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836章 豪華的審稿陣容

 漢密爾頓心說什麼論文不能等一會再看,非得這時候跑過來找我,但轉過眼去就看到了論文的標題。

 《任何一個單連通的,閉的三維流形一定同胚於一個三維的球面》

 ?

 他剛還在思考龐加萊猜想的證明問題,結果現在就來了篇論文,說已經證出來了?

 “這是哪個出版社收到的投稿?”

 在查看具體內容之前,漢密爾頓幾乎是下意識地問道。

 懷爾斯看了看身邊的阿拉什,然後搖搖頭:

 “不是哪個出版社,是arxiv網站,或許你應該也聽說過。”

 “這我當然知道,文檔左上角還標著網站的網址呢。”

 漢密爾頓指了指電腦屏幕,然後繼續道:

 “我的意思是,作者在把文章掛到arxiv的同時,總要向某個雜誌社投稿的吧?”

 一陣沉默。

 顯然,並沒有人能給出回答。

 這樣一篇論文出現在arxiv上就已經很不正常了,後面再發生點其它更不正常的事情也很正常……

 漢密爾頓只好把文檔往下翻。

 然後,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不是佩雷爾曼,而是常浩南。

 大概半年之前,他就在給《數學年刊》審稿的過程中看到過這名作者的文章。

 漢密爾頓甚至還能清晰地記得那篇文章的內容。

 其中一個結論便是,利用裡奇流完成的拓撲手術,可以用來構造幾何結構,從而把不規則的流形變化為規則的流形。

 那個結論,對於他在學術圈中的地位,起到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

 而既然上一次常浩南就選擇了數學年刊進行投稿,那這一次,哪怕是按照慣性,繼續選擇數學年刊似乎也應該是很合理的……

 漢密爾頓甚至想直接掏出手機,給米凱爾·拉格斯泰特打個電話,詢問是否有這麼一篇文章投稿。

 不過最後還是忍住了。

 一方面,畢竟都是學者,還是要矜持一些。

 更重要的是,他現在已經看到了這篇論文。

 而出版社,無論是哪一家,都顯然還沒看到。

 否則這麼大的事情,早就該直接聯繫所有相關領域的知名學者了。

 這意味著,相比於約翰·摩根、布魯斯·克萊納、瓦倫丁·貝納胡等同行,他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

 等某個編輯看到,再找人審稿的時候,他作為幾何拓撲學路線的代表人物,又比別人更早看到論文。

 大概率可以作為審稿團隊的主導。

 沒必要節外生枝。

 抱著這樣的想法,漢密爾頓重新把注意力放回到電腦屏幕上。

 搞學術就是這樣,論文作者只需要埋頭科研就夠了,而審稿人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

 然而,沒過多長時間。

 漢密爾頓的笑容逐漸僵在了臉上——

 儘管在摘要和介紹中多次提到了裡奇流,甚至引用了他當年把裡奇流引入到拓撲學中的成果,但是……

 又不太一樣。

 “怎麼樣,漢密爾頓教授?”

 看著臉上表情變幻莫測的漢密爾頓,懷爾斯開口問道。

 “不對勁……”

 漢密爾頓喃喃道。

 懷爾斯一愣,還以為是對方已經發現了論文裡面的錯誤:

 “唉……果然還是有問題麼……”

 雖然算是意料之內,但總歸還是有點惋惜。

 一來是沒能真的見證歷史。

 二來是沒能看到七大數學難題現場變成六大的樂子。

 然而,漢密爾頓卻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