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高託山招安
高勝聽後,心中雖有些擔憂,但也知這是眼下最好的出路。他答應回去與高託山商議,再做決定。
高勝回到抱犢山後,將劉浩的回話告訴了高託山。高託山心中暗自權衡。如今河東綠林的核心力量幾近瓦解,繼續抵抗無異於自取滅亡,而招安雖然未必是一條穩妥之路,但至少給了他們一線生機。
於是,高託山決意,再次派人聯絡朝廷,正式提出歸順招安的意願。河東綠林的未來,似乎正在向另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轉變。
開封
朝廷一片肅穆,黃瓦紅牆之間透著一股沉重的氣氛。大殿內,文武百官分列兩側,趙佶端坐在龍椅之上,神情莊重。就在幾日前,河東綠林會的頭目高託山通過隆德府尹劉浩遞交了招安請求,引發了朝廷的廣泛討論。
宰相王黼率先出班,手中捧著奏摺,緩步上前,向趙佶呈報。
「陛下,河東綠林會高託山遞交招安書,願意率部歸順朝廷,暫居隆德府。他聲稱,河東綠林勢力如今元氣大傷,不再具備對抗官軍的力量,願為大宋效力,助朝廷安撫地方。」
趙佶聽罷,眉頭微皺,若有所思地看向眾臣:「河東綠林會近年來勢力漸衰,張迪已滅,如今這高託山又來求和,諸位愛卿怎麼看?」
王黼輕輕點頭,繼續道:「臣以為,既然綠林會願意歸順,我朝也無須趕盡殺絕。高託山招安,能省去更多的軍力耗費,正合時宜。尤其是他們的餘部如今多已流亡海外,剩下的不過是些殘兵敗將。」
禁軍統制辛興宗立即出班反對:「陛下,河東綠林的勢力雖然衰退,但這不過是表面現象。高託山若真心投降,未必不會別有所圖。這些綠林匪徒慣於反覆無常,今日招安,明日作亂也未可知。」
此時,右諫議大夫李綱上前奏道:「陛下,臣認為高託山的招安之意或許誠摯,但不可不防。然綠林會確已大勢已去,張迪身死,楊再興歸降,剩餘人馬僅能苟延殘喘。若陛下能以恩德感召,安撫他們,不失為化干戈為玉帛之策。」
种師道也上前一步,拱手道:「老臣贊同李大夫所言。河東綠林會在張迪死後,力量大減,而其餘眾多百姓已被方臘之妹引導出逃海外。如今他們散落在海島上,自顧不暇。若我們能因勢利導,將高託山招安為己所用,不僅可減少戰事,亦可為我朝收編一股生力軍。」
种師道的發言讓趙佶深以為然,他點點頭,問道:「既如此,那高託山現有多少人馬,是否還有作亂之力?」
王黼趕忙翻開奏摺,詳細彙報:「陛下,根據隆德府尹劉浩的調查,河東綠林會目前的狀況十分凋敝。張迪的山頭已被岳飛蕩平,他的家眷與非戰鬥人員多已流亡東海荒島。高託山手下餘眾僅剩三千人左右,多是精銳老匪,已無法在河東立足,若不招安,恐怕也將被各方勢力逐步剿滅。」
趙佶沉吟片刻,緩緩道:「若這些人能為我大宋效力,確為好事。但辛統制所言亦有道理,若他們心懷異志,難免再起禍端。」
這時,尚書右丞徐處仁出班,建議道:「陛下,臣認為可以試行折中之策。可先接受高託山投降,但不立即給予高位,而是將他們安置在邊境,遣派重臣監視,觀察他們的忠誠度。如若有異心,便可及早處理。如此,既不至輕易放過敵對勢力,也能避免將他們推向更大的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