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湖邊 作品

第321章 金兵南下

 進攻開始時,金軍在雁門關下遇到了強勁的阻力。宋朝的西北禁軍雖然長期與西夏對峙,作戰經驗豐富,但由於朝廷的疏於管理和支持,他們的後勤物資匱乏,士氣難以持續高漲。 

 完顏宗翰率正白旗和其他幾支精銳部隊自西京大同出發,沿河東道進逼宋朝重鎮雁門關。他擅長用兵謀略,非但依賴鐵騎的衝擊力,更懂得利用地形與兵力的調度。他對麾下將領道:「雁門關為宋國重鎮,乃我軍進入中原的門戶,若克此關,宋軍再無險可守。各旗聽令,鑲白旗先行,正紅旗居後策應,待城破後,速速接應糧草。」 

 金軍整編之後,各旗的指揮更加統一,彼此協同作戰。鑲白旗旗主完顏蒲家奴素以勇猛著稱,親率步兵攻城,投石車與攻城槌齊上,勢如破竹。宋軍雖拼死抵抗,但難敵金軍的協同攻勢,不到一日,雁門關城牆告破,宋軍大勢已去。 

 完顏宗翰策馬立於高處,望著破城的煙火,微微一笑:「昔日宋軍尚可依險而守,如今我大金十旗一統,中原唾手可得!」 

 與此同時,開封城內,宋廷對於金軍的迅猛推進依然反應遲緩。宋徽宗趙佶仍然在文官的爭吵中左右為難。他原以為金宋之間的和平條約足以維持數年,哪曾料到金軍如此迅速地撕毀盟約。此前,趙佶通過文臣和降將所獲得的情報,完全低估了金國的行動力與軍事實力,尤其是對郭藥師的信任更是為這次戰局埋下了致命的隱患。 

 面對金軍的兩路夾擊,朝廷中的文官們各執己見。主和派如王黼、蔡京等依舊認為可以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危機,甚至有人提議再次派遣使者與金國談判,謀求和議。主戰派如李綱、宗澤則極力主張召集天下兵馬勤王,尤其是調用西北的種家和姚家西軍拱衛河北。然而,宋徽宗對武人的深深不信任,使得這一切遲遲得不到落實。 

 趙佶還對郭藥師抱有一絲幻想,希望其能夠扭轉河北的局勢。然而,隨著金兵東路軍在燕山府路節節勝利的戰報傳來,宋廷逐漸意識到郭藥師已無法指望,而河北防線也在迅速崩潰。就在此時朝中的恐慌情緒達到了頂點。 

 金軍的兩路夾擊已經逐漸形成包圍之勢,宋朝的戰略縱深被徹底打破。汴京的守軍無力迎戰強敵,朝廷內部爭鬥不斷,既無統一的戰略決策,也缺乏可靠的軍事指揮。完顏希尹的計劃雖然複雜且高難度,但宋朝內部的腐敗與混亂,正為金軍提供了達
 

成目標的契機。 

 這一戰,宋朝已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