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纜車 作品

第六十四章派系

 “沒辦法,你我都入了閣,瓜田李下,總得避諱一二!”

 胡林翼穿著一身便服,活脫脫的一位老年書生,輕鬆而寫意。

 “無事不登三寶殿,怎麼有心思來見我?”曾國藩正色道。

 “無它!”胡林翼撐開紙扇,苦笑道:“黨派之爭罷了!”

 “哦?”曾國藩詫異道:“你是說君權派和立憲派?”

 “這不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嗎,幾十年了,變更不了。”

 “不是!”胡林翼沉聲道:“你也是知曉,你我二人在內閣中互相扶持,他們兩派倒是無可奈何,成了中間派。”

 曾國藩點點頭:“豈止是我,龔橙也是如此,他更加名副其實,妥妥的孤臣。”

 “我說的是學派!”胡林翼嘆道:“我知道這件事難為人,但卻又不得不說。”

 “自世祖朝以來,秦學一統天下,朝野矚意,只能劃分數派自爭,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算是自己人。”

 “但……”

 “但我不一樣,是吧?”

 曾國藩沉聲道:“我學自理學,崇尚心學,又對秦學瞭解頗深,鑽研許多,倒是頗有一眾三派合一的感覺。”

 胡林翼嘆道:“這跟昔日的三教合一不同,在學派上,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絕無例外!”

 “你的意思?”曾國藩面色凝重。

 “老兄你在內閣中權勢日重,影響力愈發大了,就得真切的加入到秦學之中!”

 胡林翼正色道:“這不僅是同僚、官場上的要求,還是整個朝廷的要求。”

 “理學和心學,絕不能死灰復燃!”

 曾國藩恍然,最後沉默以對。

 說來說去,還是學派之爭,思想之爭。

 一個國家的指導思想,影響數億人,怎是一個厲害了得。

 就拿孔廟舉例。

 眾所周知,孔廟陪祀有四聖、十二哲、七十二賢,以及先儒這個龐大的群體。

 前面三等都是孔子的弟子或者再傳弟子,基本是先秦人物,但唯獨朱熹例外,他是唯一不是先秦的人物,而名列十二哲。

 王陽明創建心學,位列先儒,是萬曆送上去的。

 在世祖朝,顧炎武這個秦學創始人,也在先儒之列,而如今許多的門徒更想把他推入到十二哲中。

 即,替代朱熹的位置。

 這時候,朝堂出現一個非秦學的閣老,自然熱來大量的非議。

 秦學五派,京派、桐城派、南安派、餘姚派、慎獨派,各有特色。

 京派支持君權派,南安和餘姚支持立憲派,桐城和慎獨則因為影響力不足,很難在朝廷上與其他三派一較高低。

 胡林翼就加入了桐城派,然後順理成章的就成了扛鼎人物,然後入閣。

 資歷和能力無人敢非議,天然就有大量的羽翼可用。

 “你願意加入哪一派?”胡林翼鄭重其事道:“時至如今,你也該做出選擇了。”

 “不過,你也莫要把這學派看得太重,加入後也沒多大束縛,各派學子來回跳躍,也沒有多少人管束……”

 這也是秦學的特色。

 五派以學問為先,看的是影響力。

 影響力越大,加入的學子就越多,話語權也就更重。

 所以各派跳槽就顯得很常見了。

 “唉!”曾國藩站起身,仰望著碧藍的天空,感慨道:“這個世道,許多東西根本就躲不開,派系之爭,已然是頑疾了,根本就解不開!”

 他來回踱步,終於下定了決心。

 如果是混日子,他自然可以不加入學派,但在朝廷上就成了空中樓閣,抱負無法舒展。

 “我決意加入慎獨學派!”

 曾國藩沉聲道:“以往我倒是鑽研了些慎獨派,其觀點倒是與我相符。”

 “那便好!”胡林翼笑道:“不過,慎獨派只是強調修身做事,影響雖然較大,不過在官場上卻是不足。”

 “我想想,如今最高位的,也僅僅是工部的右侍郎……”

 “寧為雞頭,不為鳳尾!”曾國藩淡淡道:“去了其他學派,我只能伏低做小,但是去了慎獨,卻是當家做主了。”

 “除此以外,內閣也不允許我加入另外幾派了,平衡不能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