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第三〇〇章:招安?詔安
趙佶在陰影中抬起頭,額角的冷汗已經開始匯聚成珠,順著臉頰滑下。他看著方夢華,眼中夾雜著疑惑與不解。方夢華的話讓他感到震驚,但同時,他心中也湧現出了一絲難以抑制的欣賞與好奇。他向來喜歡才情出眾之人,方夢華不僅美貌出眾,還展現出非凡的治世手段——這樣的大才,若能納為己用,豈不是為己所喜,為天下所福?
他忍不住試探道:「方教主不似昔日方臘那般,與朝廷水火不容。朕以為今日相見,便是要談招安一事。朕心中已有定計,只要妳歸順朝廷,朕自可破例,以妳的才華即便女子亦可入朝為官。且,若妳願意入朕的後宮,朝堂之外,妳自然也有一席至高無上的位置。」
說到這裡,趙佶目光中帶著一絲溫柔與期待。畢竟,他從未見過一個女子能夠如此能幹,若能納入自己的後宮,定是一段傳世佳話。
然而,方夢華聞言只是輕輕搖了搖頭,臉上露出淡淡的笑意,彷彿對趙佶的提議並不感到意外。她放下手中的茶盞,目光堅定,聲音冷靜卻不失禮貌:「陛下,您的好意本座心領了。但招安一事,怕是行不通的。」
趙佶眉頭微皺,顯然沒料到方夢華竟會如此乾脆地拒絕,他不禁有些不悅:「為何?方教主如此聰慧之人,難道不明白歸順朝廷乃是為民之福、為己之利?妳難道真要與大宋為敵不成?」
方夢華淡然笑道:「陛下,本座並非十三兄,從未想過與朝廷為敵,更不想成為天下的亂臣賊子。本座保持克制,是因為我明白大宋的國力,並不想讓百姓遭受更多的戰亂與痛苦。可您也清楚,在如今的宋朝文官體制中,一個像小女子這樣的人,根本無法發揮任何作用。」
她的眼神銳利起來,彷彿直視著趙佶內心深處:「宋朝的文官體系講究的是層層遞進的仕途晉升,而其中的規則與利益鏈條早已盤根錯節。即使本座有心為民謀福,到了朝堂上也會被種種規則掣肘,反而難以施展抱負。那時,陛下也只能看著我陷入無數的文牘爭鬥和權力鬥爭中,漸漸失去所有本該有的作為。」
趙佶心中一動,想要反駁卻一時語塞,他的確明白文官體制內的複雜與保守。這些年,朝堂中的勾心鬥角,他看在眼裡卻無力改變。若方夢華真如她所說,那她上朝為官的確未必能有所建樹。
方夢華繼續說道:「更重要的是,陛下,東海百姓的命運已經與本座密不可分。在那裡的百萬生民,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未來都依賴於明教。如果本座接受招安,他們會如何?他們將被重新納入宋朝的稅賦和徭役系統,被那些貪腐的地方官員所剝削。本座的責任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我對這些百姓負有責任,就像陛下您對大宋億萬子民負有責任一樣。」
趙佶的困惑加深,他眉頭緊鎖,語氣中帶著些許焦慮:「可若妳拒絕歸順,今日見面又是為何?妳若不招安,朕實在不明白妳到底想要什麼。」
方夢華站起身來,身影優雅卻充滿威嚴。她走到窗前,望向遠處的天際,彷彿在看著無盡的未來:「我今日來,是為了大宋的未來,為了避免江南再燃戰火,避免百姓再受戰亂之苦。而非招安。」
她轉身看向趙佶,眼神中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堅定與決然:「陛下,本座不是來求和,而是來告訴您,宋朝已經無法單憑一己之力守住天下。北面金兵壓境,江南若再開戰,必然內憂外患徹底糜爛。如今的局勢,宋朝需要一個能夠穩定南方和海疆的力量,而這個力量,就是我舟山軍。」
趙佶愣住了,他沒想到方夢華竟然如此直接。
方夢華繼續道:「本座可以保證江南的和平,避免戰火蔓延,讓明州一帶繼續為宋朝貢獻稅賦,維持南方的繁榮。但這一切的前提是,陛下需要明白,舟山軍與本座不是您麾下的臣子。」
趙佶終於明白了方夢華的意思。她不是來談招安的,她是來
談條件的。而她提出的條件,幾乎是要宋朝承認她在東海及江南的獨立地位。趙佶心中翻江倒海,無法接受這樣的提議,但方夢華的分析卻讓他不得不正視當前的現實。
方夢華退後一步,給趙佶留下一絲喘息的空間:「陛下,本座知道詔安這決定並不容易。可歷史的車輪不會因為任何人的遲疑而停下。您只需明白,本座不是為了自己而來,而是為了那片土地上百萬百姓的命運,以及大宋的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