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山花開如火
所謂典禮,就是放了幾串鞭炮,擺了一桌酒菜。
可就是這麼一塊靈氣稀薄的地盤,這麼個勉強可以開闢道場的山頭,都被一幫雲霄洪氏地師找上門來,揚言此地是一條朝廷封正江河的源頭之一,既然在此開府,按例需要帶他們兩個一起走趟京城,得在禮部那邊錄檔,寫明姓名籍貫、師承,朝廷勘驗過身份和資歷,才可以正式立派,而且以後每年還要與朝廷繳納“租金”……總之就是扯了一大堆繁文縟節,聽得吳提京差點就要出劍砍人。
結果對方一聽說胡灃是那大驪王朝的處州龍泉郡人氏,洪氏朝廷和地方官府的態度,立即就調轉了一百八十度。
非但沒有繼續糾纏胡灃,反而主動詢問兩位外鄉仙師,需不需他們讓附近的府郡衙署,幫忙張貼榜文告示,下達一道山禁令,免得山野樵夫、採藥人之流的俗子,誤入此地,打攪了兩位仙師的修行。
此後,還專門來了一位登門拜訪的禮部官員,身邊還跟著一位曾經遊歷過舊龍州地界的年邁修士,找到胡灃閒聊了幾句,措辭小心,其實就是驗證胡灃的大驪身份,見那胡灃提起家鄉風土,皆無誤,便不敢多問,很快打道回府,足夠與朝廷交差了。
在山腳那邊,目送對方離開,吳提京問道:“他們不嫌麻煩嗎?直接跟大驪處州那邊問一聲不就行了,二郎巷那邊到底有沒有一個叫胡灃的人,一封信就能夠確定的小事。”
胡灃搖頭道:“他們不敢因為這點小事,就去麻煩大驪朝廷,再者如今寶瓶洲南方諸國,最怕大驪刑部的粘杆郎找上門。”
吳提京笑道:“看架勢,雲霄洪氏都恨不得把你供起來,聽他們話裡話外的意思,咱們要是點個頭,就能當皇室供奉?你們大驪身份就這麼金貴嗎?”
胡灃淡然道:“也就只是這幾十年的事情,擱以前就不是這種情況了,山上仙師和山下文人,最早對盧氏王朝和大隋高氏,十分卑躬屈膝,即便是後來大驪鐵騎吞併了盧氏王朝,還是有不少文人雅士,依舊崇拜別國,喜歡捧臭腳,看待國內情況,就百般挑刺,用董水井的話說,就是跪著的人說硬氣話,明明可以站著的人,卻偏偏喜歡跪著說話。”
“崔瀺當國師那會兒,就不管管?多糟心。”
吳提京覺得挺有趣的,“現在好多了吧?”
“崔國師學問大,事務繁重,估計是顧不上這些,也可能是根本就懶得管,估計崔國師內心深處,從沒有把他們當讀書人看待吧。”
胡灃點點頭,“這幫文人現在都調轉口風了,比拼聰明才智,我們老百姓哪裡比得上他們這些讀過書的。”
重新登山,兩位劍修邊走邊聊,胡灃,一年到頭都是麻衣草鞋的寒酸裝束,身材壯碩,其實已經四十來歲,瞧著卻是弱冠之齡的容貌,就是整個人顯得沒什麼靈氣,總是臉色木訥,眼神呆呆的。
但是那個真實年齡還不到二十歲的吳提京,卻是姿容俊美,極有仙師風範,穿一身碧青色法袍,頭戴一頂紫玉冠,腰繫白玉帶。
因為胡灃擔心他洩露行蹤,惹來不必要的糾纏,就讓吳提京用了個化名,免得正陽山循著消息一路找過來。
一個龍門境,一個金丹境,雙方都隱瞞了劍修身份。
雖說以他們兩個的境界,在這個國師都只是一位元嬰境的雲霄王朝,下山橫著走都沒問題,只不過小心駛得萬年船。
小鎮有許多的老話,比如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鬼,又比如一個走背運的人,哪天轉身,都可能能從糞堆裡撿到金子。
吳提京是一個極其自信到近乎自負的人,胡灃反而是個性情軟綿、言語溫吞的人。
如今門派反正就兩個人,一個當掌門,一個做掌律。
聊著聊著,聊到了門派事務,今天胡灃又跟個碎嘴婆姨差不多,在那邊絮絮叨叨,說吳提京離開正陽山的時候,怎麼都該帶點神仙錢才對,不該那麼孑然一身,跟淨身出戶似的,連個錢袋子都沒有。
吳提京給惹急了,提高嗓門道:“胡灃,你煩不煩,怎麼總提這檔子事!”
胡灃根本不理會突然間就暴躁起來的吳提京,依舊慢悠悠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現在咱們門派是怎麼個情形,還需要我多說麼。”
這位掌門自顧自說道:“反正以後我們這個門派,如果再有個類似你的譜牒修士,不願意待了,我怎麼都要送他一個錢袋子,多多少少送幾顆穀雨錢。”
吳提京雙手抱住後腦勺,“洞天裡邊,遍地都是寶貝,隨便翻撿幾件拿出去賣了,就啥都有了,哪裡需要像現在這樣,倆窮光蛋大眼瞪小眼?”
胡灃搖頭道:“我給自己立過一個規矩,蟬蛻裡邊的東西,一絲一毫都不能往外帶。”
胡灃轉頭說道:“你要是喜歡,蟬蛻送你就是了,但是你得跟我保證,在你躋身上五境之前,也遵守這個規矩。”
吳提京擺擺手,免了,得了胡灃一塊斬龍石,已經讓這位天才劍修覺得良心不安了,打趣道:“胡灃,你這算不算窮大方?”
胡灃肯定是真心願意送出一座洞天,不是那種試探人心,不過吳提京卻肯定不會收下,他不喜歡欠人情。
胡灃的祖宅位於二郎巷,如今整個寶瓶洲,都驚歎於那條泥瓶巷是一處藏龍臥虎的金玉道場,可其實杏花巷和二郎巷都不差的,反而是福祿街和桃葉巷,好像暫時就只出了個刑部侍郎趙繇,龍泉劍宗的謝靈。
胡灃自幼就跟著開喜事鋪子的爺爺一起走街串巷,幫著縫補鍋碗瓢盆和磨菜刀。
後來驪珠洞天落了地,變了天,胡灃跟著小鎮百姓一起鬧哄哄湧向龍鬚河,他就撿著了八顆漂亮石頭,賣給了福祿街和桃葉巷的兩戶人家,得了兩大筆銀子,然後在州城那邊,用一部分錢買了些宅子,離鄉之前,都讓那個叫董水井的傢伙,幫忙租出去了,
再將一部分銀子,交由董水井,算是合夥做買賣,虧了錢就當打水漂,賺了錢,就作為下一筆買賣的本金,至於董水井拿去做什麼買賣,胡灃都不管。
雙方很小的時候,就很熟了,但一開始算不上朋友。
他跟董水井,都是小鎮苦出身,只因為家裡有長輩可以依靠,所以日子又不算過得太拮据,那會兒他們都喜歡去老瓷山翻翻撿撿,經常碰面。董水井喜歡挑選那些帶字的碎瓷片,胡灃喜歡帶圖畫的,最早幾年,雙方都不說話,後來是董水井率先開口說話,兩個孩子,一拍即合,就有了默契,每次日落前,下了瓷山,湊在一起,以物易物,如此一來,兩人收穫明顯更多。
胡灃現在每每回想起來,都會由衷佩服董水井的生意經,好像有些本事,真是天生的,不用教。
每年的二月二,爺爺都會帶著胡灃去神仙墳那邊磕頭。
離開家鄉後,這一天,胡灃也會面朝家鄉方向,遙遙敬三炷香。
這是爺爺交待的事情,胡灃不敢忘。
吳提京問道:“想好怎麼報答李槐了嗎?”
胡灃搖頭說道:“暫時沒想好。”
吳提京突然說道:“要不要聯繫一下董水井?”
胡灃疑惑道:“你不是一直說萬事不求人嗎?”
如果不是照顧吳提京的自尊和感受,胡灃其實是有過這個考慮的,雙方是同鄉,知根知底,又是年幼時就早早做過買賣的,都信得過對方。
吳提京笑道:“老子是個不世出的練劍奇才,天才中的天才,但老子又沒有那種點石成金的本事,兜裡沒錢說話不響,嗓門再大也沒人聽,這麼點粗淺道理,我又不是個二愣子,怎麼會不懂。何況只是合夥做買賣而已,又不算求人。”
胡灃笑了笑,也不道破,其實就是吳提京當了掌律之後,想要稍微有點門派的樣子,結果發現沒錢是真不行。
一座門派,總不能就只有幾間草棚茅屋吧。
胡灃倒是可以就此取材,親手搭建出個有模有樣的宅子,問題在於他們兩個修道之人,住這個,難道不比住茅屋更滑稽?
吳提京瞥了眼別在胡灃腰間的那支竹笛,“是你爺爺留給你的?”
胡灃搖搖頭,“是爺爺早年幫我求來的。”
大驪京城,刑部侍郎趙繇在菖蒲河,宴請幾位舊山崖書院求學的“師兄弟”,如今已經改名為春山書院了。
大隋山崖書院,召開了一場議事,除了三位正副山長,還有幾位君子賢人,李槐得以躋身其中,比較坐立不安。
桐葉洲燐河畔,於祿恢復本名,聯手同窗謝謝,既是立國,又是復國。
鄆州嚴州府境內,多了一座鄉野村塾,教書先生是個外鄉人,姓陳。
今年春山花開如火。
可就是這麼一塊靈氣稀薄的地盤,這麼個勉強可以開闢道場的山頭,都被一幫雲霄洪氏地師找上門來,揚言此地是一條朝廷封正江河的源頭之一,既然在此開府,按例需要帶他們兩個一起走趟京城,得在禮部那邊錄檔,寫明姓名籍貫、師承,朝廷勘驗過身份和資歷,才可以正式立派,而且以後每年還要與朝廷繳納“租金”……總之就是扯了一大堆繁文縟節,聽得吳提京差點就要出劍砍人。
結果對方一聽說胡灃是那大驪王朝的處州龍泉郡人氏,洪氏朝廷和地方官府的態度,立即就調轉了一百八十度。
非但沒有繼續糾纏胡灃,反而主動詢問兩位外鄉仙師,需不需他們讓附近的府郡衙署,幫忙張貼榜文告示,下達一道山禁令,免得山野樵夫、採藥人之流的俗子,誤入此地,打攪了兩位仙師的修行。
此後,還專門來了一位登門拜訪的禮部官員,身邊還跟著一位曾經遊歷過舊龍州地界的年邁修士,找到胡灃閒聊了幾句,措辭小心,其實就是驗證胡灃的大驪身份,見那胡灃提起家鄉風土,皆無誤,便不敢多問,很快打道回府,足夠與朝廷交差了。
在山腳那邊,目送對方離開,吳提京問道:“他們不嫌麻煩嗎?直接跟大驪處州那邊問一聲不就行了,二郎巷那邊到底有沒有一個叫胡灃的人,一封信就能夠確定的小事。”
胡灃搖頭道:“他們不敢因為這點小事,就去麻煩大驪朝廷,再者如今寶瓶洲南方諸國,最怕大驪刑部的粘杆郎找上門。”
吳提京笑道:“看架勢,雲霄洪氏都恨不得把你供起來,聽他們話裡話外的意思,咱們要是點個頭,就能當皇室供奉?你們大驪身份就這麼金貴嗎?”
胡灃淡然道:“也就只是這幾十年的事情,擱以前就不是這種情況了,山上仙師和山下文人,最早對盧氏王朝和大隋高氏,十分卑躬屈膝,即便是後來大驪鐵騎吞併了盧氏王朝,還是有不少文人雅士,依舊崇拜別國,喜歡捧臭腳,看待國內情況,就百般挑刺,用董水井的話說,就是跪著的人說硬氣話,明明可以站著的人,卻偏偏喜歡跪著說話。”
“崔瀺當國師那會兒,就不管管?多糟心。”
吳提京覺得挺有趣的,“現在好多了吧?”
“崔國師學問大,事務繁重,估計是顧不上這些,也可能是根本就懶得管,估計崔國師內心深處,從沒有把他們當讀書人看待吧。”
胡灃點點頭,“這幫文人現在都調轉口風了,比拼聰明才智,我們老百姓哪裡比得上他們這些讀過書的。”
重新登山,兩位劍修邊走邊聊,胡灃,一年到頭都是麻衣草鞋的寒酸裝束,身材壯碩,其實已經四十來歲,瞧著卻是弱冠之齡的容貌,就是整個人顯得沒什麼靈氣,總是臉色木訥,眼神呆呆的。
但是那個真實年齡還不到二十歲的吳提京,卻是姿容俊美,極有仙師風範,穿一身碧青色法袍,頭戴一頂紫玉冠,腰繫白玉帶。
因為胡灃擔心他洩露行蹤,惹來不必要的糾纏,就讓吳提京用了個化名,免得正陽山循著消息一路找過來。
一個龍門境,一個金丹境,雙方都隱瞞了劍修身份。
雖說以他們兩個的境界,在這個國師都只是一位元嬰境的雲霄王朝,下山橫著走都沒問題,只不過小心駛得萬年船。
小鎮有許多的老話,比如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鬼,又比如一個走背運的人,哪天轉身,都可能能從糞堆裡撿到金子。
吳提京是一個極其自信到近乎自負的人,胡灃反而是個性情軟綿、言語溫吞的人。
如今門派反正就兩個人,一個當掌門,一個做掌律。
聊著聊著,聊到了門派事務,今天胡灃又跟個碎嘴婆姨差不多,在那邊絮絮叨叨,說吳提京離開正陽山的時候,怎麼都該帶點神仙錢才對,不該那麼孑然一身,跟淨身出戶似的,連個錢袋子都沒有。
吳提京給惹急了,提高嗓門道:“胡灃,你煩不煩,怎麼總提這檔子事!”
胡灃根本不理會突然間就暴躁起來的吳提京,依舊慢悠悠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現在咱們門派是怎麼個情形,還需要我多說麼。”
這位掌門自顧自說道:“反正以後我們這個門派,如果再有個類似你的譜牒修士,不願意待了,我怎麼都要送他一個錢袋子,多多少少送幾顆穀雨錢。”
吳提京雙手抱住後腦勺,“洞天裡邊,遍地都是寶貝,隨便翻撿幾件拿出去賣了,就啥都有了,哪裡需要像現在這樣,倆窮光蛋大眼瞪小眼?”
胡灃搖頭道:“我給自己立過一個規矩,蟬蛻裡邊的東西,一絲一毫都不能往外帶。”
胡灃轉頭說道:“你要是喜歡,蟬蛻送你就是了,但是你得跟我保證,在你躋身上五境之前,也遵守這個規矩。”
吳提京擺擺手,免了,得了胡灃一塊斬龍石,已經讓這位天才劍修覺得良心不安了,打趣道:“胡灃,你這算不算窮大方?”
胡灃肯定是真心願意送出一座洞天,不是那種試探人心,不過吳提京卻肯定不會收下,他不喜歡欠人情。
胡灃的祖宅位於二郎巷,如今整個寶瓶洲,都驚歎於那條泥瓶巷是一處藏龍臥虎的金玉道場,可其實杏花巷和二郎巷都不差的,反而是福祿街和桃葉巷,好像暫時就只出了個刑部侍郎趙繇,龍泉劍宗的謝靈。
胡灃自幼就跟著開喜事鋪子的爺爺一起走街串巷,幫著縫補鍋碗瓢盆和磨菜刀。
後來驪珠洞天落了地,變了天,胡灃跟著小鎮百姓一起鬧哄哄湧向龍鬚河,他就撿著了八顆漂亮石頭,賣給了福祿街和桃葉巷的兩戶人家,得了兩大筆銀子,然後在州城那邊,用一部分錢買了些宅子,離鄉之前,都讓那個叫董水井的傢伙,幫忙租出去了,
再將一部分銀子,交由董水井,算是合夥做買賣,虧了錢就當打水漂,賺了錢,就作為下一筆買賣的本金,至於董水井拿去做什麼買賣,胡灃都不管。
雙方很小的時候,就很熟了,但一開始算不上朋友。
他跟董水井,都是小鎮苦出身,只因為家裡有長輩可以依靠,所以日子又不算過得太拮据,那會兒他們都喜歡去老瓷山翻翻撿撿,經常碰面。董水井喜歡挑選那些帶字的碎瓷片,胡灃喜歡帶圖畫的,最早幾年,雙方都不說話,後來是董水井率先開口說話,兩個孩子,一拍即合,就有了默契,每次日落前,下了瓷山,湊在一起,以物易物,如此一來,兩人收穫明顯更多。
胡灃現在每每回想起來,都會由衷佩服董水井的生意經,好像有些本事,真是天生的,不用教。
每年的二月二,爺爺都會帶著胡灃去神仙墳那邊磕頭。
離開家鄉後,這一天,胡灃也會面朝家鄉方向,遙遙敬三炷香。
這是爺爺交待的事情,胡灃不敢忘。
吳提京問道:“想好怎麼報答李槐了嗎?”
胡灃搖頭說道:“暫時沒想好。”
吳提京突然說道:“要不要聯繫一下董水井?”
胡灃疑惑道:“你不是一直說萬事不求人嗎?”
如果不是照顧吳提京的自尊和感受,胡灃其實是有過這個考慮的,雙方是同鄉,知根知底,又是年幼時就早早做過買賣的,都信得過對方。
吳提京笑道:“老子是個不世出的練劍奇才,天才中的天才,但老子又沒有那種點石成金的本事,兜裡沒錢說話不響,嗓門再大也沒人聽,這麼點粗淺道理,我又不是個二愣子,怎麼會不懂。何況只是合夥做買賣而已,又不算求人。”
胡灃笑了笑,也不道破,其實就是吳提京當了掌律之後,想要稍微有點門派的樣子,結果發現沒錢是真不行。
一座門派,總不能就只有幾間草棚茅屋吧。
胡灃倒是可以就此取材,親手搭建出個有模有樣的宅子,問題在於他們兩個修道之人,住這個,難道不比住茅屋更滑稽?
吳提京瞥了眼別在胡灃腰間的那支竹笛,“是你爺爺留給你的?”
胡灃搖搖頭,“是爺爺早年幫我求來的。”
大驪京城,刑部侍郎趙繇在菖蒲河,宴請幾位舊山崖書院求學的“師兄弟”,如今已經改名為春山書院了。
大隋山崖書院,召開了一場議事,除了三位正副山長,還有幾位君子賢人,李槐得以躋身其中,比較坐立不安。
桐葉洲燐河畔,於祿恢復本名,聯手同窗謝謝,既是立國,又是復國。
鄆州嚴州府境內,多了一座鄉野村塾,教書先生是個外鄉人,姓陳。
今年春山花開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