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立後
“母后認為立張氏合適。”武曌直接開口,讓李賢詫異。
“張宰輔後輩無能,張家幾乎全靠他一人支持,若是他西去,張家便毫無威脅可言,是最適合作為國母孃家的,想必……明允也不想再出現母后這般的皇后吧?”
武曌笑著反問,提及自己的事也絲毫沒有遮掩。
這點也的確說到李賢心坎上去了,武曌背後有諾大的武氏宗族,在她登上皇位中,也或多或少的提供了不少的助力。
但彩兒沒有這個弊端,老丈人張柬之一走,張家就只剩個性格內向的大舅哥,絕不可能出現武曌這樣的情況。
李賢忍不住問道:“那
……太原王氏?”
“五姓七望氏族頑瘴痼疾,李唐一族自太宗時期便在打壓,明允莫非還看不透?”武曌沒回答,反倒是反問了李賢一句。
這讓李賢醍醐灌頂。
是啊!
打破五姓七望對人才的壟斷,本就是自己勢在必行的事,自己遲早要得罪五姓七望氏族的,那還擔心這個做什麼?
退一萬步說,若是苓兒被立了後,那等到自己開始打壓五姓七望氏族的時候,她豈不是夾在中間更為難?
所以……那個性格怯弱的彩兒竟真的是唯一的皇后人選?
見李賢若有所思,武曌也知道李賢聽進去了,繼而笑道:“當然,若是明允不在乎這些,大可立你那貴妃為後,此舉也有好處,至少那妮子無根無底,張家和王家都不得罪。
“至於風評什麼的……那東西就是文官的一張嘴皮子,母后不也曾在史官筆下獲得了個‘賢良淑德’的美譽?”
李賢苦笑搖頭,這顯然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
翌日,早朝。
久久未曾上朝的張柬之竟然也出現在了朝堂之上,讓百官們紛紛好奇,這位幾乎可以和狄仁傑正面掰手腕的老臣在這時候出現在朝堂上,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張若水於東院研習有功,遷正議大夫。”
李賢這句話一出口,群臣驚訝。
前有狄光昭獲升子爵,今有張若水升正四品上正議大夫,東院莫不是升官發財的搖籃?
但相比於狄光昭獲升子爵,張若水的正議大夫一職卻讓人有些困惑,因為這官……幾乎就是個閒散職,說白了哪怕是放個泥人兒在那裡也能勝任,陛下此舉何意?
但緊接著,李賢就直接開口:“朕思及朝堂之上,內外之事,均需賢良淑德之人共襄盛舉,皇后不僅為朝廷之主母,更應成為萬民之楷模。唯有以德治國,方可長治久安。”
李賢這話一出,所有的大臣都滿臉震驚,大唐……要立後了?!
再結合之前張若水的升遷,和張柬之出現在早朝上,百官們瞬間明白了李賢的意圖。
張柬之家裡要飛出鳳凰了!
很明顯,陛下是擔心武后的事情再次上演,便把老張家的嫡長子丟在了一個閒散官職上,意思就是老張家往後就跟政壇無緣了。
果然,李賢下一句話直接證實了百官們的猜想。
“茲有淑妃張氏,德才兼備,溫婉賢良,自入宮以來,明理謙和,恪守禮儀,處事穩妥,已然成為眾妃嬪之表率,深得我心,當為我大唐之國母。
“望爾等群臣恭順謹孝,聽從其諫,共同助力大唐繁榮昌盛,願我大唐國泰民安,永享太平。”
李賢話音落下,朝中大臣跪了一地,高呼“賀我大唐國母”,就連五姓七望氏族的官員也不例外。
李賢的話說了,那便是定論。
五姓七望氏族的人即便再不滿,但在當下這個關頭,也不會直接跳出來反對。
李賢同樣知道,宣佈立後只是一個開始,往後就該受到五姓七望氏族的官員們刁難了。
但沒關係。
失去了武曌的威脅,李賢完全可以騰出雙手來和這七個盤踞了千年的世家扳手腕。
……
散朝,興慶宮。
幾個妃子圍在彩兒身邊嘰嘰喳喳,嘴裡揶揄的叫著“皇后姐姐”,性子本就靦腆的彩兒被幾個姐妹弄成了大花臉,低著頭在幾個姐妹身上胡亂掐著。
“叫你們取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