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198章 被發現了?


 隨著張旭東艦長一聲令下,金州號的作戰信息中心頓時開始忙碌起來。

 與gps那樣的無源定位系統不同,目前正在提供服務的北斗一代需要接收終端事先發出一個請求信號,再由地面控制中心站完成定位和授時服務。

 儘管這一工作模式導致其有效服務區域狹窄、終端隱蔽性差,而且沒有測高和測速功能,但對於一艘正航行在距離華夏海岸線不遠處的驅逐艦來說,倒也算不得什麼大問題。

 反而首次定位速度快和授時精度比較高的優勢,對於本次任務來說相當有意義。

 短短几秒鐘後,不遠處的一處戰位上便傳出彙報聲:

 “報告艦長……時間同步完成。”

 坐在上面的是一名身穿迷彩服,卻沒有掛銜的電科集團工作人員。

 面對軍艦上面這一副臨戰狀態的高壓場面,聲音多少顯得有些不太自信。

 “別緊張,就照著之前地面測試那樣來。”

 張旭東離開自己的位置,緩步來到那名操作員身後,伸出一隻手按在對方的肩膀上。

 346雷達在最初設計時並沒有考慮過與陸基雷達站進行雙基地協同作戰,因此這個臨時安裝的模塊完全獨立於全艦作戰指揮系統以外,艦長在自己的位置上並不能看到具體工作情況。

 有了艦長的鼓勵,幾名臨時上崗的雷達操作員多少穩定住了一些心態:

 “正在注入正交採樣和運動補償算法……”

 旁邊另外一名技術人員一邊沉聲彙報,一邊向系統中輸入了一串預設指令。

 很快,顯示器上便出現了一段正弦型的校準空間譜。

 只不過,譜線位置並不清晰,甚至連波峰的位置和高度都在不停變化。

 “通知永嘉號脫離編隊,啟動輔助天線,準備測試載頻同步和相位校準結果。”

 張旭東拿過無線電通訊器材的話筒,親自向艦隊中的另外一艘護衛艦下達指令。

 接下來,就是一段令人有些壓抑的寂靜。

 只剩下一些設備偶爾發出的短促嘀嘀聲。

 而在cic以外的海面上,原本緊跟在金城號後面的526號護衛艦迅速調轉船頭加速向東,並在直升機機庫上方升起了一根額外的鞭狀天線。

 在輻射源數量、位置、以及陣列流形均已知的情況下,有源校正算法的效率極高。

 幾乎是在校準信號發出的同一時間,金城號雷達顯示器上顯示出的譜型就開始發生變化。

 經過幾次調整之後,譜線的清晰度和波峰的一致性已經肉眼可見地明顯好於剛才。

 而與此同時,位於浙省和閔省海岸線附近的幾部地面雷達也在進行著類似的工作。

 作為接收機,它們無需輔助天線的協助,只需要從接收到的信號中分離出直達波,並解出初相,最後在信號處理時進行補償即可……

 “艦長同志。”

 大約半個小時之後,一名技術人員摘下頭上的耳機,轉身看向身後的張旭東:

 “雷達雙機已經校準完成,各路天線的相對初相誤差集中在0.75度以內,頻偏粗差小於0.03hz,等效輸入信噪比約為70db……”

 “……”

 張旭東航海崗位出身,並不算精通雷達,但作為華夏第一艘區域防空艦的艦長,在上艦之前就已經接受過相當長時間的培訓,所以也聽得出這些數字所代表的含義。

 “校準效果這麼好?”

 他有些意外地看向面前一字排開的幾個屏幕。

 在地面測試的時候,電科集團和空軍裝備研究院的同志已經多次打過預防針,表示這種半路出家改出來的雙基地雷達效果可能不會特別理想,導致張旭東在心裡已經給出了相當低的期望值。

 然而眼前的結果不僅不糟糕,甚至還可以說是相當不錯。

 不過,技術人員卻搖了搖頭,解釋道:

 “設備現在剛剛完成調試,精度肯定是很漂亮的,只是恆溫晶振偏重於提高短穩特性,長穩能力相對一般,所以在後面的持續工作中會出現一定的積累誤差,大概連續維持搜索狀態2-3小時就需要重新校準一次……”

 或許對於雷達研發人員來說,這算是某種迫不得已的遺憾。

 但對於使用雷達的張旭東而言,兩到三小時的單次啟動時間其實並不算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