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618章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

 他趕緊連續按動快門,把這最關鍵的階段捕捉下來。

 正常的反艦導彈在導引頭搜索到目標,進入攻擊末端時也會下降高度,但這三發靶彈並沒有這個功能。

 實際上,它們甚至被拆掉了制導雷達和無線電高度儀。

 按照設定,將會一直保持造大約100-150米飛行,直到被幹擾,或者燃料和速度都完全耗盡。

 如今它們的火箭發動機甚至還沒完全停止工作,顯然不可能是後面一種情況。

 靶彈的飛行姿態並不像是在俯衝,更像是發現自己沒有處在預設飛行高度之後的飛行姿態微調。

 也符合干擾模式3的工作邏輯。

 最終,又過了大約40秒之後,三個目標接連墜入海中,瞬間被水面巨大的衝擊力拍碎,在平靜的海面上掀起一片細碎的水花。

 武器控制官的相機精確捕捉到了這個瞬間。

 “可以了,準備進行第二輪測試。”

 他總算可以放下胳膊稍微休息一下,同時在無線電中彙報道。

 ……

 然而,與此同時。

 受到衛星定位系統干擾影響的,並不只有計劃中的那三枚靶彈。

 在距離黃石號更遠大約15海里的位置上,安南海軍的hq-15範五老號護衛艦正在向東南方向航行。

 這艘艦實際上是原紅海軍的別佳級,排水量只有950噸,已經服役了將近40年。

 不過,在80年代末與美國關係緩和之後,對這艘老船進行了有限的改進,因此得以繼續服役下去。

 它出現在這裡完全是碰巧,跟華夏這邊的測試無關,只是例行向南華礁上駐紮在一個掩體中的大約一個排運送補充物資和輪換人員。

 艦橋內部,艦長阮英俊正手持望遠鏡,注視著遠處的海面。

 當然不是為了搜索什麼目標。

 這都已經90年代末了,海戰如果等到用望遠鏡看見目標,早就被擊沉不知道多少回了。

 再說,就算是更早些年間發生過的視距內海戰,安南海軍也從來沒贏過。

 實際上,由於華夏長期以來完全無法對南部海域進行有效實控,因此這類對南部海域的運輸任務一般被認為沒有任何風險。

 只因為有一名安南電視臺的記者正在隨艦進行採訪,需要拍攝一系列展示艦長形象的照片。

 “阮艦長,已經拍好了。”

 記者放下手中的照相機:

 “能否請您介紹一下,在這樣的沒有參照物的茫茫大海上,要如何確定我們的位置呢?”

 阮英俊把望遠鏡放到一邊,轉過頭解釋道:

 “過去,都是用六分儀來測量天體與海平線之間的夾角,從而確定所處的經緯度,但是精度比較差,很多時候都需要無線電或者地標來輔助……”

 “不過現在可以直接用衛星定位系統,在這裡,現在我們幾乎每艘船都會……”

 他帶著記者來到衛星導航終端面前,按下幾個按鍵準備測算目前的位置。

 但話才說出一半就被卡在了喉嚨裡。

 終端顯示,他們這艘正行駛在海平面上的船,所處的海拔高度是……

 3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