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ei 作品
第三十七章 準備
馬具車間,農具車間倒是挺自動化的了,換到槍炮車間就要差不少。
加農炮、臼炮的模具試樣都有積累,問題是對面是匈奴,沒有攻城需要,榴彈也不過關,那隻能強行依賴彈道平直的直射火力。如果不是對未來有所期待,加上火繩槍的成本不比強弩高,劉盈都不是很想攀科技樹,畢竟不需要破甲,鉛彈和弩箭一樣可以殺人。
簧輪槍一樣只造了幾把,精工製作下簧輪槍的打火率自然高於燧發槍,但是成本完全不划算。最大的問題是槍管的製造,炮管可以整體砂型鑄造,最後鏜乾淨內壁也就行了,槍管還是最古老的用一塊鐵板夾棒鍛接後處理而成。代價就是金屬缺陷,劉盈完全不敢嘗試過強的裝藥,新技術普及最重要的就是避免造成恐慌,當然現在的減裝藥有些過於謹慎了,劉盈已經開始嘗試使用拉火繩進行破壞性實驗來進一步摸清槍管特性,他最討厭的就是這種手工製品,均一性太差。
鉛彈倒是滴滴答答造了一大堆,高臺上將定量鉛液滴入水中就行,至多稍加打磨便可合縫。都知道正確的槍管制造方法是在冷鍛的鋼管中鑽出槍膛,可是合金鋼的不足導致劉盈拿不出足夠的鑽頭,有時候技術路線是很弔詭的,劉盈冶煉出來的鋼水質量太好,鑽頭理論該用燒結合金卻偏又拿不出來,高碳鋼損耗就太大了點,何況潤滑也不足,動植物油料多半填了百姓飢餓的肚腸,氫氧化鈉也不是電解食鹽水而是使用石灰產出的,石灰用途太多,純鹼受制於天然產物產量同樣不足,用途既多,全都壓在甘油工業的頭上。
下一步的技術路線自然是大力發展鹽化工,食鹽增加財力,純鹼、燒鹼一出,三酸兩鹼的基礎化工便活了一塊,苦鹵中的鎂鹽正好拿來升級鹼性鍊鋼爐。這不是政治上過不去嘛,要不是劉邦還沒死,劉盈早就跑去山東割地建廠了,有三川東海道這一天然路徑,甚至還可藉助黃河-洛河水運體系,整盤就要活絡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