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人家 作品

第57章 換親二合一

 宋元修與宋三哥回來吳山村, 一進了村口,立時被人發現了動靜,無他, 宋父在家歇息片刻就下了地,村人們便時刻關注著。

 翻過年正月十五, 農人們紛紛下地, 鋤地松田,一月頭秧苗下地,受了一場凍,不少秧苗凍死凍傷,又得補苗,宋父夾雜在其中,絲毫不顯眼。

 “哎呦, 宋家小子回來了, 考的怎麼樣啊?”

 田間地頭, 不少漢子和婦人接連打著招呼, 外人可不會顧忌許多, 紛紛問著最關心的問題。

 “嗯,回來了,成績還沒出來,先回來了,得等過幾日。”宋元修彬彬有禮回著, 不見絲毫挫敗, 也不見絲毫驕矜。

 沒得到想要的消息,婦人們也不氣惱,一個個恭維,“小六一定考的上。”

 “是啊, 看著就是讀書人,又讀了這許多年。”

 ......

 面對這些議論,宋元修選擇緘默,過了會,還是宋三哥率先提出離開,“叔伯嬸子,我帶著小六先回去了,我娘估摸還不知道呢。”

 “哎,好。”

 聞言,宋三哥連忙拉著親弟弟走了,邊走邊小聲慶幸,“這些叔叔嬸子也太熱絡了。”

 宋元修依舊淺笑,“都是好心。”

 宋三哥便不願意跟他說了。

 出去這許多天,也不知道家裡媳婦孩子是否還好,他也著急著呢。

 兩人到家的時候,距離有點遠的宋父等人也聽見了消息。

 “爹,老三和小六回來了。”宋大哥有些沉不住氣,暗暗催促。

 “嗯。”宋父沒回應,依舊認真的插著秧苗,“把這一畝地補完再回去。”

 其他兄弟仨互相對視一眼,按捺下心中的著急,動作飛快尋著空隙一簇簇將秧苗插下。

 四個大男人幹得飛快,不到兩刻鐘,一畝地到了頭。

 宋大哥急忙忙道:“爹好了,趕緊回去吧,你就不擔心小六。”

 宋父瞥了他一眼,很不想告訴他,自己是跟小六一起回來的,攏共分開不到半下午,有什麼可擔心的。

 “行了,回吧,明日早點來,補完咱們就去鎮上接點零工。”

 “哎。”宋大哥應著,腳步已經朝向宋家的方向。

 宋四哥窸窸窣窣磨蹭到宋父身邊,依舊不死心,“爹,你就讓我跟著一起去鎮上吧。”

 宋父依舊老神在在,“聽你孃的。”

 宋老四那叫一個著急啊,卻又奈何不得親爹孃,蔫蔫跟在後面。

 宋一哥憨頭憨腦,幹完活,惦記了下小六,就又想起晚上吃啥,小六回來,娘鐵定要做好吃的。

 事實上,他也沒猜錯,此刻的宋家雞已經燉在鍋上,若不是天色太晚,宋母恨不得讓人再去割兩斤肉來。

 “老三也是,沒點眼力見。”她忍不住埋怨。

 “娘,我沒想到。”宋老三有點不好意思。

 “那明兒早上再去割兩斤回來,我看你們三有點瘦了,都好好補一補。”

 “好嘞。”宋老三頓時又興奮了,娘這意思就是他們仨能多吃點,到時候他還能給媳婦孩子分一分。

 宋大嫂痛惜的看著那鍋雞,十分無力,又一隻雞啊,就這麼沒了,不過看著雞血,想著晚上的燉雞,偷偷擦掉嘴角的口水。

 “老大家的,去外面瞧瞧,你爹他們怎麼還沒回來。”宋母就看不慣大兒媳這幅模樣。

 “好吧。”宋大嫂眼不見為淨,走前幾步開了院門,就見回來的父子四人。

 “娘,爹他們回來了。”宋大嫂欣喜。

 “行,那準備開飯了,去把小六喊出來。”

 宋母還想問問考試的事,可惜小六口風恁緊,多的一句不肯多說,叫她跟著著急。

 宋元修其實只是覺得沒必要,最遲三天,縣試的成績就能出來,屆時,能中自然心安,不能中再失望不遲,何必現在說些有的沒的,最後鬧得一場空豈不尷尬。

 這一次縣試,他收穫良多,此刻正在整理夫子給他寫的批語,阮柔在一旁幫著收拾,也不去問成績,反而多問縣城的情況和縣試的經歷。

 宋元修倒是很樂意說這些,說起倒在考場上的其他學子們,語氣惋惜,“唉,多年苦讀就為這樣的原因落空。”

 阮柔猜測,他應當知道自己佔了便宜,此番縣試十之**能順利通過,可他還是真誠為他們可惜,可能就是人傻。

 “多謝了你給我做的鞋子,考了幾天,腳一直是暖的。”宋元修說著突然道謝。

 “這有什麼好謝的,也是我該做的。”阮柔語氣溫和。

 “你為我做了不少,我卻沒能為你做多少,你可有什麼想要的?”

 阮柔心中一動,試探性提出了一個要求,“你可以教我讀書認字嗎?”

 “啊?”宋元修明顯愣了一下,“怎麼會突然想要讀書?”

 一個農家丫頭突然想要讀書認字明顯說不過去,阮柔便想了個理由,“最近繡屏風,想在下面繡幾個字,想著自己能認識就好了。”

 宋元修恍然,“哦,這樣啊。”他有些為難,若單為著認字,他可以閒暇教一教,可若想讀書認字,那就難了,不說別的,單筆墨紙硯就是一項大支出,本來他不該拒絕,可自己都要家人供養,他實在沒臉開那個口。

 “那,那你先從三字經看起,只是筆墨,”他糾結許久,說話吞吞吐吐,半晌沒能說完。

 阮柔要的只是認字的名頭,此刻非常識趣,“我先不用筆墨,知道字長什麼樣子就行,還得耽誤你時間了。”

 “沒事。”宋元修輕籲口氣,頓覺放鬆,“以後我每次回來都教你十個字。”

 他肯定還要回書院讀書的,回來估摸也就是七天或者一旬一次,十個字,應當不難吧?

 還真說不好,他小時候年紀小不記事,卻從爹孃口中聽過,家中四個兄長幼時都被送去過私塾,最短的待了三天,最長的待了一個月,卻都因為在學堂內聽到讀書聲就打瞌睡,最後被夫子以“不堪造就”的理由攆了回來,連束脩都給退了回來。

 也是因此,後來他在學堂待了一個月,爹孃非常高興,還特意給自己搓了一頓肉圓子。

 那時自己還是一個懵懂孩童,尚且不知這條路的艱難,如今這麼多年下來,體會到其中崎嶇,卻也慶幸自己堅持了下來,否則就要跟其他農人一般下地幹農活,無疑,後者更苦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