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東院的改革和未雨綢繆
“自此以後,老臣便讓食堂的廚子專門給他開了個小灶,用來做這些清淡的食物!”
李賢滿臉詫異。
這菜竟然是出自大舅哥之手?
大舅哥這人看著木訥,平時也沒表現出來什麼詩詞歌賦,或者政治才能,相比於同期的祖詠和狄光昭來說,幾乎和個透明人沒什麼區別。
竟然還有著這一手天賦?
不過轉念一想,李賢又有些釋然了。
當初不夜街剛創辦的時候,大舅哥就跟著丈母孃去不夜街擺過蛋糕攤,想來他應該在廚藝一道上本就有些天賦。
如今受到大唐逐漸盛行的炒菜風氣啟發,琢磨出來一些新穎的菜式也算正常。
“倒是沒想到我那豚犬幹啥啥不行,倒是在這方面有些天賦。”
張柬之眼裡有感慨,也有惋惜,像是遲暮的英雄。
這事兒對他來說應該是挺受打擊的。
自己堂堂大唐宰相,在朝中的聲望幾乎可以和狄仁傑比肩,是帝國的左右臂膀之一,結果後輩不成器,竟還要靠著女兒來維繫家族的傳承。
如今長子好不容易發現了個天賦,卻還是這種下巴人的把式。
不過這或許也是老張家最好的歸宿了。
李賢讀懂了張柬之眼裡的落寞。
思緒紛動。
隨後,將剛才放在一邊的那疊紙拿了起來。
接著又從案桌旁拿了一支筆,就著還沒幹涸的墨盒沾了兩下,寫下了什麼。
最後才將這疊紙交給了張柬之,道:“這是朕關於東院人事的一些安排,擬定來年開春的時候一起實行,老泰山看看是否還有什麼補充的。”
雖然有些詫異這會兒飯都沒吃完就商議東院的事兒,但張柬之依舊順手接了過來。
這裡面幾乎都是罷免一些沒在東院上過課的人、以及將課程時間具體調整的事情,張柬之看了一下,倒是沒什麼異議。
很顯然,張柬之也知道東院的人員有些臃腫了。
只是翻到末尾的時候,張柬之卻明顯詫異了片刻。
那裡用還沒幹涸的墨汁寫著“張若水任東院膳食先生一職”的字樣。
“陛下……這是何意?”
李賢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老泰山認為東院該是個什麼地方?”
“自然是教書育人之所。”
“是教書,還是育人?”李賢又笑著看向張柬之。
這讓張柬之有些不解,道:“這二者……有何區別?”
“教書,是識字明理,育人,乃是培育人才,誠然,大唐需要無數識字明理之士來治理這個國家,可若是人人都是朝中政客,治理的又是什麼大唐?”
張柬之似乎有些明悟。
“帝國需要識字明理之人治理朝政,也同樣需要磚瓦泥匠修房鋪路,也需要擅長膳食之人烹飪食物,同樣需要萬千農夫耕田桑織……治理朝堂之人是人才,修房鋪路之人、烹飪食物之人、耕田桑織之人都是人才。
“可東院,難道就單單瞅準了教書這一項育人之策麼?
“大唐有舉世最好的工匠,有最好的冶鐵術,有最好的廚師,這些難道就不能傳授給世人麼?”
聽到這,張柬之徹底明悟。
而李賢也接著笑道:“這些也是朕方才才想到之事,名單上也只加上了大舅哥一人,煩請老泰山多勞,廣招天下能人異士,東院佔地千畝,所授之物也不該僅限於識字明理。”
“老臣領旨!”
……
又做了一回甩手掌櫃。
李賢渾身輕鬆。
這就是李賢關於東院明年的規劃,原本只是想著將東院徹底正規起來,裁掉臃腫的人員,也將大唐期刊規範起來,倒是沒想到和老丈人吃了一頓飯,就想到了補充的東西。
東院必然會是一個全方位培育人才的基地,除了科學這門學科要教授,其他農耕桑織、工匠手藝等等都應該有所涉獵才對。
普通人裡也會有“高人”,就好比公輸老頭,當初只是個尋常的工匠,若不是李賢發現他那能精確到毫米級的手藝,這樣的工匠恐怕傳承幾代就得消失了——畢竟那時候的公輸老頭全家連飯都吃不飽了。
外面的天氣已經很冷了。
李賢緊了緊身上的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