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7章 一環套一環(上)
黃仲禮是泯中省人,自然瞭解一些。
他告訴厲元朗,若州是泯中省陶瓷生產的重要地區,迄今為止,從唐到近代,發現陶瓷窯址有四十多處。
生產的品種有白瓷、青瓷、黑釉瓷、青花瓷以及陶缸器和陶器等等。
若州古陶瓷生產的興衰歷史,與海洋密切相關。
據史料記載,在唐和五代,若州陶瓷就已通過海路運輸銷往周邊,宋元時期,大量銷往海外,最遠到達非洲。
明清朝代,若州港逐漸形成和發展為東南沿海的國際商埠。不僅銷售本地產的瓷器,還成為泯中其他各地的陶瓷集散地和外銷啟運港。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若州古陶瓷窯業的發展歷程,見證了海運繁榮的歷史。
由此可見,無論民窯還是官窯,流落民間的古瓷器不在少數。加之近些年的炒作,不少人抱著發財夢想涉足古玩行業,懷揣一夜暴富的心理,隨著金錢大量湧入,使得古玩行業蓬勃發展,迅速蔓延。
而劉永強則從紀檢方面的角度,分析他的擔憂。
“正如黃副書記所言,流落民間的確有一些古董瓷器。這種東西,基本上都是有錢人的專屬。很簡單,沒錢的人,誰會花高價買無關緊要的生活用品,還能保存至今。”
“所以,延伸下來,好東西大都掌握在富豪手裡。有錢人從事的都和商業有關,難免會與政府官員打交道。”
“一開始,送錢送金銀首飾,慢慢形成送古董瓷器。古玩這類東西很有意思,它值錢不值錢,全都在專家一張嘴上。他說真的,就是真的,說是仿品,讓人無可辯駁。”
“話說回來,據我們掌握,若州不少官員家裡,都有幾件古董瓷器,只是數量多少而已。收藏古董,儼然已經成為若州官場的一種風氣。”
黃仲禮忍不住憤慨,嘟囔道:“什麼風氣,是變相搞腐敗的風氣。這股歪風不除,勢必影響我們在人民群眾的影響,敗壞政府的威信。”
劉永強繼續披露,“若州還成立了古董協會,有很大一部分官員家屬就是會員。他們在協會內部交流古董方面知識,還私下進行古董交易。”
“烏煙瘴氣,腐敗透頂。”黃仲禮氣憤的直拍桌子。
厲元朗勸慰他不要動怒,同時要求劉永強,市紀委要在這方面下工夫,認真調查。
幾個人說話間,耿天洛端上六道菜餚,還有一碗湯。
厲元朗打趣說:“在泯中工作幾個月,我現在逐漸習慣喝湯了。在我們東河老家,是很少喝湯的。”
“我理解。”劉永強說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東河不像泯中,既有平原又有山區,四季分明,但氣候偏冷,飲食習慣多以高熱量和重鹽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