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267章 一次核打擊

 其實到這個時候,常浩南已經把自己所有的牌都擺在了明面上——

 即便是作為重中之重的固體火箭和模塊化衛星,也已經擺在了新加坡航展上。

 但其中一個是小比例模型,另外一個甚至只是一張展板。

 而根據過去的經驗,這種展示方式往往意味著八字還沒一撇,因此極少數被吸引了注意力的,也都是跟當初的蒂姆·波迪一樣,把這東西當成了一枚彈道導彈,所以來看個熱鬧。

 只有某位狗大戶非常認真地詢問,是否能夠以運載火箭的名義採購幾枚,回去之後再自行做出修改。

 最後理所當然地得到答覆曰不能。

 畢竟如今的華夏已經不差當初那幾十億美元的現金了,並且能打8000km左右的遠程導彈敏感性也不是當年的中導能夠比擬。

 但除了一個不太起眼的小插曲以外,這個在當初尚未得到正式命名的火箭型號,就並未再得到太多額外的關注。

 少數報道了華夏代表團的媒體,最多也只是提到寥寥數語,並認為這可能是在航天總公司拆分之後,航天科工集團重回軌道運輸業務,並準備與兄弟單位展開競爭的一種預兆云云。

 應該說,他們的猜測並沒有錯。

 只是完全低估了華夏方面的效率……

 ……

 2006年8月15日。

 隸屬於航天科工集團的一處總裝車間內。

 如同每一個正常的工作日那樣,一群身穿全套防護工作服、完全看不清面孔的技術人員從門口魚貫而入。

 但從周圍跟著的好幾部攝像機,以及進門之後馬上扎堆的行事風格判斷,這應該是一次事先安排好的領導參觀活動。

 而走在整個隊伍最前面,和其它人明顯拉開幾個身位的二人,正是常浩南和殷良興。

 他們身後的車間裡,正平放著三枚總體外形相似,只有頭部明顯不同的導彈型物體。

 其中一枚的彈體仍然分成三截,且外殼呈現出微微發亮的金屬原色,明顯尚處在總裝準備階段。

 但另外兩枚略顯“頭重腳輕”的,則已經基本被組裝成了完全體。

 只不過,卻並沒有和常見的彈道導彈一樣被塗成墨綠或是黑色,而是採用了這個時代已經不太常見的灰白相間塗裝。

 並且,在明顯比彈體更粗一圈的整流罩上,還塗著兩個航天科工集團的logo,以及兩面國旗。

 顯然,這並不是彈道導彈的展開方式。

 “首長,這兩枚就是我們專門為了這一類準備時間較短的快捷發射任務而開發的‘快舟一號’固體運載火箭……”

 作為東道主的殷良興首先開始介紹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