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798章 影響整個數學史的郵件

 之前在給常浩南寄過來的信裡面,慄亞波就已經表明了自己希望以結構力學作為研究領域。

 不過,“結構力學”畢竟仍然是一個巨大的範圍,大部分人窮其一生都只能從中再選擇一個更加具體的專精方向。

 更別提區區一個畢業設計了。

 當然,一般情況下,本科畢設嘛,都是隨便甩給某個師兄師姐,打打下手同時熟悉一下課題組和項目,然後就差不多過去了。

 不過,慄亞波作為常浩南的開門弟子,待遇自然非同一般——

 常浩南準備親自帶一帶他。

 從制定培養方案開始的那種。

 但目前常浩南自己手頭的項目只剩下一個渦扇10。

 慄亞波畢竟還只是個本科生。

 無論從能力角度還是保密角度考慮,都不適合直接讓他接觸這種等級的項目——

 常浩南當年能直接參與八三工程畢竟是特殊情況,不可能作為常例。

 所以,乾脆讓對方自己選。

 反正,以常浩南眼下在科工委系統的地位,只要不是太離譜的方向,都能馬上搞來項目。

 而慄亞波也並沒有令人失望。

 如此具體而有針對性的回答,顯然是早就考慮過的。

 複合材料薄壁箱體,也算是應用範圍非常廣泛的課題了。

 而且很有預見性。

 這裡的“箱體”並不侷限於橫平豎直的六面體,而是也包括圓柱、橢球或者其他的不規則外形。

 基本上算是航空航天領域未來二十到三十年中主要的攻關方向。

 像什麼大型客機的機體、火箭導彈的外殼之類,都會逐漸提高複合材料用量以減輕結構重量。

 比如之前歐直集團設計nh90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在機身部分使用大量復材。

 只是直升機的使用環境確實比較惡劣,為了死摳那點重量放棄易維護性和抗損性屬於抓芝麻丟西瓜,所以才被常浩南給叫停了。

 不過,在90年代末這會,復材應用還屬於妥妥的前沿領域,一個剛上大四的本科生能如此精確地選中,確實令人驚奇。

 “說說為什麼想做這個方向?”

 常浩南問道。

 “我不是跟李光老師做過一個小型無人機結構設計的項目麼……剛開始因為甲方給提供的發動機功率不足,李老師就考慮過完全用碳纖維代替金屬來製作無人機的機體。”

 “但是最後因為以前從來沒做過這方面的研究,所以甲方擔心設計風險太大,當然還有成本問題,總之最後還是用了鎂鋁合金。”

 常浩南一時語塞。

 上來就照量100%復材機體,那確實是風險不小。

 目前華夏飛機在複合材料用量這塊還普遍較少,而且主要的應用場合是次要位置的蒙皮之類不承擔高負荷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