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一千一百章 劍可敵一人
陳平安微笑道:“境界低微,只是我們相互間離得不遠,近水樓臺先得月,才勉強聽得見模糊心聲,至於念頭,何等隱蔽,看不破,只能靠瞎猜,未必猜得準。”
劉桃枝笑道:“陳國師確實是以誠待人。”
陳平安笑道:“我猜這句不是正話反話?”
蕭樸幽幽嘆息一聲,不說別人,只說她這輩子,好像但凡是個姓陳的,都不好招惹。
老孃上輩子欠你們姓陳的啊?
陳平安拱手抱拳,“後會有期,下次喝酒。”
劉桃枝抱拳道:“下次重逢,估計是別洲再會,同在異鄉了,到時候劉某再喝喝看二掌櫃的青神山酒水,到底真不真。”
陳平安一笑置之,轉身離去。
上次在文廟議事,竹海洞天的青神山夫人,她都沒說什麼,你們外人說真說假,又不作數。
劉桃枝就要返回石臺,行完課業,再離開崇陽觀,離開寶瓶洲。
在一襲青衫長褂轉身跨出第一步之時,剎那之間,本來自怨自艾的青裙婦人,如同被人鳩佔鵲巢了身軀,蕭樸魂魄連同那件仙兵品秩的法袍,霎時間就像變成水邊某位搗衣女子手中的一件清洗衣服,擰乾溪水,一併擰為長繩似的一截,形若一截短槍,又似一把青色長劍,筆直一線,撞向那位年輕劍仙陳國師的後背心。
異象橫生,過於迅捷,且無聲無息,劉桃枝才腳尖一點,身形飄向巨石空中,只是憑藉刺客的本能,覺得不對勁,劉桃枝驀然轉頭一看,這位鬼仙當場瞠目結舌,饒是道心堅韌如他,依舊是註定阻攔不及了,可劉桃枝卻沒有就此坐蠟,由著事態變得更糟,他就想要將“蕭樸”魂魄一把拽回,定在原地,哪怕此舉會將她的魂魄與法袍撕裂開來,傷到她的大道根本,總好過“蕭樸”再次出手,失心瘋了,與那陳劍仙來一場不惜性命的玉石俱焚。
恍惚間,劉桃枝只覺得天關地軸同轉,眼中景象一換再換,就像被人按住腦袋盯著桌上的十幾張畫卷冊頁……
最後劉桃枝置身於浩浩冥冥無垠虛空中,一掛銀河五彩絢爛,星河璀璨,又有一座金色長橋橫亙太虛境界中。
“蕭樸”魂魄連同那件青裙的這一手刺殺,勢不可擋,劉桃枝連連掐訣,輔劍術,卻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定住蕭樸魂魄絲毫。
只能眼睜睜看著那抹青色的一鼓作氣,將那些纖薄如紙張的幻想天地,悉數破開,發出一連串細微的絲帛撕裂聲響。
繼而連破對方臨時佈置而起的密集劍陣,符陣,雷局,如同神靈庇護的渾厚拳意,數件法袍,分不清是槍尖還是劍尖,抵住那陳平安的後背心,一透而過!
那“蕭樸”猶不解恨,明顯想要得寸進尺,徹底搗爛這位年輕劍仙的身軀,再攪碎魂魄,讓他何止是跌境,必須身死道消!
興許是陳平安體魄與神魂的堅韌程度,還有籠中雀和井中月的存在,三者疊加,都出乎了這位刺客的意料。
無垠太虛境界中,刺客悠悠嘆息一聲,功虧一簣。只是殺個仙人,都這般難嗎?
如果只是傷而不殺,陳平安傷勢再重,即便跌境為與凡俗無異,依舊毫無意義。
知道此人道齡不高,卻不好殺,只是沒有想到是如此難殺。
真是天意。
合道十四境之路,當真走不得捷徑?
既然一擊不成,只好反身而退。
劉桃枝好像再次陷入某種溺水的處境,呼吸一滯。
畫卷景象,如潮水退去。
與此同時,蕭樸神魂深處,一粒芥子心神的“客人”,轟然崩碎開來,散作一縷青煙,被人取走。
先前祭出一條纖細光陰長河,就是此人一條術法道路。
確實,天地間沒有比這更能消除道痕、銷燬證據的手段了。
那個存在,心中咦了一聲,倍感意外。原來那個年輕隱官竟然站在原地,紋絲不動,沒有沿著他一條同時煉一截光陰水與一段黃泉路,反而選擇寧肯受傷,也不被光陰長河裹挾,順勢跟著流水一起倒轉,返回他跟蕭樸、劉桃枝前一刻同處的“原地”。
陳平安沙啞開口,與之遙遙言語道:“等著。”
一切恢復如常,崇陽觀涼亭外,蕭樸臉色慘白無色,恍如隔世,一團漿糊。
劉桃枝心情沉重無比,若說先前陳平安的興師問罪,自己還能緩和幾分,現在出現了這種事情,怎麼算賬?
往小了說,是櫻桃青衣一脈與西山劍隱一脈心中記恨,刺殺大驪國師,往重了說,是洗冤人三脈勾結蠻荒?
反而是被刺殺的陳平安,轉過身,神色自若。
本以為會莫名其妙捱上來自青冥天下那邊的吾洲一劍。
不曾想竟是頭鬼物率先出手,只是一心殺人,只求殺人,對方到底圖個什麼?
昔年城頭之上,陳平安剛剛擔任隱官的時候,就有一位劍氣長城本土劍修,也是這般毫無徵兆,暴起殺人。
吃過一次虧,陳平安就不犯第二次錯,所以這趟二度做客崇陽觀,是有備而來,多穿了幾件法袍,兵家寶甲。
千日防賊,熟能生巧。
連那十四境女冠,吾洲跨越天下的遞劍,陳平安都做好準備接下一劍了,此次還不是個十四境,若是都接不住,不如躲在落魄山中,或是乾脆搬去文廟功德林看書好了。
所以這場沒頭沒尾的偷襲,劉桃枝和蕭樸覺得驚心動魄,被刺殺的陳平安,反而還好。
陳平安為何會多次看那蕭樸身上的法袍?
再“見錢眼開”,陳平安很重規矩,豈會三番兩次盯著一位女子反覆多瞧。
一般而言,蠻荒天下的新晉十四境,想要與浩然天下這邊的陳平安砸一道術法就跑路,首先就得先過禮聖和文廟這一關,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性,而是不大。因為禮聖就在天外,盯著那條“青道”。所以陳平安思來想去,最擔心的,就是一種鬼鬼祟祟的“繞道”而行,比如大修士通過某條陰冥之路,刺殺自己。
所以陳平安才會對青裙婦身上這件法袍如此在意,小心再小心。
蕭樸自然是百口莫辯,幾次想要開口說話,都被她咽回肚子。
劉桃枝亦是無可奈何,這該如何跟陳平安解釋,如何與中土文廟解釋?
那刺客,不管是如何附身蕭樸的,境界之高,手段之秘,匪夷所思。
一位飛昇境巔峰修士的壓箱底術法?
不對,已至圓滿境地,只差半步?
是某位“十四境候補”刻意針對陳平安,一場處心積慮的鬼祟襲殺?!
陳平安與馬苦玄一戰,確實受傷不輕。
捱了這麼一下,雪上加霜,受傷更重。
陳平安咳嗽幾聲,握拳抵住嘴邊,休歇片刻,收手縮袖,開口笑道:“沒事。”
他再補了一句,用以緩解氣氛,“劉前輩還是不必多想。”
劉桃枝苦笑不已,這也能算是沒事?!
便是蕭樸聞言,都想要對此人伸出大拇指,大丈夫豁達如此,隱官確實豪傑!
陳平安想了想,解釋道:“劉桃枝,蕭樸,你們確實不必愧疚,我還得謝過蕭樸替某個朋友擋災了。”
否則就會換成書簡湖曾掖?京城內的女鬼薛如意?
陳平安已經大致想清楚一條脈絡,望向那位青裙婦,微笑道:“不過蕭樸確實也得謝我一次,得以免去了一樁刀兵劫災殃,有瑕道心再無隱患,剛好抵消,我們都不必如何矯情道謝了。”
“修道之人,依仗身外物,意氣用事,涉險跨越陰陽界線,去那冥府地界尋覓仇家線索,不可一而再再而三。”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夜路走多了,不好。必須報仇,不等於白送人頭一顆給仇家。”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你苦苦尋找的那位陳姓仇家,不是在那陰間早早依附了這頭鬼物,就是被它……吃幹抹淨了。”
可能陽間的一位位鬼物,就是一座座山水渡口,供其“飛渡”。
“陳平安”這個名字,就像是仙家渡口某個飯館的青帘酒旗?
蕭樸耐著性子豎耳聆聽一位年輕男子的教誨,毫不嫌煩。
以往她在最為敬重的師姐秦不疑那邊,都沒有這般虛心。
在明知道劉師兄在此護道的前提下,只說她這次從北俱蘆洲臨時趕來寶瓶洲,來這玉宣國京城,想要旁觀陳平安向烏紗街馬氏復仇,這等想法,真是自己的念頭?好個鬼使神差!
此刻,蕭樸有一種心中大石落地之感,一顆道心隨之澄澈幾分。
陳平安見她沒動靜,只得提醒道:“蕭樸,謹慎起見,你身上這件法袍,還是交付總堂重新煉製一番,才算穩妥。”
蕭樸後知後覺,她趕緊伸手拎住法袍一腳,扯下法袍,都不敢留在自己手上,遞交給劉桃枝,被後者快速收入袖中,劉桃枝根本不敢掉以輕心,用上了數種壓勝之法。
她依舊是青裙婦人的裝束,興許是障眼法與法袍共存的緣故,故而她此刻面容與身段卻是一變,盡得腴字之美。
涼亭內那雙少年少女,咫尺之隔的景象,早已白霧濛濛一片,看不真切了。
劉桃枝笑道:“陳國師確實是以誠待人。”
陳平安笑道:“我猜這句不是正話反話?”
蕭樸幽幽嘆息一聲,不說別人,只說她這輩子,好像但凡是個姓陳的,都不好招惹。
老孃上輩子欠你們姓陳的啊?
陳平安拱手抱拳,“後會有期,下次喝酒。”
劉桃枝抱拳道:“下次重逢,估計是別洲再會,同在異鄉了,到時候劉某再喝喝看二掌櫃的青神山酒水,到底真不真。”
陳平安一笑置之,轉身離去。
上次在文廟議事,竹海洞天的青神山夫人,她都沒說什麼,你們外人說真說假,又不作數。
劉桃枝就要返回石臺,行完課業,再離開崇陽觀,離開寶瓶洲。
在一襲青衫長褂轉身跨出第一步之時,剎那之間,本來自怨自艾的青裙婦人,如同被人鳩佔鵲巢了身軀,蕭樸魂魄連同那件仙兵品秩的法袍,霎時間就像變成水邊某位搗衣女子手中的一件清洗衣服,擰乾溪水,一併擰為長繩似的一截,形若一截短槍,又似一把青色長劍,筆直一線,撞向那位年輕劍仙陳國師的後背心。
異象橫生,過於迅捷,且無聲無息,劉桃枝才腳尖一點,身形飄向巨石空中,只是憑藉刺客的本能,覺得不對勁,劉桃枝驀然轉頭一看,這位鬼仙當場瞠目結舌,饒是道心堅韌如他,依舊是註定阻攔不及了,可劉桃枝卻沒有就此坐蠟,由著事態變得更糟,他就想要將“蕭樸”魂魄一把拽回,定在原地,哪怕此舉會將她的魂魄與法袍撕裂開來,傷到她的大道根本,總好過“蕭樸”再次出手,失心瘋了,與那陳劍仙來一場不惜性命的玉石俱焚。
恍惚間,劉桃枝只覺得天關地軸同轉,眼中景象一換再換,就像被人按住腦袋盯著桌上的十幾張畫卷冊頁……
最後劉桃枝置身於浩浩冥冥無垠虛空中,一掛銀河五彩絢爛,星河璀璨,又有一座金色長橋橫亙太虛境界中。
“蕭樸”魂魄連同那件青裙的這一手刺殺,勢不可擋,劉桃枝連連掐訣,輔劍術,卻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定住蕭樸魂魄絲毫。
只能眼睜睜看著那抹青色的一鼓作氣,將那些纖薄如紙張的幻想天地,悉數破開,發出一連串細微的絲帛撕裂聲響。
繼而連破對方臨時佈置而起的密集劍陣,符陣,雷局,如同神靈庇護的渾厚拳意,數件法袍,分不清是槍尖還是劍尖,抵住那陳平安的後背心,一透而過!
那“蕭樸”猶不解恨,明顯想要得寸進尺,徹底搗爛這位年輕劍仙的身軀,再攪碎魂魄,讓他何止是跌境,必須身死道消!
興許是陳平安體魄與神魂的堅韌程度,還有籠中雀和井中月的存在,三者疊加,都出乎了這位刺客的意料。
無垠太虛境界中,刺客悠悠嘆息一聲,功虧一簣。只是殺個仙人,都這般難嗎?
如果只是傷而不殺,陳平安傷勢再重,即便跌境為與凡俗無異,依舊毫無意義。
知道此人道齡不高,卻不好殺,只是沒有想到是如此難殺。
真是天意。
合道十四境之路,當真走不得捷徑?
既然一擊不成,只好反身而退。
劉桃枝好像再次陷入某種溺水的處境,呼吸一滯。
畫卷景象,如潮水退去。
與此同時,蕭樸神魂深處,一粒芥子心神的“客人”,轟然崩碎開來,散作一縷青煙,被人取走。
先前祭出一條纖細光陰長河,就是此人一條術法道路。
確實,天地間沒有比這更能消除道痕、銷燬證據的手段了。
那個存在,心中咦了一聲,倍感意外。原來那個年輕隱官竟然站在原地,紋絲不動,沒有沿著他一條同時煉一截光陰水與一段黃泉路,反而選擇寧肯受傷,也不被光陰長河裹挾,順勢跟著流水一起倒轉,返回他跟蕭樸、劉桃枝前一刻同處的“原地”。
陳平安沙啞開口,與之遙遙言語道:“等著。”
一切恢復如常,崇陽觀涼亭外,蕭樸臉色慘白無色,恍如隔世,一團漿糊。
劉桃枝心情沉重無比,若說先前陳平安的興師問罪,自己還能緩和幾分,現在出現了這種事情,怎麼算賬?
往小了說,是櫻桃青衣一脈與西山劍隱一脈心中記恨,刺殺大驪國師,往重了說,是洗冤人三脈勾結蠻荒?
反而是被刺殺的陳平安,轉過身,神色自若。
本以為會莫名其妙捱上來自青冥天下那邊的吾洲一劍。
不曾想竟是頭鬼物率先出手,只是一心殺人,只求殺人,對方到底圖個什麼?
昔年城頭之上,陳平安剛剛擔任隱官的時候,就有一位劍氣長城本土劍修,也是這般毫無徵兆,暴起殺人。
吃過一次虧,陳平安就不犯第二次錯,所以這趟二度做客崇陽觀,是有備而來,多穿了幾件法袍,兵家寶甲。
千日防賊,熟能生巧。
連那十四境女冠,吾洲跨越天下的遞劍,陳平安都做好準備接下一劍了,此次還不是個十四境,若是都接不住,不如躲在落魄山中,或是乾脆搬去文廟功德林看書好了。
所以這場沒頭沒尾的偷襲,劉桃枝和蕭樸覺得驚心動魄,被刺殺的陳平安,反而還好。
陳平安為何會多次看那蕭樸身上的法袍?
再“見錢眼開”,陳平安很重規矩,豈會三番兩次盯著一位女子反覆多瞧。
一般而言,蠻荒天下的新晉十四境,想要與浩然天下這邊的陳平安砸一道術法就跑路,首先就得先過禮聖和文廟這一關,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性,而是不大。因為禮聖就在天外,盯著那條“青道”。所以陳平安思來想去,最擔心的,就是一種鬼鬼祟祟的“繞道”而行,比如大修士通過某條陰冥之路,刺殺自己。
所以陳平安才會對青裙婦身上這件法袍如此在意,小心再小心。
蕭樸自然是百口莫辯,幾次想要開口說話,都被她咽回肚子。
劉桃枝亦是無可奈何,這該如何跟陳平安解釋,如何與中土文廟解釋?
那刺客,不管是如何附身蕭樸的,境界之高,手段之秘,匪夷所思。
一位飛昇境巔峰修士的壓箱底術法?
不對,已至圓滿境地,只差半步?
是某位“十四境候補”刻意針對陳平安,一場處心積慮的鬼祟襲殺?!
陳平安與馬苦玄一戰,確實受傷不輕。
捱了這麼一下,雪上加霜,受傷更重。
陳平安咳嗽幾聲,握拳抵住嘴邊,休歇片刻,收手縮袖,開口笑道:“沒事。”
他再補了一句,用以緩解氣氛,“劉前輩還是不必多想。”
劉桃枝苦笑不已,這也能算是沒事?!
便是蕭樸聞言,都想要對此人伸出大拇指,大丈夫豁達如此,隱官確實豪傑!
陳平安想了想,解釋道:“劉桃枝,蕭樸,你們確實不必愧疚,我還得謝過蕭樸替某個朋友擋災了。”
否則就會換成書簡湖曾掖?京城內的女鬼薛如意?
陳平安已經大致想清楚一條脈絡,望向那位青裙婦,微笑道:“不過蕭樸確實也得謝我一次,得以免去了一樁刀兵劫災殃,有瑕道心再無隱患,剛好抵消,我們都不必如何矯情道謝了。”
“修道之人,依仗身外物,意氣用事,涉險跨越陰陽界線,去那冥府地界尋覓仇家線索,不可一而再再而三。”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夜路走多了,不好。必須報仇,不等於白送人頭一顆給仇家。”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你苦苦尋找的那位陳姓仇家,不是在那陰間早早依附了這頭鬼物,就是被它……吃幹抹淨了。”
可能陽間的一位位鬼物,就是一座座山水渡口,供其“飛渡”。
“陳平安”這個名字,就像是仙家渡口某個飯館的青帘酒旗?
蕭樸耐著性子豎耳聆聽一位年輕男子的教誨,毫不嫌煩。
以往她在最為敬重的師姐秦不疑那邊,都沒有這般虛心。
在明知道劉師兄在此護道的前提下,只說她這次從北俱蘆洲臨時趕來寶瓶洲,來這玉宣國京城,想要旁觀陳平安向烏紗街馬氏復仇,這等想法,真是自己的念頭?好個鬼使神差!
此刻,蕭樸有一種心中大石落地之感,一顆道心隨之澄澈幾分。
陳平安見她沒動靜,只得提醒道:“蕭樸,謹慎起見,你身上這件法袍,還是交付總堂重新煉製一番,才算穩妥。”
蕭樸後知後覺,她趕緊伸手拎住法袍一腳,扯下法袍,都不敢留在自己手上,遞交給劉桃枝,被後者快速收入袖中,劉桃枝根本不敢掉以輕心,用上了數種壓勝之法。
她依舊是青裙婦人的裝束,興許是障眼法與法袍共存的緣故,故而她此刻面容與身段卻是一變,盡得腴字之美。
涼亭內那雙少年少女,咫尺之隔的景象,早已白霧濛濛一片,看不真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