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213章 一張紙解決的大問題

 “整個模型採用分區結構化網格,總共分為22個區,其中彈體附近區域採用o形結構網格,頭部和彈身各包含五個分區……”

 “……”

 在確定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之後,整個項目組便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運轉起來。

 而當喬晨青在第二天上午重新來到鎬飛集團的時候,出現在他面前的除了兩眼泛滿血絲的蔣建軍之外,還有幾頁泛著油墨氣味,明顯是剛剛被打印出來不久的數據分佈圖。

 “結果已經出來了?”

 他趕緊上前兩步,來到貼著結果的幾塊繪圖板跟前。

 “沒錯,首長。”

 蔣建軍打起精神,伸手指向最左側的第一張圖表:

 “您看,我們在彈艙前緣設置了五條高36mm、寬10mm、長450mm的擾動裝置,並分別測試了0°、15°和30°三個大小的後壁傾角,結果顯示在馬彈艙長深比為12、馬赫數ma=1.8的情況下,不僅彈艙外偏航力矩的最大值減小了12%-27%,而且彈倉內所有測點的總聲壓級也都出現了1.0-1.4db不等的降低,相當於同時改善了艙外氣流情況和艙內振動情況。”

 “這兩個數字雖然都還不足以徹底解決問題,但目前的結果本來也只是我們根據經驗選定的初始值,後續仍然有非常巨大的優化空間……更重要的是,前緣擾動裝置可以充作結構加強筋,幾乎不會影響彈艙本身的有效容積,在彈艙門關閉的情況下,也不會對雷達反射面積造成負面影響,所以……”

 聽到這裡,喬晨青一時沒憋住自己的情緒,直接接過了後半句話:

 “所以,相同的思路可以直接用在隱身飛機的彈艙裡?”

 “正是如此。”

 蔣建軍的臉上也早就沒了睏意:

 “我們把這個設計思路跟f22戰鬥機,還有s37驗證機的淺腔彈艙對比了一下,發現美俄兩國應該也是採用了類似的技術方案,所以單從外觀上不容易看出端倪……”

 “關於作用原理,我們推測是由於氣流流經金屬條時產生了一系列的高頻渦,這些渦的頻率遠大於噪聲迴路自身頻率,可以增強剪切層內氣流的摻混,破壞大渦結構並吸收剪切層能量,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噪聲產生的迴路……”

 具體的技術內容,喬晨青自然聽不太懂。

 但他也沒在這些細節上面糾結。

 只是緩緩做了個深呼吸,視線在面前的幾塊繪圖板上重新掃過一遍:

 “看來常院士的那一張紙,還真是解決了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