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542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

 應力不集中,如果是製造問題另說,如果是設計問題,那絕對是巨大隱患。

 一段時間的沉默過後,從北方車輛研究所被借調過來的林慶松再次開口解釋道:

 “這算是整個設計方案裡最棘手的一個問題,等下次開會,常總能帶來解決方案的話,後面的優化部分,效率應該就會很快了。”

 “不。”

 常浩南仍然沒有抬頭,只是擺了擺手:

 “不用下次開會。”

 “這個問題……大體上有四種解決方案,至於用哪種,你們自己評估一下。”

 “啊?”

 剛剛本來只是想給顏永年找個臺階下的林慶松直接人傻了。

 這可不是茴字的四種寫法,只要多看看書就能知道,還沒什麼實際用處。

 應力分佈不均勻導致的薄弱點開裂問題,不僅僅國內,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個巨大的難題。

 一般情況下,如果影響不是特別大,就只能咬咬牙,更頻繁地更換零部件。

 反正疲勞破壞本來也不是不能用,無非是個壽命問題。

 而如果影響很大,那一般就只有針對性補強了。

 包括林慶松的本職工作——重型車輛設計,也面臨類似的情況。

 每一次都得花上幾年,甚至更長時間慢慢測試和解決。

 結果常浩南一上來就是四種解法……

 常浩南示意顏永年先回座位,然後自己走到了講臺上面,拿起一根教鞭指著幕布上的設備模型:

 “在工作狀態中,在鍛壓機的上部由c型板、十字鍵、大拉桿、夾緊梁形成一個小的閉環力循。在鍛造過程中,液壓缸產生的力作用在上板樑上然後傳遞給c型板,通過十字鍵依次傳給大拉桿、夾緊梁,最後再回到c型板上。”

 “所以,這裡面最重要的部分是十字鍵和c型板之間的配合,此二者之間的接觸狀態,不但會影響力流傳遞的特徵,還會對整機在各個方向的變形產生影響。”

 “所以重點在於,在組合結構有較平緩的過渡,使應力和變形順暢協調傳遞。”

 講到這裡,他回過頭,看向下面坐著的十幾個人:

 “到這一步,認可?”

 眾人的反應有快有慢,不過基本都點頭表示能理解。

 “那麼,相應地解決方案就是。”

 常浩南拉過旁邊的黑板,拿起一支粉筆:

 “第一,可以在不改變任何構件形狀的條件下,設置不均勻的過盈量,這樣不會削弱部件本身的強度,至於具體的方法,torch multiphysics中提供了一個叫做‘粘合’的功能,可以把具有不同網格的兩部分粘連在一起……”

 “這裡面,只要過盈量的設定滿足Δ(min)=pd(c1/e1+c2/e2)*10^3即可,其中e1和e2分別是被包容件與包容件材料的彈性模量……”

 “第二,是根據我剛剛進行的力流分析,對十字鍵和c型板的接觸面進行外形修配,減少受壓狀態下兩個零部件的位移量……”

 “第三,剛剛說到的開縫問題,實際上是因為預緊力和主作用缸的反作用力產生了一個附加力矩,可以考慮把楔鍵的下部修配成具有一定斜度的形狀,用以平衡這個附加力矩……”

 “第四個方法的思路和第三個差不多,不過是通過改變部件結構的方式實現……”

 臺上,常浩南的思路越講越通透。

 臺下,眾人也跟著他的思路奮筆疾書。

 當然,寫著寫著,就只能奮筆疾書了。

 思路只能回去以後再慢慢回味。

 一直到寫滿兩面黑板,常浩南才算是把剛剛臨時想到的四種解決辦法給講清楚。

 他回過頭,本來想問問大家的想法。

 但看著或是皺眉思索,或是茫然無措的表情,這個問題終究是沒問出來。

 有些話,說出來就不禮貌了。

 好在能坐在這裡的人,也都不會是泛泛之輩。

 一時間跟不上思路只是因為他講的太快太跳躍,而不是真的完全理解不了。

 回去多複習一下,總會明白的。

 “常總,為什麼會這麼熟練啊……”

 一個稍微年輕一些的技術人員看著面前自己的筆記本,長長地嘆了口氣。

 常浩南自然不可能直接說我開了掛,只好在憋了半天之後回答道:

 “或許是因為,torch multiphysics,是我設計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