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紫笛 作品

第472章 日常





正巧走到超市門口遇到了趕著回家的何青,見到古往時,也露出了同樣驚訝的表情,她踩著高跟鞋,登登跑到古往身邊,忍不住捏著他的臉說:“這是誰家的兒子啊?我兒子呢?被你給換了?”




古往:“…………”




他無語地站在原地,任由母親擺佈。眼角的餘光瞥見古來偷笑的臉,頓時覺得這下做大哥的威嚴算是徹底掃地了。




“……我好久沒逛超市了。”古往住在科學院發的宿舍裡,平時只去家門口的小超市,那裡進過這種大型超商。




他晃了晃手裡造型極為奇特的瓶子,問道:“這是酒?”




“不含酒精的飲料,但是有酒味。”古來解釋道:“味道不太好喝,我不喜歡。”




“這是什麼?”古往拿著冰櫃中超大號的奶糖雪糕,陷入了迷茫,“大白兔還出雪糕了?”




“奶香味很足,挺好吃的。”古來道。




“茅臺……雪糕?”古往在冰櫃裡看著:“鐵鍋燉雪糕??蔥油餅雪糕??老乾媽雪糕???”




古往揉了揉眼睛,一臉震撼我一百年的表情,“這能吃嗎?”




似乎跟這些雪糕相比,無酒精味的飲料已經是可以接受的了。




咔嚓!




何青正大光明的拍了照,對古來道:“你哥真傻啊!”




古來沒點頭,但憋笑的表情暴露了一切。




古往無奈道:“媽,不至於吧?”




“至於,怎麼不至於啊?”何青根本不在乎古往說什麼,對著兩個兒子各種拍攝,她為了能夠明白小兒子的直播公司是幹什麼的,最近跟著班上的學生學會了拍視頻,和關注主播,最終變得也喜歡拍攝些東西發佈上去。




她平時發的都是一路遇到的花花草草,天上奇怪的雲,和老古一起逛街時路過的小巷,這還是第一次將兒子陪伴在身邊的情景發上去。




關注她的都是平時的學生,她發完後,很快就有學生問這是誰,當何青說是兒子後,評論區就變成了“拜學神”“吸帥氣學神學力”和“學神教我”。




何青的兩個兒子都是北越大學畢業的高材生,這件事情根本不用多說,附近的十里八鄉沒人不記得那16歲當了全省高考狀元被特招走的天才,也沒人不知道他只用兩年就讀完大學,在家呆了幾年後,又立刻當了一名科學家,前段時間門還上了中央臺。




因為古往的名聲太過響亮,以至於小兒子的優秀被掩埋了不少,幸虧古來對這些不看重,不然心態早就崩了。




何青挺喜歡看這些評論,她平時不會主動說起兒子的事情,擔心會給古往添麻煩,但現在項目解禁,他又被特別報道,自然是想怎麼炫耀就怎麼炫耀了。




拿著手機給古往看了看,後者無奈地嘆氣說:“媽,你倒是給我拍帥氣點啊?”




“誰讓你邋里邋遢的!”何青上下打量了一下,忍不住伸出手去給他整理翻折過來的衣領,“你怎麼回事啊?出門都不照照鏡子的嗎?”




古往小聲說:“……忘了。”




古來這時道:“媽,我看那邊雞蛋好像打折了,買不買?”




“買!”何青立刻被吸引了目光。




他們家並不缺錢,但何青卻非常節省,她的工資有一大半是要捐給山區貧困學生助學的,所以能省一點是一點。




古往鬆了口氣,他感激地說:“還是你會說。”




古來沉默了下,道:“哥,你小時候沒有和媽一起來過超市嗎?”




古往一怔,搖了搖頭,“沒有。”




“我小時候,爸媽正在事業上升期,他倆生了孩子都是直接扔給爺爺奶奶帶,我五歲就被領著參加培訓班學鋼琴,媽媽有空時就是在我旁邊聽我彈琴,學完鋼琴還要學小提琴,七歲就得上作曲課,哪有空和她逛超市。”古往嘆了口氣,“我們以前一週只能見一次面,一次呆8個小時……不過你出生後倒是好了一點,媽媽不忙了。”




在他小時候,何青還沒從國家交響樂團裡退出來,天天滿世界飛的去演出,她是首席小提琴手,每日都要去練習各種曲目,就怕被人頂替,在交響樂團中的壓力極大,一個小小的失誤都會導致她被替換到副手。




這在她如此驕傲的人眼中,就意味著失敗,以他的性格,是絕對不會容忍自己犯錯的。




至於古博爍,他那時被派去山區支教,與何青相隔半個國家,一家人分隔三地,很少會有團聚的時候。




也許正是年輕時候對孩子虧欠太多,以至於到了古往叛逆時,即便再不喜歡他的選擇,何青在糾結一番後,最終還是選擇了讓步。




不過16歲以後,古往便不怎麼去碰樂器了。




他發現那根本沒有意義。




他認為音樂本身並不會帶給人力量,真正讓人覺得鼓舞的是,他們內心想要衝破桎梏的堅韌。




音樂只是一個引子,對那個時候的他來說,音樂是逃避病痛的麻藥,也是可以讓他不用在乎自己生命還剩幾天的瘋狂。




古來與古往年齡相差太大了,十歲,足夠成為一個輩分。




所以古來並不知道,在他這無所不能的大哥幼年時,曾經一次次的與死神擦肩而過。




古往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這種病極為難治,幼時他體弱多病便是因此,比同齡人要矮小瘦弱很多,去上幼兒園時,在瞭解了他的病症後,幾乎沒有園區敢收他,只能讓退休在家的爺爺奶奶幫忙照看。




父母之所以如此奔波,最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湊他的醫藥費,一週七天,每天都要吃藥,經常會莫名發燒,是兒童醫院的常客。




聽母親說過,他一歲的時候,一打針就會哭,這時候只要放鋼琴曲《致愛麗絲》他便會笑起來,一歲半的時候,已經能夠哼唱出完整的曲調。




何青作為小提琴家,立刻發現了兒子的音樂天賦,為了能夠讓古往喜歡上音樂,也為了緩解他的痛苦,每週一次見面時,她都會為兒子演奏同一首歌曲。




沒有人會想到,外表無堅不摧光鮮亮麗的首席小提琴手,在孩子的面前,只是一個會刻意彈奏出錯,等待被孩子點出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