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伊爵士 作品

第325章 豐收的背後(1)

    神使王軍團領地內開闢的農田中,種植的糧食用、飼料用和經濟用的作物,都是一些人類世界野外常見的雜草。



    這些雜草還沒有經過馴化,除了集中播種、田間管理提高了部分產量外,其餘性狀和野生種之間並無不同。



    也許,螞蟻們還要經過長期的勞動,才能從目前眾多作物中挑選出幾種真正適合農業的品種,完成這些品種從野生植物到栽培植物的馴化,這一過程也許會持續幾百上千年。



    人類進入農業社會長達萬年,經過人工培育後,馴化了一批具有一定生產價值或經濟性狀,遺傳性穩定,能適合人需要的植物。



    其中糧食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高粱等;纖維作物有棉花、大麻等;油料作物有花生、油菜、芝麻等;果樹如蘋果、桃、桔子、梨等;蔬菜作物如白菜、蘿蔔、甘藍等;還有各種觀賞的花卉,如牡丹、一串紅、君子蘭等。均是在不同歷史時期被馴化的。



    很多學者認為,植物的馴化在人類歷史上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大約在1萬多年前,一些地區出現了較為穩定的居住人群。這些人們在偶然觀察到植物的種子落地後能生根發芽,看到植物的塊莖也能自己進行生長繁殖,於是嘗試用這些部分進行種植。結果獲得成功。



    一些較早進行植物馴化成功的地方,就形成了今天比較著名的植物馴化源地。



    主要有幾個重要的馴化源地:



    1.中美洲馴化源地。較早馴化出一些重要的糧食作物,如玉米、豆類、南瓜等易種植的作物。



    2.西亞馴化源地。西亞也是世界上較早馴化植物比較典型的地區,本區人們在早期馴化成功了小麥、大麥等作物。



    3.東南亞馴化源地。本區主要在早期馴化了芋頭、薯類、香蕉等作物。



    4.東非高原馴化區。在東非高原上,人們主要馴化了硬麥、高粱、穀子等糧食作物。



    5.地中海馴化地。在地中海區,主要為人類馴化了大麥、燕麥等糧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