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餘波迴盪(6K章)
如同過去無數次一樣,用巨大的犧牲換來一場慘勝。
當然,關於取勝的具體辦法,可能有很多種設想。
但從來沒有人想過,可以依靠技術和裝備,哪怕是跟對手同一代的技術和裝備。
忽然間,周書萬好像回到了三年以前,他剛剛和常浩南組隊做課程作業的時候。
在最終確定了那個看似瘋狂的計劃之後,幾人曾經出去吃了一頓烤鴨。
那天晚上,他們聊起了戰鬥機,聊起了空軍。
照例,聊起了殲8ii的每一個細微改進,聊起了馬上就要首飛的量產型f22。
當時,常浩南曾經跟他說過一句話:
“放心吧,會有的,都會有的。”
當時,他只當是對方隨口一說。
但現在回看,或許並非如此。
殲10確實比f16出現得晚了20年。
但終歸,趕在f22服役之前出現了。
沒有被拉開代差。
真的都有了……
當週書萬回過神來的時候,電視畫面中只剩下隆隆飛離長安街的最後一個直升機編隊。
閱兵式已經結束了。
但閱兵式造成的影響卻遠沒有結束。
禮堂裡面,一眾學生剛剛還強壓著的情緒總算爆發出來。
“剛才……剛才那是殲10吧?”
相當一部分人,都是聽說過這個型號存在的。
甚至有人在網上看到過試飛時候流傳出來的照片。
但那畢竟不是公開消息。
誰敢保證是真的?
或者說,誰敢相信是真的?
要知道,六年前,殲7e才裝備部隊。
兩年前,殲8c才裝備部隊。
但這一次……
閱兵式上的公開亮相,還有解說員的直接證實……
“那還能有假?”
禮堂另一邊很快有人站起來大聲回答道:
“剛才電視裡已經說了,我國自行研發生產,除了殲10還能有什麼?”
“而且我看,還是掛著導彈的,是不是說明已經裝備部隊了?”
又有其他人猜測道。
“都上閱兵了,應該得服役了吧?”
“但我聽說,殲10好像是前年才首飛的,兩年就服役……這不合常理吧?”
在座的到底都是學航空的,真到了這個時候,腦子還是比較冷靜。
“那……至少也快了,否則誰敢把一種不靠譜的飛機弄到閱兵式上去?”
“確實……”
“有道理。”
顯然這個說法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認同。
但是,討論卻並不會因此而停息……
型號確定了,接下來還有性能。
“我覺得,既然國家已經決定把這個型號公開了,估計電視上很快就會有更詳細的報道。”
這個年頭,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於軍事和武器裝備日益增長的興趣,央視已經開播瞭如《軍事天地》等一系列節目,收視率相當不錯。
但很快,有人把目光投向了講臺上的老師:
“老師,給我們分析一下吧?”
隨著這一嗓子嚎出來,禮堂裡面安靜了一瞬間。
所有人頓時反應過來——
在航空航天大學聊飛機,這不是有現成的專家麼?
“對啊,老師,講講吧?”
臺上負責放電視的是個剛入職沒兩年的年輕講師,這功夫人都麻了。
禮堂裡面雖然多數是本科生,但也有不少碩士和老博,他的歲數都未必比某些延畢了的博士更大,哪見過這種陣勢。
再者說,他啥也不知道啊。
哪有人能看一眼外形——甚至還是在電視上看一眼,就能推測出性能的?
好在這個時候,禮堂的門突然被推開:
“閱兵式上的飛機剛才從咱們學校附近飛過去,有人拍到照片了!”
整個房間,瞬間炸了鍋。
感覺局面有點控制不住的老師趕緊找了個機會,掏出剛買不久的手機,給唐林天打了個電話,讓校長想辦法控制一下學生們被點燃起來的激情……
……
實際上,這次閱兵所造成的震動,遠遠不止是在國內。
受制於轉播技術的限制,華夏以外國家和地區所收到的“直播”信號,都有不小的延遲。
甚至大多數國家根本就不會專門去直播。
畢竟,即便是在如今這條時間線上,1999年的華夏,對於絕大多數外國人來說,仍然不算是一個關注度和話題度很高的國家。
但是對於身在海外的華人華僑,這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英國,伯明翰。
張漫和合租室友一起,坐在一間國人開設的酒吧裡面,和本地不多的幾個華夏人一起,看著央視國際頻道轉播的畫面。
相比於國內的歡欣鼓舞舉國歡慶,在這裡,即便是在這間全是華夏人的酒吧裡,氣氛也要平淡得多。
多數人之所以聚在這裡,更多的只是一種對故鄉的懷念,或者說,一眾儀式感而已。
只有張漫,看得非常出神。
甚至握著酒杯的手都因為過於用力而微微發白。
兩年前,她從京航畢業,來到伯明翰讀博。
那時候,無論是張漫自己,還是她的家裡人,自然都是沒想過要讓她回去的。
但是,讀博士這兩年多下來,她的想法卻開始出現鬆動——
作為一個聰明人,她很快發現,自己一個華夏人,根本不可能在這裡接觸到任何核心項目,雖然畢業無憂,但恐怕很難在英國找到真正對口的工作。
絕大多數“前輩”留在這裡的辦法都是直接嫁個外國人。
但張漫在國內就是個白富美,要是圖這個,那還出國幹什麼,直接在國內找個金龜婿就完事了。
而且,還有歧視。
甚至未必是有意的。
但無意的異樣眼光,有時候反而更讓人難以接受。
“呼……”
張漫看著電視上的畫面,把杯子裡的酒一飲而盡。
她仍然對於軍事不感興趣,目前研究的也是個相當邊緣、跟航空根本沒什麼直接關係的方向,因此對於閱兵式上出現的裝備並沒什麼瞭解。
更讓她懷念的,反而是緊隨其後、在國內沒什麼人關注的群眾慶祝活動。
自從出國之後,已經很久沒經歷過那樣的熱鬧場面了。
“或許……等畢業之後回去也不錯?”
她這樣想到。
而相比於只是在胡思亂想的張漫,還有人關注著更加專業的地方。
儘管普通民眾不會關注,但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卻不可能放過這個機會。
尤其是已經在和華夏進行合作的歐洲人。
無論是因為利益被綁定在了對華合作上面,還是單純出自對於華夏科研水平的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