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四十二章 移民熱潮

所以這些新的村落裡的居民連方言可能都不一樣,大家也不熟悉,自然就更依賴殖民地的協調管理。

嶄新的鐵製農具被分配到這些移民的手裡,拿到生產工具的移民,幹勁十足,藉助先進的農具和部分土著俘虜,加上馬匹和牛。

移民開發了近五十萬畝土地,佔整個濱海區土地面積的百分之十,可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三十,可灌溉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七十。

其中水田面積達到二十萬畝,預計單季可收穫稻穀三千萬公斤,在剪除口糧(一斤水稻大約產生六兩大米)後還能有八百萬斤富餘。其餘土地皆種植劍麻和其他作物。

其中糧食用於進一步移民和擴張需要,所以不做出口打算,而劍麻出口的帶來的價值,其中百分之五被用來給殖民地移民和管理人員分發工資,雖然殖民地居民也用不上,畢竟東非沒有娛樂場所和其他消費場所,所以恩斯特用不著給他們發太多工資,也就是象徵意義大一些。

而這樣東非殖民地移民要開墾的土地人均就在八畝以上,所帶來的體力勞動還是很大的,但是恩斯特在口糧上沒有虧待他們,幾乎接近後世人均主糧消費,所以就算不給他們發工資恩斯特心裡也毫無負擔。

畢竟在遠東,你累死累活都吃不上口飯,而到了東非殖民地,雖然還是很累,可伙食上卻遠勝現在東亞地區的所有國家。

而且開墾的土地雖然多,但是強度沒有想象中大,就比如工具,這些從歐洲運來的農具質量可比遠東強一大截,而牲畜運用加上土著勞動力和集體化作業都降低了勞動強度。

而且也不需要遠東那樣的精耕細作,農藥化肥都是從歐洲運來的,農田管理相對粗糙。

當然為了提高這些移民的生產積極性,殖民地也制定了一套有效的獎懲制度,乾的好吃的飽,尤其是肉類分配尤其如此,幹不好就可能餓肚子還要義務勞動作為懲罰。

在農閒時間,東非殖民地濱海區組織修築了原始土路196公里,基本連接了濱海區六個最重要的鎮。

到1866年10月底整個東非殖民地新老移民加上德意志人合計超過9.7萬,東非殖民地坦噶尼喀部分,重要地點和土地基本被掌握。

而在這些移民據點之間還有廣大的土地被本地土著佔據,其數量可能超過三百多萬,除了濱海區外,其他地區都還存在不小規模的土著部落。

和這些數量龐大的土著來對比,東非殖民地可以說初步完成了城市(鎮)包圍農村(部落)的戰略。

但移民還在源源不斷的從遠東來到東非這片土地,這些都為東非殖民地的進一步擴張提供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