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899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

 相似的場景,自然不僅僅發生在俄亥俄州立大學。

 正如哈羅德教授所猜測的那樣,很多人在一年前就直接關注了常浩南在arxiv上面的賬號。

 在後者發表動態之後,關注者的郵箱就會立即收到一封提醒郵件——

 原本,類似這樣的功能或許還要再等個幾,到互聯網時代徹底到來之後才會上線。

 但因為常浩南的橫空出世,康奈爾大學科技校區的技術人員“被迫”提前開發了這個功能……

 所以才有了十幾分鍾內上千人點進去看的情況。

 要知道,arxiv可不是自媒體,雖然這東西註冊起來也沒有任何門檻,但其內容就先天排斥掉了絕大部分非學術界的人。

 而即便是學者,在2001年這會,也不是人人都能精通互聯網運用。

 況且大家都很忙,又不可能跟個閒人一樣一天到晚泡在互聯網上。

 所以,能在短時間內湊出4位數的閱讀量,已經是非常驚人的傳播效率了。

 只不過,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抱著跟哈羅德一樣的心態。

 稍晚些時候。

 舊金山,斯坦福大學。

 安東尼·詹姆森教授正微微皺著眉頭,看向顯示在電腦屏幕上的pdf文檔。

 自然也是常浩南發佈的那篇預印版論文。

 但是跟哈羅德不同,他的旁邊,此時還坐著另外幾個類似打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