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破吐蕃和回長安
可偏偏,丘神勣就是沒死。
無論是懾於大唐的威名、亦或是吐蕃王的緩兵之計,他就是沒死。
沒死,事情就有點不好辦了。
李賢猶豫了一會兒,道:“丘神勣。”
丘神勣渾身一震,走上前,拜俯下來高呼:“罪臣丘神勣叩見陛下!”
“你本來該死的。”李賢輕聲開口,“但朕給你個機會,還記得你來時所見到的、從長安到蜀州的瀝青官道麼?想來如今已經修建完畢,朕交給你一個任務!”
丘神勣再次俯下身子,腦袋在地上磕得邦邦響:“丘神勣萬死不辭!”
“修建一條同樣的、從蜀州到吐蕃王庭的瀝青官
道,官道修建完畢之日,便是你官復原職之時!朕還命你為左金吾衛大將軍!”
這話一出,丘神勣自己都有些不敢置信。
自己不光不用死了,甚至還能官復原職?
反應過來後的丘神勣急忙磕頭拜謝。
……
李賢班師回朝了。
留下了王孝傑和三萬大軍控制吐蕃王庭,帶走了年輕的吐蕃王和吐蕃一眾王室,以及剩下的大軍和那二十門紅衣大炮。
這東西不帶走不行,二十門紅衣大炮能轟破吐蕃的國門,也同樣能轟破長安城的城門,放在現階段,這東西就是無解的。
王孝傑雖然忠勇可嘉,但作為帝王,該有的提防之心不能少。
回去的路上,祖詠依舊跟在李賢身邊,他這一趟近乎就是打了個醬油。
但實際上這也是李賢的有意為之:給祖詠鍍個金。
朝中能用的武將幾乎都是高宗皇帝時期遺留下來的,年歲已高還是其次,最關鍵的還是認知固化,很難接受新事物,就好比王孝傑,李賢也看出來了王孝傑只適合傳統的冷兵器交戰。
大唐的軍隊需要新鮮的血液,去適應全新的作戰方式。
“陛下……為何會突然改變主意,將蜀州的官道延修到吐蕃?”祖詠好奇的問道。
王孝傑不在身邊,祖詠和李賢“獨處”,感覺上更像是東院裡學生和先生的關係。
“此次西征,你沒發現一個問題嗎?”李賢反問。
“問題?”
“吐蕃不像突厥,萬里河山都是一馬平川,吐蕃山高路遠,即便被大唐打了下來,將來也不便於治理,朕需要一條直達吐蕃王庭的官道,若有反叛,大唐的軍隊可以直抵吐蕃腹地。
“更何況,這條路修出來,吐蕃和大唐的聯繫會日益密切,雙方互相通婚、行商……千百年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想鬧起來就沒那麼簡單了。”
祖詠若有所思,而後神情變得狂熱。
大唐的皇帝是英明睿智的,他不光考慮到了攻打下來的治理問題,甚至想到了千百年後的事情,跟著這樣英明神武的皇帝,自己也是幸運的,大唐就像是一個熱血澎湃的漢子,將他的腳步邁向所有大日普及的地方!
祖詠有幸見證這一切。
“更何況……這地方盛產棉花,這東西將來可是個好東西。”李賢神秘一笑。
“棉花?”祖詠不解。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倒是這次回去,你準備好成為新郎官了嗎?”
李賢看向祖詠,哈哈一笑。
……
大唐皇家東院。
自從祖詠離去後,巴桑卓瑪幾乎每一天都會來到東院,詢問東院的學子們祖詠何時歸來。
她既希望得到前線的消息,又害怕前線傳來噩耗。
甚至連這個噩耗,都變得複雜無比。
她擔心吐蕃失利,自己的王兄和母妃、以及吐蕃的人民終日陷入恐慌之中,可又擔心大唐的軍隊抵禦不了瑪布日山脈的天險,損傷慘重,因為……祖詠在裡面。
家國大義和兒女情長糾葛在巴桑卓瑪的心中,讓她看起來都顯得憔悴了許多。
今天又一次來到了東院,東院守門的門衛依舊沒有攔她,巴桑卓瑪輕車熟路的來到了東院學子們上課的教室外。
這堂課是那位公輸老先生上課的,他正在弄一個造型古怪的木鎖,這東西沒有釘子,但卻能完全咬合成一個方形,即便用最大的力氣也拉拽不開,似乎叫什麼魯班鎖?
巴桑卓瑪不懂,她只想等到學子們下課後,再去詢問一遍祖詠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