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一千二十四章 辛苦最憐天上月
劉幽州將木盒放在一旁,笑呵呵道:“如今畫壇風氣不好,為了撈錢,造假成風,當然也有一些人是有苦衷的,為了養家餬口,不得不跟風。我必須改一改這股歪風邪氣,只說這些年走南闖北,看過的壁畫數不勝數,如今再來落筆,敢說自己年紀輕輕的,就已經有那種‘衰年變法’的意味了……”
如果是個不要臉的貨色,在那邊自吹自擂,也就罷了,問題是鬱狷夫可以肯定,在繪畫這件事上,劉幽州是很當真,很認真的。
鬱狷夫隨口問道:“既然這麼沒有天賦,為何還喜歡繪畫?”
劉幽州發愣,“怎就沒天賦了?千百年後,說不得這一脈的畫格,我就是開山鼻祖啊。”
鬱狷夫沒好氣道:“給句實話。”
劉幽州笑道:“本就是真心話。不過話說回來,確實還有個想法,畫得再好與再壞,無非都是假物。”
鬱狷夫離開後,劉幽州單手托腮,怔怔看著桌上那隻木盒。
劉幽州有一個極為隱蔽的“嗜好”。
他從未與誰提及過,即便是在爹孃那邊,也沒說半句。
在劉幽州的內心深處,藏著一種極為特殊、卻絕對無害旁人的“掌控欲”。
準確說來,將其具象,就是一種類似圍棋的配置。配是分派、補缺之義,置乃擱放與設立。
因為是皚皚洲劉氏板上釘釘的下任家主唯一人選,劉幽州又不是個傻子,更不矯情,傻乎乎把所有與生俱來的東西都還回去。
那麼如何配置那些註定幾輩子都花不完的東西和錢財,就成了劉幽州的唯一“課業”,恰好他是天生就喜歡做這件事情的。
是出了名的大手大腳,最喜歡借人寶物。
劉幽州無比享受那種“分配”和“補不足”帶來的成就感。
劉幽州懂顧璨的意思。
顧璨的那座宗門,就是個中空無物的木盒,暫時是個空架子,這座宗門所有的人與物,尚未鑲嵌百寶,虛位以待。
那麼劉幽州只要願意擔任那個副宗主,既然顧璨承諾一句“也可以什麼事情都管”,劉幽州就可以隨心所欲,進行各種佈置。
在家族劉氏,劉幽州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且不說父親是有希望躋身十四境的,退一步說,哪怕父親明天就卸任家主,劉幽州也當不好一個新家主,掣肘太多,約束太多,一個龐大家族,有太多的權衡利弊和人情世故,劉幽州自認不善於處理這些,他的長處與興趣,只是“錦上添花”。
劉幽州嘆了口氣,伸手拍了拍木盒,“顧璨。”
素未蒙面,卻是知己。
一個市井路邊的夜宵攤子。
楊樸正在埋頭吃個砂鍋,等到抬頭,就發現桌對面坐了個國字臉的白衣青年,用無比嫻熟的雲巖國官話,與攤主直接要了兩份砂鍋。
楊樸也不以為意,把對方當成了京城人氏,或是某位練氣士。
其實攤子還有兩張空桌子,對方卻偏偏選擇拼桌,楊樸也懶得計較什麼,自己畢竟是個書院賢人,對方總不可能掀桌子砍人吧。
可要說是通過某些山上渠道,知曉自己的身份,跑來套近乎,對方就真找錯人了。
以前在大伏書院,楊樸就有隻會讀死書、書呆子、不諳世事不會變通之類的評價。
他不太喜歡那種觥籌交錯的酒宴應酬,相信在這座京城,就在今晚,都有很多山上山下的推杯換盞,觥籌交錯。
雖然楊樸知道,很多時候這類酒桌上的人情世故,是必須的,而且是有用的,當真可以拉近關係,比如與誰湊上去混了個熟臉,對外宣稱與誰就是朋友了,是真能借機“掙錢”的。
歸根結底,就是投其所好,各取所需。只是楊樸知道自己不適合做這些,更不擅長。
對面那個青年鼓起腮幫,使勁吹氣,眼珠子滴溜溜轉動,仔細打量著楊樸。
在楊樸吃完砂鍋,連鍋底那點湯都喝完,就要結賬離開的時候,青年開口笑道:“楊大哥,這就走啦,我都幫你多點了份砂鍋,彆著急走,咱倆邊吃邊聊。”
言語之時,青年將那隻砂鍋推向楊樸,滿臉笑意,大獻殷勤。
楊樸疑惑道:“你認識我?”
青年使勁點頭,“認識,怎麼可能不認識楊大哥!你與我家先生是一見如故的朋友啊,又與咱們周首席約了一頓酒的。”
楊樸內心微動,立即以心聲道:“你是青萍劍宗的譜牒修士?還是陳先生的學生?”
青年滿臉震驚神色,嗓音微顫,“楊大哥莫不是會算卦,這都猜得出來?”
楊樸一時語噎,此人真不是說反話?只是見對方神色誠摯,又不像是在開玩笑,一時半會有點吃不準,楊樸只得笑道:“不是特別難猜吧?”
先前在太平山的山門口,楊樸認識了陳平安和姜尚真。
對方言語中的關鍵詞,當然是那個好似暗語的“周首席”。
玉圭宗的姜尚真,姜老宗主,是北邊寶瓶洲那座落魄山的首席供奉,這件事,如今在桐葉洲山上,還不算路人皆知。
至於楊樸認識陳平安和姜尚真一事,他不是那種喜歡拿跟誰認識去說事的人,所以如今整個大伏書院,知曉此事的,就只有三位正副山長。
既然對方是陳先生的弟子,所以楊樸就大大方方挪過那隻砂鍋,重新拿起筷子,捲了一大筷子放入嘴中,這才含糊不清笑問道:“怎麼稱呼?”
青年笑道:“我是先生的得意學生,沒有‘之一’的那種,姓崔,名東山。楊大哥喊我東山即可,喊崔老弟更親切些。”
這下輪到楊樸震驚了,“崔宗主?!”
這次臨時組建的祖師堂議事,青萍劍宗極有聲勢,引人側目,但是崔東山並未現身京城。
不曾想會在夜市碰到這位身份來歷境界都雲遮霧繞的一宗之主。
畢竟如今偌大一個桐葉洲,才幾個宗主?一隻手就數得過來了。
“青年”拿筷子拍了拍自己臉頰,“出門在外,得低調些,就用了點障眼法,免得被蒼蠅撲屎,不勝其煩。”
楊樸正色道:“不知崔宗主今夜見我,有何指教?”
至於那個蒼蠅撲屎的……諧趣說法,楊樸就當沒聽見好了。
崔東山用了個文聖一脈招牌式的唉了一聲,“指教個錘子,楊大哥是長輩,我今晚出門散心,一個人瞎晃盪而已,只是趕巧,無意間瞧見了淵渟嶽峙的楊大哥坐在在這邊,小弟剛好可以請客一次,回去好跟先生邀功。”
崔東山問道:“楊大哥擅長不擅長編訂叢書?”
知曉對方身份後,楊樸整個人就顯得輕鬆,比較言語隨意了,玩笑道:“跟與人打交道一樣擅長。”
編訂叢書,是一項浩大工程,首先就需要選擇最好的底本。
必須由一兩位總纂官牽頭,纂修官若干,校書郎的數量更是極多。
只說這個雲巖國,歷史上唯一一件可以拿出來說道的“壯舉”,便是曾經以舉國之力,調用三千餘官吏、儒生和抄書工,耗時十年,編訂出了一部享譽一洲的大部頭叢書。
崔東山惋惜道:“那就算了,本來還想著帶上楊大哥,幫小弟壯個膽,一起去見個人。”
楊樸聽得一頭霧水,沒有打破砂鍋問到底,只見那崔宗主起身抱拳告辭,然後在街道那邊漸行漸遠,就是走路姿態……沒個正行,蹦蹦跳跳,晃盪腦袋,好似在躲閃和出拳。
崔東山徑直走出京城,既沒有御風而行,也沒有祭出渡船,白衣少年只是晃著兩隻袖子,徒步而行,抬頭望向白玉盤,袖子甩得飛起,嘿,辛苦最憐天上月,夜夜與君來相見。
如果是個不要臉的貨色,在那邊自吹自擂,也就罷了,問題是鬱狷夫可以肯定,在繪畫這件事上,劉幽州是很當真,很認真的。
鬱狷夫隨口問道:“既然這麼沒有天賦,為何還喜歡繪畫?”
劉幽州發愣,“怎就沒天賦了?千百年後,說不得這一脈的畫格,我就是開山鼻祖啊。”
鬱狷夫沒好氣道:“給句實話。”
劉幽州笑道:“本就是真心話。不過話說回來,確實還有個想法,畫得再好與再壞,無非都是假物。”
鬱狷夫離開後,劉幽州單手托腮,怔怔看著桌上那隻木盒。
劉幽州有一個極為隱蔽的“嗜好”。
他從未與誰提及過,即便是在爹孃那邊,也沒說半句。
在劉幽州的內心深處,藏著一種極為特殊、卻絕對無害旁人的“掌控欲”。
準確說來,將其具象,就是一種類似圍棋的配置。配是分派、補缺之義,置乃擱放與設立。
因為是皚皚洲劉氏板上釘釘的下任家主唯一人選,劉幽州又不是個傻子,更不矯情,傻乎乎把所有與生俱來的東西都還回去。
那麼如何配置那些註定幾輩子都花不完的東西和錢財,就成了劉幽州的唯一“課業”,恰好他是天生就喜歡做這件事情的。
是出了名的大手大腳,最喜歡借人寶物。
劉幽州無比享受那種“分配”和“補不足”帶來的成就感。
劉幽州懂顧璨的意思。
顧璨的那座宗門,就是個中空無物的木盒,暫時是個空架子,這座宗門所有的人與物,尚未鑲嵌百寶,虛位以待。
那麼劉幽州只要願意擔任那個副宗主,既然顧璨承諾一句“也可以什麼事情都管”,劉幽州就可以隨心所欲,進行各種佈置。
在家族劉氏,劉幽州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且不說父親是有希望躋身十四境的,退一步說,哪怕父親明天就卸任家主,劉幽州也當不好一個新家主,掣肘太多,約束太多,一個龐大家族,有太多的權衡利弊和人情世故,劉幽州自認不善於處理這些,他的長處與興趣,只是“錦上添花”。
劉幽州嘆了口氣,伸手拍了拍木盒,“顧璨。”
素未蒙面,卻是知己。
一個市井路邊的夜宵攤子。
楊樸正在埋頭吃個砂鍋,等到抬頭,就發現桌對面坐了個國字臉的白衣青年,用無比嫻熟的雲巖國官話,與攤主直接要了兩份砂鍋。
楊樸也不以為意,把對方當成了京城人氏,或是某位練氣士。
其實攤子還有兩張空桌子,對方卻偏偏選擇拼桌,楊樸也懶得計較什麼,自己畢竟是個書院賢人,對方總不可能掀桌子砍人吧。
可要說是通過某些山上渠道,知曉自己的身份,跑來套近乎,對方就真找錯人了。
以前在大伏書院,楊樸就有隻會讀死書、書呆子、不諳世事不會變通之類的評價。
他不太喜歡那種觥籌交錯的酒宴應酬,相信在這座京城,就在今晚,都有很多山上山下的推杯換盞,觥籌交錯。
雖然楊樸知道,很多時候這類酒桌上的人情世故,是必須的,而且是有用的,當真可以拉近關係,比如與誰湊上去混了個熟臉,對外宣稱與誰就是朋友了,是真能借機“掙錢”的。
歸根結底,就是投其所好,各取所需。只是楊樸知道自己不適合做這些,更不擅長。
對面那個青年鼓起腮幫,使勁吹氣,眼珠子滴溜溜轉動,仔細打量著楊樸。
在楊樸吃完砂鍋,連鍋底那點湯都喝完,就要結賬離開的時候,青年開口笑道:“楊大哥,這就走啦,我都幫你多點了份砂鍋,彆著急走,咱倆邊吃邊聊。”
言語之時,青年將那隻砂鍋推向楊樸,滿臉笑意,大獻殷勤。
楊樸疑惑道:“你認識我?”
青年使勁點頭,“認識,怎麼可能不認識楊大哥!你與我家先生是一見如故的朋友啊,又與咱們周首席約了一頓酒的。”
楊樸內心微動,立即以心聲道:“你是青萍劍宗的譜牒修士?還是陳先生的學生?”
青年滿臉震驚神色,嗓音微顫,“楊大哥莫不是會算卦,這都猜得出來?”
楊樸一時語噎,此人真不是說反話?只是見對方神色誠摯,又不像是在開玩笑,一時半會有點吃不準,楊樸只得笑道:“不是特別難猜吧?”
先前在太平山的山門口,楊樸認識了陳平安和姜尚真。
對方言語中的關鍵詞,當然是那個好似暗語的“周首席”。
玉圭宗的姜尚真,姜老宗主,是北邊寶瓶洲那座落魄山的首席供奉,這件事,如今在桐葉洲山上,還不算路人皆知。
至於楊樸認識陳平安和姜尚真一事,他不是那種喜歡拿跟誰認識去說事的人,所以如今整個大伏書院,知曉此事的,就只有三位正副山長。
既然對方是陳先生的弟子,所以楊樸就大大方方挪過那隻砂鍋,重新拿起筷子,捲了一大筷子放入嘴中,這才含糊不清笑問道:“怎麼稱呼?”
青年笑道:“我是先生的得意學生,沒有‘之一’的那種,姓崔,名東山。楊大哥喊我東山即可,喊崔老弟更親切些。”
這下輪到楊樸震驚了,“崔宗主?!”
這次臨時組建的祖師堂議事,青萍劍宗極有聲勢,引人側目,但是崔東山並未現身京城。
不曾想會在夜市碰到這位身份來歷境界都雲遮霧繞的一宗之主。
畢竟如今偌大一個桐葉洲,才幾個宗主?一隻手就數得過來了。
“青年”拿筷子拍了拍自己臉頰,“出門在外,得低調些,就用了點障眼法,免得被蒼蠅撲屎,不勝其煩。”
楊樸正色道:“不知崔宗主今夜見我,有何指教?”
至於那個蒼蠅撲屎的……諧趣說法,楊樸就當沒聽見好了。
崔東山用了個文聖一脈招牌式的唉了一聲,“指教個錘子,楊大哥是長輩,我今晚出門散心,一個人瞎晃盪而已,只是趕巧,無意間瞧見了淵渟嶽峙的楊大哥坐在在這邊,小弟剛好可以請客一次,回去好跟先生邀功。”
崔東山問道:“楊大哥擅長不擅長編訂叢書?”
知曉對方身份後,楊樸整個人就顯得輕鬆,比較言語隨意了,玩笑道:“跟與人打交道一樣擅長。”
編訂叢書,是一項浩大工程,首先就需要選擇最好的底本。
必須由一兩位總纂官牽頭,纂修官若干,校書郎的數量更是極多。
只說這個雲巖國,歷史上唯一一件可以拿出來說道的“壯舉”,便是曾經以舉國之力,調用三千餘官吏、儒生和抄書工,耗時十年,編訂出了一部享譽一洲的大部頭叢書。
崔東山惋惜道:“那就算了,本來還想著帶上楊大哥,幫小弟壯個膽,一起去見個人。”
楊樸聽得一頭霧水,沒有打破砂鍋問到底,只見那崔宗主起身抱拳告辭,然後在街道那邊漸行漸遠,就是走路姿態……沒個正行,蹦蹦跳跳,晃盪腦袋,好似在躲閃和出拳。
崔東山徑直走出京城,既沒有御風而行,也沒有祭出渡船,白衣少年只是晃著兩隻袖子,徒步而行,抬頭望向白玉盤,袖子甩得飛起,嘿,辛苦最憐天上月,夜夜與君來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