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179章 戰略威懾


 空射彈道導彈,在同類武器型譜裡面其實算不上特別。

 美蘇在冷戰時期都出於各種目的開發過類似的產品。

 但總得來說,如果是用於一般對地攻擊,那無論怎麼看都性價比不高——

 受制於彈道高度的物理限制以及慣性制導的先天不足,在當年,中/短程彈道導彈的末端速度(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並不會因為你把發射架搬到天上就變得更好,反而戰術飛機每次最多隻能帶一發,又要受空域管理限制,相比陸基發射車的火力密度還會下降。

 唯一的好處只有發射平臺本身比較靈活,不過在世界大戰的背景之下,這似乎也不是什麼特別重要的優勢。

 所以這些型號基本都沒有掀起太大的風浪。

 只有極個別戰術需求特殊的國家裝備過一部分。

 反而是在反衛星和反導系統靶彈這兩個偏門領域得到了發揚光大。

 但話又說回來。

 如果真能通過應用新技術,讓空射彈道導彈發揮能量優勢,在末端達到高超音速,並提高命中精度的話,那相比於陸基型號的優勢可就體現出來了。

 因此,張福忠的表情只經過了一瞬間的迷茫便轉為欣喜:

 “常院士這個想法,倒是剛好可以迴避國內目前在固體火箭發動機和推進劑方面的短板……另外對超高速風洞的要求也很低。”

 “一方面只要解決耐熱塗層的問題,即便是用傳統冷風洞也能對雙錐體彈頭進行一定程度上的飛行模擬,另一方面從空中發射本身就佔據初始能量優勢,如果能搞定飛行體的頭錐部分,那相比陸基發射就更容易達到足夠的末段速度……”

 直到本世紀初,他都在參與東風11(a)導彈的研發和改進工作,因此對於國內在彈道導彈方面的技術積累相當熟悉。

 並且,雖然這個空射彈道導彈的技術路線有點雜糅,跟國內已有的任何型號都不完全一樣,但相比於吸氣式高超,張福忠本人,包括他所在的航天科工九院註定能在其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而黃銳松原本還想為自己的方案再掙扎一下,不過他畢竟也不是什麼莽夫,所以在開口之前先左右觀察了一番。

 結果發現有不少人這會已經露出了贊同的表情。

 實際上,火箭動力方案對於參與項目的大多數單位來說確實都更熟悉。

 真正對吸氣式衝壓發動機有所研究的,除了他這邊以外,實際上就是常浩南所代表的航空動力集團。

 現在後者自己都不主張以吸氣式起手,那其餘眾人的態度就更不用說了。

 於是,在謹慎考慮了一下兩便的力量對比之後,老黃同志當即決定不再堅持,圓潤地來了個180°大轉向:

 “關於液體火箭發動機,我們院的研究不多,不過306所之前為了解決超音速導彈的量產問題,開發過一種共注射的rtm工藝,可以實現作為承載層基體的改性環氧樹脂和作為防熱層基體的改性酚醛樹脂一次成型……”

 “這項技術目前已經應用在了兄弟單位研發的新型空對地導彈上面,反饋非常不錯,恰好中近程導彈雙錐體彈頭的絕對尺寸不大,也在新工藝的允許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