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晏 作品
第1214章 鄭平校尉,以及平城的由來
“我若想收買縣令,但縣令又實在不容易被策反,那我便會從師爺下手。”
“只怕這師爺早已身在曹營心在漢,歸順到別人麾下,成為別人投在廬泉的一粒棋子。”
“這不,棋子起作用了,關鍵時刻做了棋子該做的事情,還能有其他的什麼緣由?”
孟子昂話說得清楚明白,程主簿有些尷尬。
這種敏/感的話題,他委實不該出現在此處。
但孟子昂說得也沒錯。
曹縣令是個好官。
且先不說他的政績如何,但他為官數十年裡,一心為民這事,他是真真切切貫徹下去了。
想要收買他,的確不容易。
而師爺的背景往往復雜,不管馮師爺是元五後來收買的,還是直接安插進來的,都有可能。
既然人已經死了,這些緣由,已經不是重點。
這時,俞劍凌開口:“你說了這麼多,尚未洗清自身的嫌疑。平時你不顯山不露水的,關鍵時刻突然變得可靠,這事你該作何解釋?”
程主簿開口,聲音像是從過去傳來:“三十五年前,惠帝還在世,下官曾有幸替白相磨墨。”
“那時江北發生旱災,滴雨不下,田地皸裂,渴死的莊稼和牲畜不計其數。”
“年輕的白相來到江北,一呆就是幾個月,下官原本是驛站的雜役,被白相委以伺候筆墨重任,跟著白相習字。”
“災情結束之後,下官便賣掉家中田地,去書院讀書,後來被舉薦,謀得一個書吏官職。”
“這數十年來,下官雖坐到主簿之位,卻也安於處理文書,然而發生那樣的情況,倘若是白相在此,他也一定會挺身而出的吧?”
俞劍凌聞言,他默了默,隨即開口:
“程大人的話,叫我想起一個人。平城以前也叫歸雁城,五十年前,北燕發起大規模的南侵。”
“羌城的守兵不敵,節節敗退,一直退到平城後方——涼城,想要捨棄平城。”
“一名叫鄭平的校尉帶著五千將士負隅頑抗,在沒有任何支援的情況下,硬是扛了兩個月零八日,最後力竭而亡。”
“我祖父率援軍趕到時,鄭校尉的遺體已經腐爛了,但依舊屹立在城牆之上,手中還握著東陵的旗幟。”
“城下敵軍上萬,卻沒有一人敢攻城,因為他們以為鄭校尉還活著。”
“後來我祖父才知曉,鄭校尉曾在剛入伍時,給我曾祖父牽過馬,受過我曾祖父的影響。”
“只因為一個信念,年過半百鄭校尉創造了一個奇蹟,成為東陵反敗為勝的關鍵。”
“我祖父每次講起這件事的時候,都忍不住唏噓,說一個老人,在那種情況下,究竟是怎麼撐到援軍到達的呢?”
“只怕這師爺早已身在曹營心在漢,歸順到別人麾下,成為別人投在廬泉的一粒棋子。”
“這不,棋子起作用了,關鍵時刻做了棋子該做的事情,還能有其他的什麼緣由?”
孟子昂話說得清楚明白,程主簿有些尷尬。
這種敏/感的話題,他委實不該出現在此處。
但孟子昂說得也沒錯。
曹縣令是個好官。
且先不說他的政績如何,但他為官數十年裡,一心為民這事,他是真真切切貫徹下去了。
想要收買他,的確不容易。
而師爺的背景往往復雜,不管馮師爺是元五後來收買的,還是直接安插進來的,都有可能。
既然人已經死了,這些緣由,已經不是重點。
這時,俞劍凌開口:“你說了這麼多,尚未洗清自身的嫌疑。平時你不顯山不露水的,關鍵時刻突然變得可靠,這事你該作何解釋?”
程主簿開口,聲音像是從過去傳來:“三十五年前,惠帝還在世,下官曾有幸替白相磨墨。”
“那時江北發生旱災,滴雨不下,田地皸裂,渴死的莊稼和牲畜不計其數。”
“年輕的白相來到江北,一呆就是幾個月,下官原本是驛站的雜役,被白相委以伺候筆墨重任,跟著白相習字。”
“災情結束之後,下官便賣掉家中田地,去書院讀書,後來被舉薦,謀得一個書吏官職。”
“這數十年來,下官雖坐到主簿之位,卻也安於處理文書,然而發生那樣的情況,倘若是白相在此,他也一定會挺身而出的吧?”
俞劍凌聞言,他默了默,隨即開口:
“程大人的話,叫我想起一個人。平城以前也叫歸雁城,五十年前,北燕發起大規模的南侵。”
“羌城的守兵不敵,節節敗退,一直退到平城後方——涼城,想要捨棄平城。”
“一名叫鄭平的校尉帶著五千將士負隅頑抗,在沒有任何支援的情況下,硬是扛了兩個月零八日,最後力竭而亡。”
“我祖父率援軍趕到時,鄭校尉的遺體已經腐爛了,但依舊屹立在城牆之上,手中還握著東陵的旗幟。”
“城下敵軍上萬,卻沒有一人敢攻城,因為他們以為鄭校尉還活著。”
“後來我祖父才知曉,鄭校尉曾在剛入伍時,給我曾祖父牽過馬,受過我曾祖父的影響。”
“只因為一個信念,年過半百鄭校尉創造了一個奇蹟,成為東陵反敗為勝的關鍵。”
“我祖父每次講起這件事的時候,都忍不住唏噓,說一個老人,在那種情況下,究竟是怎麼撐到援軍到達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