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788章 暫時的勝利

 相比於97年創辦的南城報,逸林是98年上半年,常浩南為了宣傳日本企業那一輪質量危機才建議杜義山創立的,到現在也就是一年多的功夫,還是要相對年輕一些。

 不過,畢竟定位是文摘類期刊,換句話說就是內容從國家大事天文地理到鄰里八卦雞毛蒜皮無所不包,所以受眾範圍要比只報社會新聞的的南都報廣泛的多,因此讀者群體相差並不懸殊。

 更何況,常浩南這一波還有華夏青年報和央媒站臺。

 晚七點檔新聞在這個娛樂手段以電視為主的年代,影響力幾乎無人能及。

 因此,實際上從常浩南決定發起反擊的那一刻開始,結局,就已經註定了。

 羊城,南城報業傳媒集團的辦公室裡。

 高級編輯兼記者孟勇眼皮暴跳地看著面前的一份雜誌。

 《逸林》。

 一切還要從將近半個月前說起。

 下面的一名實習編輯表示自己找到了一個十分勁爆的新聞,可以揭露國內目前廣泛存在的學術界腐敗。

 他簡單查看了一下對方寫的稿子,發現針對的對象是一個剛剛成立不到半年的校企聯合實驗室,很可能存在經費管理不善的問題。

 當然,具體存不存在,他們坐在空調房裡幹想肯定是不知道的。

 但這也不重要。

 只要能找個由頭就行了。

 這個實驗室,它好就好在被列入了產學研合作的試點,因此研究項目的自由度相比正常的研究機構更大。

 而且,校企聯合中的“企”恰好是一家國企。

 很適合作為他們的攻擊對象。

 國企和大學內外勾結,侵吞研究經費,導致乾耗大量國帑卻無法產出有用的科研成果……

 多麼完美的話題。

 只要在最後加上一些外國科研機構是如何嚴格管理、厲行節約,外國科學家是如何嚴於律己淡泊名利的小故事,就成了一篇“披露社會黑暗、反思現實問題”的優秀報道。

 實際上,哪怕是南城報,在多數情況下,發稿之前也至少會檢查一下內容。

 至少不能被太快看出破綻。

 但這次的情況有些不同。

 一來,孟勇很急需一篇這樣主題的報道。

 上個月初建國50週年慶典,辦的效果很好,尤其是閱兵環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老百姓的自信心。

 民間甚至又有了認為我們早晚可以趕上像英美那樣發達國家的聲音。

 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是孟勇很不願意聽到的。

 但直接攻擊國慶紀念活動……

 又不敢。

 所以,他認為需要挖掘一些潛藏在繁榮表象之下的真實新聞,來讓人們冷靜下來。

 二來,這個火炬集團,跟孟勇還有點私下裡的過節——

 大概一年半之前,剛剛加入南城報的他親自寫了一篇名為《行政壓力下“放衛星”不可取》的社論,對當時剛剛成立的裝備工業司來了一波冷嘲熱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