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天父下凡
“整個廣州教區都聽他的,經他洗禮,才能創造最大的好處。”
洪修全則低下頭,閉眼,陷入沉思之中。
二人也沒管他。
自從多次名落孫山後,洪修全就一直恍恍惚惚的,藉著《聖經》編撰了一套天國理論來。
洪仁玕則沉浸其中,欲要加入耶穌會。
而馬雲山則是會社出身,立馬就窺探到這胡編的聖經的厲害之處:比起普通的會社,更具有誘惑性。
也因此,馬雲山就以洪修全為教主,在粵、桂兩省宣揚起來。
兩廣地區與其他地方不同,這裡的族群複雜。
簡單來說,就是客家和本土派,漢人和瑤、僮等少數族群的矛盾。
人口的滋生導致利益爭奪愈發嚴重,如爭水、爭田、爭礦,矛盾日益增長。
再加上衙門的偏袒,讓瑤、僮等族群愈發不滿,衝突不斷,演變成了世仇。
廣東是廣府、客家、閩南三家的矛盾;廣西則是漢人與少數族群,以及邊地礦產資源的利益爭奪。
有人說,不會移民嗎?
但凡有個一畝三分地,就沒有人想移民。
其次,你全家移走了,後來人會佔據你的資源,再次爆發人口。
“沒辦法了!”馬雲山咬著牙道:“朝廷逼得愈發緊了,這次咱們接受安德魯神父的洗禮,就是為了更好的混進去,引發更大的反響。”
“如今來看,耶穌會信徒是利用不了了。”
“只是,如今他人走了,等他回來,怕不是告發朝廷來抓咱們!”
洪仁玕瞥了一眼恍惚之中的族兄,問道:“兄長,現在該怎麼辦?”
“為今之計,只有一門,受上帝指引,創建人間天國……”
洪修全一愣,脫口而出。
“好!”馬雲山咬著牙道:“事已至此,也沒有別的後路可言了,只能這麼辦。”
言罷,他就述說著計劃:“廣府重地,民稠殷富,更是大軍密集,很難作為底氣。”
“如今看來,只能去往廣西。”
“廣西哪裡?”洪仁玕張口就問。
“南寧府、廉州府、太平府一帶!”
馬雲山低聲道:“尤其是與秦國接壤的邊關之地,那裡有許多私自開採的礦山,數萬,乃至上十萬的礦工,他們一無所有。”
“平日裡多吃咱們的藥,也信教義,教徒也是最忠誠,最適合發動了。”
“好,就去那裡!”洪仁玕代自己的族兄應下。
三人離開了廣州,坐船來到廉州府,坐著船沿著北侖河逆流而上,抵達北侖城。
這裡是大明與秦國的邊界,十萬大山所在,十幾處的關隘都是源源不斷的金錢。
同時,十萬大山豐富的資源,又讓人垂涎三尺。
草藥、木材、礦產,無人不向往之。
來到鄉下,印入眼簾的就是遍地的炭場、木場、傢俱場、鐵場等。
以戶為單位,三五成群的生產東西,遠銷內外。
“而最多的,則是礦工!”
來到城外,一行人抵達了一處炭場。
只見一個漢子,赤裸上身,穿著短褲,木屐,手上捧著一本書,笑盈盈地走了過來。
“楊兄弟,這是我們的教主,洪修全洪教主!”
“教主,這是咱們在廣西的干將,以賣炭為主業的楊秀清,楊壇主!”
馬雲山在一旁介紹著。
在整個教會之中,洪修全這個教主基本是是充當精神領袖和經典撰寫人,馬雲山是真正的傳教者。
各地的舵主、壇主,都是他一一任命並傳下來的。
“教主!”楊秀清黑色的臉蛋上露出真誠的笑容:“託教主鴻福,我置辦起了碳廠,專門給各大礦場供貨,手底下有百八十個兄弟……”
“而整個北侖,各大礦山、工場擁有教眾一萬三千人……”
一旁的蕭朝貴也連聲附和。
馬雲山點點頭,露出笑容:“教主來,整個廣西,唯有北侖壇的發展最為出色,教眾最多,楊壇主功不可沒呀!”
洪修全也笑了:“本教有你們在,何愁不興?”
夜裡,馬雲山秘密道:“楊秀清喜歡讀書,出身貧窮,加入本教只是為了假借勢力,謀求地位變更罷了。”
“一旦其有武舉,或者文舉之能,必定會脫教。”
“明日,北侖附近的另一罈主,銘曰韋昌輝,其家有良田數百畝,家世雖然雄厚,但卻敵不過同鄉是士紳,備受排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