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樹 作品

第一百二十九章 殺機、感慨!老朱的震驚!


 大殿內的氣氛十分平靜。

 波瀾不驚。

 或許只有兩名當事人才知道,就在剛才,姚廣孝已避開三次殺身之禍。

 第一次是進殿之時。

 若他不能默唸佛經,則假和尚之罪坐實,老朱非殺他不可。

 和皇帝陛下一起唸佛經,可不是簡單的聽一句,念一句。

 而是必須同聲同語。

 若非對那篇佛經爛熟於心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第二次則是老朱問他不求權勢富貴,又求什麼的時候?

 皇帝陛下責問的是姚廣孝幫朱允熥做事的動機何在?

 若是說不出一個讓老朱滿意的解釋,那便是心懷叵測,姚廣孝也必死無疑。

 最為兇險的,還屬第三次。

 老朱問他有什麼治國良方,準備如何治國?

 表面上看起來是皇帝陛下在虛心求教,但這恰恰是老朱殺心最重的一次。

 治國權柄,只有皇帝才能掌握。

 其他輔政大臣,可以在皇帝問詢的時候,向皇帝提出建議。

 除此之外,若再有其他想法,便是非分之念。

 這不是所有皇帝的觀念,因為有許多皇帝並不這麼認為。

 但這卻是老朱的想法。

 帝王權柄,不容外人插手。

 老朱才會連丞相都廢掉,並宣佈永不再設。

 若姚廣孝真提出什麼治國良策,要如何如何治國,一、二、三……等等。

 那不管他說得多麼有道理,下場都只有一個——死!

 因為在老朱眼中,這就是老和尚潛伏朱允熥身旁,蠱惑大明將來的皇帝,按自己的理念治理天下的鐵證。

 這是試圖竊取天子權柄!

 對這種人,唯有殺無赦。

 也無怪老朱有如此之重殺心。

 自古明君,對道士僧人進入朝堂,都十分警惕。

 當初元末大亂,與元順帝寵信番僧,有著極大的關係。

 前朝殷鑑不遠,老朱當然不允許朱允熥身邊,也出現一個“蠱惑”他的“妖僧”。

 這是老朱的逆鱗,觸之則死。

 但姚廣孝說自己沒有任何治國良策,只聽吳王殿下的命令行事,才因此而化險化夷。

 可真正讓老朱完全放下殺心的,還是後面那一番“孤臣論”。

 朝堂上有武將,有讀書人,他們可以拉幫結派,他們之間有天然的同盟。

 但姚廣孝是一個和尚。

 有吳王寵幸,他便可以權勢滔天。

 反之,若失去寵幸,朝堂上任何一名官員,殺他都有若殺一隻雞那般簡單。

 這樣的人,對皇權不構成任何威脅。

 就好像太監天生只能依附皇權而存在。

 但太監不止一個,太監有很多。

 太監之間還能相互結為盟友。

 可姚廣孝一個和尚,孤身一人,確實什麼都做不了。

 歷史上,武則天的男寵薛懷義也是和尚。

 武則天寵幸他,薛懷義便權傾朝野,威震天下。

 宰相見了,也要向他行禮。

 可事實上,因為薛懷義在朝堂上並沒有任何根基,一旦失寵,朝廷官員殺他不費吹灰之力。

 姚廣孝這番話,並無半句虛妄之言。

 縱使是歷史上的黑衣宰相,因助朱棣起事而權力達到巔峰,也始終沒有根基。

 所有的權力,都只來自於帝王的寵幸。

 既是孤臣,能為吳王所用卻不會對吳王造成任何威脅,老朱當然不必殺他。

 “熥兒確有識人之明!”

 姚廣孝剛才在回答中,特意著重講述這一點,足見他也看出了皇帝陛下的言下之意。

 此人之聰慧,由此可見一斑。

 老朱仰望上方佛像,輕嘆道:“咱承天命已有二十幾年,一直擔心治理不好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