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纜車 作品

第三十六章工會

 同時,那些因傷而殘,或者死亡的工人家庭,沒了頂樑柱,也會就此敗落,只有死亡一途。

 “這就是工會的用處!”

 李鴻章興奮道:“陛下與我說,衙門雖然不斷的擴充人手,感覺高

高在上,根本就無法保障工人。”

 “工會出來,不僅意味著日後工人月錢能按時發放,還能讓失去頂樑柱的家庭有所依靠。”

 “同時,公會也是我們的眼睛,能夠監控那些失業的普通工人動向。”

 “實在不行,就強制送到美洲去,好歹餓不死人。”

 朱時祺對於這方法也是贊同:“這遠比他們留在京城餓死來得強,自主保名不管用。”

 雖然他們心中對工人充滿了憐憫,但屁股決定腦袋,對於封建統治的穩定壓倒一切。

 工會,就是他們的工具和眼睛,而非給工人創造福利。

 或者說,後者只是順帶的。

 假使有一天工會成了穩定的障礙,那麼工會也就不存在了。

 李鴻章又道:“我聽聞,在歐洲早就擁有了大量的工會,而我大明也會有,只不過一直被那些工廠主們所壓制。”

 “正所謂堵不如疏,還不如讓他從陰影中走向陽光下,免得被歹人控制了……”

 朱時祺也滿臉贊同。

 早在1829年,英國就成立的“聯合王國工廠紡紗工總工會”,這是是英國第一個全國性的工會組織。

 1834年,由歐文出面組織了“全國大團結工會聯合會”,它支持各地的罷工活動,一時間罷工活動遍及全國。

 當年美國內戰,英國首相帕麥斯頓就準備出兵,運送兵馬去加拿大,結果就被國內的工人罷工弄的焦頭爛額。

 北方聯邦藉著正統和廢除黑奴的大義,煽動了工人反對浪潮,一時間出兵就成了泡影。

 這事雖然傳播不廣,但恰巧朱時祺在北美走一趟,自然就知曉了這件事。

 前車之鑑,控制工會就成了必要手段了。

 朱時祺對於皇帝毫無疑慮,直接設立工會搶先名義實在佩服,把工會收為己有,這是最聰敏的辦法。

 抵達衙門時,兩人準備分道揚鑣。

 府丞雖然是佐貳官,但也有自己的衙門,不必與府尹拘束在同一院子。

 不過李鴻章似乎意猶未盡,叫住了朱時祺:

 “朱兄,可還有事?”

 “只有一些雜務!”

 “我倒是有一樁事與你商量!”

 李鴻章笑道。

 二人走進了書房,就聞到了一陣陣的書墨香。

 李鴻章坐定,讓人上茶後,才淡淡道:

 “這段時間,咱們在京城也沒閒著,人口方面你也有數據吧?”

 聽到這話,朱時祺點點頭,面色凝重。

 北京城百萬人口,看起來不多,但實際上卻只是宛平等五縣的人口,還有大量的城外人口沒有算入。

 例如,城南工業園,它就位於城牆外,人口只是算入到順天府之中,但確確實實是京城人口。

 還有四大軍營的士兵及家眷。

 當然了,還有許多貼牆而住的普通人。

 北京的外城一開始就是貼著內城而居,漸漸衍生而出,不得不在嘉靖年間修築了外城。

 如今,貼城而居的百姓,不下十萬戶,連綿數十里,可謂是數之不盡。

 這些人所消耗的,可都是京城的物資呀!

 這些人一直是被歷任順天府裝糊塗,沒有算到了京城五縣之中,但實際上卻是存在的。

 如此龐大的人口,處於城牆之外,卻依舊想要湧入到城牆之中,成為城裡人。

 但這又何嘗容易?

 “據我估算,整個順天府有著六百萬人,而京城五縣,加上附近的,最少有兩百萬。”

 朱時祺沉聲道:“京城的擴建,已經刻不容緩。”

 李鴻章點點頭:“你說的沒錯,人口增多,而房屋擁擠,京城百姓人人缺房,而又人人買房。”

 “如今,普通大雜院的一間房,就要兩三百來塊,若是想在偏僻地,例如外城買一間一進小院,沒有三五千是拿不下的。”

 說著,李鴻章苦笑道:“我也不怕你笑話,我李家在合肥也算是富庶,但如今我也買不起內城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