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096章 對華夏搞空中偵察?

 稍作停頓之後,奧基夫又繼續道:

 “但……就算是這樣,將近二十分鐘的連續通信,也完全不符合他們的測控站分佈規律……說明他們在航天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肯定又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動作……”

 航天基礎設施……

 聽到這個詞之後,現場氣氛頓時一凜。

 大家也頓時理解了奧基夫為何如此嚴肅。

 實際上,對於nasa,或者對於美國來說,單單發射一個神舟五號飛船,最多也就是面子上不太好看。

 不至於造成什麼實質上的威脅——

 雖然說是“第三個獨立實現載人航天的國家”。

 但這個第三的含金量,和第一第二的差距還是有點明顯。

 主要體現在基礎能力方面。

 華夏目前既沒有運載能力足夠大的火箭,也沒有足夠支撐完整太空運作體系的衛星網絡。

 甚至在大型航天項目的經驗方面都不足。

 多數國家還是不可能選擇和他們進行什麼大範圍的合作。

 而一直以來,這種想法倒也沒什麼問題。

 無論是國際空間站,還是華夏和歐洲之間在衛星定位系統上的合作,最終都被毫無懸念地攪黃了。

 在航天領域,華夏仍然只能自己玩自己的。

 而也正是因為處在這種“沒有威脅”的前提下,美國人才會願意表現出一些面子上的大度。

 但是現在,nasa眾人突然意識到,自己好像並不和想象中一樣,能夠掌控全局……

 如果讓對方把航天基礎設施給建設起來。

 哪怕只是個功能比較落後的版本。

 也相當於給了其他人另一種選擇。

 至於這樣做的後果……

 航空製造業那邊的同行們,已經給他們演示過一次了。

 或許單憑華夏自己,在短時間內構不成巨大威脅。

 但對方卻可以憑藉著龐大的市場,以及一些不知道從哪掏出來的神奇技術,幫助同樣處在牌桌上的其它對手……

 總之,問題很大。

 ……

 必須承認,馬爾維爾的動作相當迅速。

 當然,這個年代的華夏,一年總共也沒有幾次發射任務,其中還有一些是外國載荷的純商業發射,所以統計起來並不困難。

 因此,甚至還沒等電視上的訪談環節播完,一份彙總表就擺在了奧基夫面前。

 但面對這份表格,眾人卻一時間犯了難。

 本就不算長的名單當中,符合要求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