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211章 圖160,唯一可用載具

 別說全華夏了。

 就算把全世界空軍湊到一塊,也只有圖160一種型號能夠達到如此苛刻的要求。

 所以從2005年初開始,鎬飛集團就轉而開始研究,如何改造這架飛機,以使其能夠滿足發射高超音速武器的需求。

 最簡單粗暴的辦法,自然是直接把導彈掛在機腹下面。

 但一方面,圖160在設計時就沒考慮過外掛大尺寸彈藥,所以這種改法需要穿透機身蒙皮,並對機腹結構額外進行加固。

 只是看著簡單,實際工作量根本難以估計。

 甚至大概率趕不上常浩南那邊的進度。

 所以最終敲定下來的方案,就是對機腹前部彈艙進行改造,把那枚驗證彈整個塞進裡面去。

 不過,這件事情同樣不算輕鬆。

 41175號機為此已經進行了持續近半年,總計不少於30次的試驗飛行。

 圖160的兩個彈艙尺寸都是11.3m*1.9m*1.9m,單論空間倒是夠大,但內部各自固定設置了一座六聯裝kmu-6-5u旋轉武器掛架,並不能直接用來攜帶計劃以外的航空彈藥。

 此前試射的東海-10之所以能被無縫兼容,是因為尺寸和基本設計都和kh55頗有淵源。

 可是一枚彈道導彈,顯然超出了圖波列夫設計師們當年的預想。

 ……

 在機組成員和一眾工程師的陪同下,喬晨青緩步走到機身下方,抬頭看向已經被完全打開的彈倉門。

 相比於通常形態,41175號機前彈艙的旋轉掛架已經被完全拆除。

 只留下一個容積超過40立方米的巨大空間,伴隨著兩扇艙門,如同一個鋼鐵怪物張開了黑漆漆的血盆大口,隨時準備好吞噬下方的一切。

 饒是見慣了各型裝備的喬晨青,也沒來由地覺得有些發毛。

 不過,他還是很快調整情緒,藉著旁邊兩束手電的光亮觀察起彈艙內部的細節來——

 現代化精確制導武器不是自由落體炸彈,需要在投放之前獲取到足夠的發射參數。

 高超驗證彈因為涉及到低溫液體推進劑和火箭發動機,還多了一層相當複雜的自檢步驟。

 這些數據傳輸過程,都需要掛架和機載武器系統之間通過線纜連接才能進行。

 而飛機原本的旋轉掛架是通過一根轉軸固定在彈艙裡的,各類電氣和通信接口也都被集成在這根轉軸內部,並沒有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掛點”可以直接使用。

 現在掛架雖然已經不見了蹤影,但喬晨青卻並未發現新的掛載位置。

 他重新放平視線,轉頭看向跟在身後的改造項目負責人蔣建軍:

 “建軍同志,圖160彈艙裡目前的電子設施,是否支持把常院士他們搞的那枚驗證彈直接掛載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