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遍地烽火
第三路,由潘美帶兵深入,南下去攻打歙州,這是安徽南部,以產徽墨、歙硯著名。
此時盧絳率殘兵從宣州逃到了這裡,與歙州陶澤刺史一起合作,共抗宋軍。非
歙城曾經也是兵家常爭之地,當年大唐景福二年(公元893年)八月,大唐淮南節度使楊行密眼見部將田頵久攻不下歙州,經過認真考慮,接受了歙州刺史裴樞提出的只要不殺害百姓,自己就退出歙州回長安的議和條件,同時派遣自己的部下,時任池州團練使的陶雅出任歙州刺史,以鞏固這塊新得到的地盤。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陶雅到了歙州後就再也沒有挪動過窩,直到天佑十年死於歙州刺史的任上,整整治理二十年。
在那二十年間,大江南北,軍閥混戰不休,地方州縣頻繁易主,然而,在這亂世之中,歙州卻一直歸屬楊行密的南吳政權,而且在有西部饒州鍾傳、東南錢塘錢鏐、獨據婺源的汪武,三面強敵環伺的情況下,歙州不僅能夠自保,還能主動出擊為楊行密爭奪地盤,最後還是楊行密重要的後勤保障樞紐,這一切都是陶雅的功勞。
這個節度使陶澤,就是陶雅的後人,陶家也是當地的豪門大族,幾代為官,多是地方刺史、節度使。
所以,陶澤就跟盧絳說了,城內糧草充足,傑出俊傑不少,都可以徵兵入伍,跟宋軍力戰到底。
盧絳感激說道:“多謝陶大人了,大宋滅亡唐國,導致許多百姓家破人亡,我們誓死不降!”
陶澤拱手道:“盧將軍不必客氣,我陶家幾代鎮守歙城,國難當頭,自當為國效力!”非
盧絳老將軍看著中年的陶澤,說道:“陶公以前便是南吳大將,擔任歙城刺史之後,治理的井井有條,當時傳為佳話,哪怕李唐立國,對陶家也是恩寵有加,一直讓陶家擔任歙城的刺史、節度使,實在難能可貴啊!”
“全憑官家信任!”陶澤謙虛說了一句,眼神中閃過複雜神色。
就在兩日前,陶澤已經接到楊吳復國組織的密信,是胡忠賢替代楊靈兒寫的一封密函,蓋著楊吳新造玉璽,勸陶澤重歸楊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