不瞭解內情的人來說,“影響航空安全的惡劣氣候條件預測與防範”這個項目似乎可以順理成章地解釋常浩南在殲8c項目中的地位。
而差分進化算法更是能跟電網優化那個項目無縫對接。
看上去就像是常浩南在做這三個大項目的同時,順便就對另外兩個項目產生了重大影響。
再加上這貨人脈通天,是誰都得給三分薄面,給放到完成人裡的第二位也算是正常……
另外就是,大家現在總算是理解,為什麼前面那個差分進化算法的成果,會被報到科技進步獎的行列裡面了。
因為人家做過更適合申報自然科學獎的項目……
擱到正常劇本里面,常浩南這時候在絕大多數人心中的形象應該已經往超級大學閥的角度走了。
但他這個形象,又讓人實在跟學閥聯繫不太起來。
實際上,別說臺下,就算是臺上的常浩南自己也有點懵了。
在這兩天的準備過程中,他倒是也做過能同時拿兩個獎的夢。
但從來沒當過真,只是隨便想想。
結果,現實卻比他隨便想的內容更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