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
所以也不免有些興奮,尤其翻頁時的動作也大了不少。
然而就當他準備看看再往後的內容時……
嘩啦——
卻發現下一頁是一片空白。
顯然,這份報告,它爛尾了。
常浩南心中發出了和當初羅傑·埃立諾教授幾乎相同的感慨:
“怎麼到這就沒了?”
不過最後還是繃住了。
對於一項研究來說,提出問題的重要性至少不亞於解決問題。
郭立強能寫到這一步,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畢竟,如果後面的內容都能補上,對方壓根也沒必要不遠千里地過來找他。
……
稍稍平復了一下心情之後,常浩南從筆筒裡抽出一支筆:
“我剛才簡單梳理了一下整個機彈組網探測系統的工作邏輯。”
郭立強過去沒跟常浩南正經共事過,但也看得出,這是大佬準備發力的姿態,於是當即把屁股下面的凳子稍微挪近了一些。
“首先,是用機載無源探測系統對敵方超遠距離目標或低可探測度目標進行預警探測和粗定位,給載機發射導彈提供初始信息。”
常浩南的畫功這兩年進步不小,但仍然處在簡筆畫plus的水平,乾脆畫了個框框來代替:
“然後,採用載機與2枚以上主被動複合制導空空導彈聯合組網,進行高精度無源探測,這一步,我認為需要藉助時差定位技術和濾波算法獲得目標的精確位置信息,為遠程空空導彈提供中段制導信息。”
“誒?”
郭立強的表情一滯:
“時差定位法?”
他之所以如此驚愕,並不是因為這個算法多麼新鮮。
正相反,是因為太不新鮮了。
所謂時差定位(tdoa),就是是利用多點接收到的電磁輻射信號到達時間差對輻射源的方位和距離進行確定。
實際上,在殲轟電7上面,無源定位用的就是這套邏輯。
只不過那上面的“多點”是左右兩個吊艙,本身距離非常近,所以誤差很大。
現在的多點是一架飛機和兩枚導彈,距離幾十上百公里,定位精度自然也就上來了。
所以這個思路實在過於直接,甚至讓郭立強覺得好像不應該是由常浩南想出來的。
“是啊,時差定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