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四百一十八章 幾座天下幾個人
李槐反駁道:“殺手,劍客!”
結果兩人腦袋上一人捱了一顆板栗,“這麼晚了,還不去睡覺,在這裡做什麼?”
裴錢一見是陳平安,立即踹了李槐一腳,李槐豪氣干雲道:“是我邀請裴錢,與我一起為民除害,刺殺大魔頭崔東山。”
陳平安笑道:“行了,大魔頭就交給武功蓋世的大俠客對付,你們兩個如今本事還不夠,等等再說。”
裴錢從李槐那邊要回竹劍,就去院子的偏屋睡覺了,之前都是跟李寶瓶睡在學舍,只是今天例外。
陳平安帶著李槐返回學舍。
遇見了一位書院巡夜的夫子,恰好熟悉,竟是那位姓梁的看門人,一位籍籍無名的元嬰修士,陳平安便為李槐開脫,找了個逃避責罰的理由。
老夫子好說話,對此根本不介意,反而拉著陳平安閒聊片刻。
李槐特別覺得有面子,恨不得整座書院的人都看到這一幕,然後羨慕他有這麼一個朋友。
陳平安與老夫子告別後,摸了摸李槐的腦袋,說了一句李槐當時聽不明白的話語,“這種事情,我可以做,你卻不能認為可以常常做。”
李槐說道:“放心吧,以後我會好好讀書的。”
陳平安便說道:“讀書好不好,有沒有悟性,這是一回事,對待讀書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會比讀書的成就更重要,是另外一回事,往往在人生道路上,對人的影響顯得更長遠。所以年紀小的時候,努力學習,怎麼都不是壞事,以後哪怕不讀書了,不跟聖賢書籍打交道,等你再去做其他喜歡的事情,也會習慣去努力。”
李槐似懂非懂。
陳平安一邊走一邊在身前隨手畫出一條線,“打個比方,這我們每個人人生道路的一條線,來龍去脈,我們所有的心性、心境和道理、認知,都會不由自主地往這條線靠攏,除了書院夫子和先生,絕大部分人有一天,都會與讀書、書籍和聖賢道理,表面上愈行愈遠,但是我們對於生活的態度,脈絡,卻可能早就存在了一條線,之後的人生,都會按照這條脈絡前行,甚至連自己都不清楚,但是這條線對我們的影響,會伴隨一生。”
然後陳平安在那條線的前端,周圍畫了一個圓圈,“我走過的路比較遠,認識了很多的人,又瞭解你的心性,所以我可以與老夫子說情,讓你今晚不遵守夜禁,卻免去責罰,但是你自己卻不行,因為你現在的自由……比我要小很多,你還沒有辦法去跟‘規矩’較勁,因為你還不懂真正的規矩。”
李槐直愣愣盯著陳平安,突然哭喪著臉,“聽是聽不太懂的,我只能勉強記住,陳平安,我怎麼覺得你是要離開書院了啊?聽著像是在交代遺言啊?”
兩人已經走到李槐學舍附近,陳平安一腳踹在李槐屁股上,氣笑道:“滾蛋。”
李槐揉著屁股走到學舍門口,轉頭望去。
陳平安還站在原地,朝他揮了揮手。
總是這樣。
————
陳平安回到崔東山院子,林守一和謝謝都在修行。
練氣士一旦走上修道之路,躋身金丹地仙之前,往往不分晝夜。
由不得修行之人不斷絕紅塵,清心寡慾。
陳平安輕輕嘆息一聲。
開始在院子裡練習天地樁,倒立行走。
以一口純粹真氣,溫養五臟六腑,經脈百骸。
傳說躋身武夫第七金身境後,行氣既九,便可以達到鼻中無出入之氣的絕佳境界。
到了武夫十境,也就是崔姓老人以及李二、宋長鏡那個境界的最後階段,就可以真正自成小天地,如一尊遠古神祇蒞臨人間。
善用氣者,噓水,可使得江水逆流,噓水,焚湖煮海。亦可身處大疫之中,而不染纖毫,萬邪不侵。
即是此理。
陳平安突然想起那趟倒懸山之行,在街上偶遇的一位高大女子。
當時陳平安眼力淺,看不出太多門道,如今回想起來,她極有可能是一位十境武夫!
武夫合道,天地歸一。
崔東山不在院子。
出現在了東華山之巔。
與茅小冬站在一起。
崔東山說了一些不太客氣的言語,“論教書傳道,你比齊靜春差遠了。你只是在對房屋窗戶四壁,縫縫補補,齊靜春卻是在幫學生弟子搭建屋舍。”
茅小冬罕見沒有跟崔東山針鋒相對。
崔東山緩緩道:“趙繇從小衣食無憂,天資聰慧,性情溫良,就得教他放棄一些東西,理解這個世道的艱難困苦,才真正知曉心中所學、手中所有的珍貴。宋集薪貌似跋扈、鋒銳,實則內心自卑、軟怯,必須以某些近儒的法家學問,讓其內心強大,規矩分明,治國一事,務必棄小聰明而取大智慧,既不偏離儒家太遠,又最終走向正途。而我家先生,習慣了一無所有,內心極其堅硬,但是又無所依,恰恰得讓他學會拿起了一些東西,然後不斷去讀書識人,然後將那些自己不斷琢磨出來的道理,當做一葉扁舟泛苦海的壓艙石。這就叫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茅小冬終於開口說道:“我不如齊靜春,我不否認,但這不是我不如你崔瀺的理由。”
崔東山笑道:“跟我這種貨色比,你茅大山主也不嫌磕磣?”
茅小冬扯了扯嘴角,不屑言語。
崔東山笑呵呵道:“啥時候正式躋身上五境?我到時候給你備一份賀禮。”
茅小冬不願回答這個問題,心情沉重,“劍氣長城那邊,會不會出現大問題?諸子百家現在如此活躍,紛紛押注九大洲的各個世俗王朝,大大的違反常理,我怎麼覺得……”
茅小冬不再繼續說下去。
崔東山感慨道:“浩然天下都覺得那撥刑徒抵禦妖族,是我們九大洲習以為常和劍修職責所在、天經地義的事情,至於真相和結果如何,拭目以待吧。”
茅小冬轉頭望向他。
崔東山眺望遠方,“設身處地,你若是遺留浩然天下的妖族餘孽,想不想要落葉歸根?你若是畫地為牢的刑徒遺民,想不想要跟背轉過身,跟浩然天下講一講……憋了無數年的心裡話?”
茅小冬皺眉道:“劍氣長城一直有三教聖人坐鎮。”
崔東山笑了,“不說一座蠻荒天下,便是半座,只要願意擰成一股繩,願意不惜代價,打下一座劍氣長城,再吃掉浩然天下幾個洲,很難嗎?”
茅小冬說道:“我覺得不算容易。”
崔東山沒有否認,只是說道:“多翻翻史書,就知道答案了。”
茅小冬猶豫了一下,“距離倒懸山最近的南婆娑洲,有一個肩挑日月的陳淳安!”
崔東山緩緩道:“史書上也有一些人,早死,流芳千古,晚死,遺臭萬年。”
茅小冬正要再說什麼,崔東山已經轉頭對他笑道:“我在這兒胡說八道,你還當真啊?”
茅小冬說道:“如果事實證
明你在胡說八道,那會兒,我請你喝酒。”
崔東山笑道:“不愧是即將躋身玉璞境的讀書人,修為高了,度量都跟著大了。”
結果兩人腦袋上一人捱了一顆板栗,“這麼晚了,還不去睡覺,在這裡做什麼?”
裴錢一見是陳平安,立即踹了李槐一腳,李槐豪氣干雲道:“是我邀請裴錢,與我一起為民除害,刺殺大魔頭崔東山。”
陳平安笑道:“行了,大魔頭就交給武功蓋世的大俠客對付,你們兩個如今本事還不夠,等等再說。”
裴錢從李槐那邊要回竹劍,就去院子的偏屋睡覺了,之前都是跟李寶瓶睡在學舍,只是今天例外。
陳平安帶著李槐返回學舍。
遇見了一位書院巡夜的夫子,恰好熟悉,竟是那位姓梁的看門人,一位籍籍無名的元嬰修士,陳平安便為李槐開脫,找了個逃避責罰的理由。
老夫子好說話,對此根本不介意,反而拉著陳平安閒聊片刻。
李槐特別覺得有面子,恨不得整座書院的人都看到這一幕,然後羨慕他有這麼一個朋友。
陳平安與老夫子告別後,摸了摸李槐的腦袋,說了一句李槐當時聽不明白的話語,“這種事情,我可以做,你卻不能認為可以常常做。”
李槐說道:“放心吧,以後我會好好讀書的。”
陳平安便說道:“讀書好不好,有沒有悟性,這是一回事,對待讀書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會比讀書的成就更重要,是另外一回事,往往在人生道路上,對人的影響顯得更長遠。所以年紀小的時候,努力學習,怎麼都不是壞事,以後哪怕不讀書了,不跟聖賢書籍打交道,等你再去做其他喜歡的事情,也會習慣去努力。”
李槐似懂非懂。
陳平安一邊走一邊在身前隨手畫出一條線,“打個比方,這我們每個人人生道路的一條線,來龍去脈,我們所有的心性、心境和道理、認知,都會不由自主地往這條線靠攏,除了書院夫子和先生,絕大部分人有一天,都會與讀書、書籍和聖賢道理,表面上愈行愈遠,但是我們對於生活的態度,脈絡,卻可能早就存在了一條線,之後的人生,都會按照這條脈絡前行,甚至連自己都不清楚,但是這條線對我們的影響,會伴隨一生。”
然後陳平安在那條線的前端,周圍畫了一個圓圈,“我走過的路比較遠,認識了很多的人,又瞭解你的心性,所以我可以與老夫子說情,讓你今晚不遵守夜禁,卻免去責罰,但是你自己卻不行,因為你現在的自由……比我要小很多,你還沒有辦法去跟‘規矩’較勁,因為你還不懂真正的規矩。”
李槐直愣愣盯著陳平安,突然哭喪著臉,“聽是聽不太懂的,我只能勉強記住,陳平安,我怎麼覺得你是要離開書院了啊?聽著像是在交代遺言啊?”
兩人已經走到李槐學舍附近,陳平安一腳踹在李槐屁股上,氣笑道:“滾蛋。”
李槐揉著屁股走到學舍門口,轉頭望去。
陳平安還站在原地,朝他揮了揮手。
總是這樣。
————
陳平安回到崔東山院子,林守一和謝謝都在修行。
練氣士一旦走上修道之路,躋身金丹地仙之前,往往不分晝夜。
由不得修行之人不斷絕紅塵,清心寡慾。
陳平安輕輕嘆息一聲。
開始在院子裡練習天地樁,倒立行走。
以一口純粹真氣,溫養五臟六腑,經脈百骸。
傳說躋身武夫第七金身境後,行氣既九,便可以達到鼻中無出入之氣的絕佳境界。
到了武夫十境,也就是崔姓老人以及李二、宋長鏡那個境界的最後階段,就可以真正自成小天地,如一尊遠古神祇蒞臨人間。
善用氣者,噓水,可使得江水逆流,噓水,焚湖煮海。亦可身處大疫之中,而不染纖毫,萬邪不侵。
即是此理。
陳平安突然想起那趟倒懸山之行,在街上偶遇的一位高大女子。
當時陳平安眼力淺,看不出太多門道,如今回想起來,她極有可能是一位十境武夫!
武夫合道,天地歸一。
崔東山不在院子。
出現在了東華山之巔。
與茅小冬站在一起。
崔東山說了一些不太客氣的言語,“論教書傳道,你比齊靜春差遠了。你只是在對房屋窗戶四壁,縫縫補補,齊靜春卻是在幫學生弟子搭建屋舍。”
茅小冬罕見沒有跟崔東山針鋒相對。
崔東山緩緩道:“趙繇從小衣食無憂,天資聰慧,性情溫良,就得教他放棄一些東西,理解這個世道的艱難困苦,才真正知曉心中所學、手中所有的珍貴。宋集薪貌似跋扈、鋒銳,實則內心自卑、軟怯,必須以某些近儒的法家學問,讓其內心強大,規矩分明,治國一事,務必棄小聰明而取大智慧,既不偏離儒家太遠,又最終走向正途。而我家先生,習慣了一無所有,內心極其堅硬,但是又無所依,恰恰得讓他學會拿起了一些東西,然後不斷去讀書識人,然後將那些自己不斷琢磨出來的道理,當做一葉扁舟泛苦海的壓艙石。這就叫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茅小冬終於開口說道:“我不如齊靜春,我不否認,但這不是我不如你崔瀺的理由。”
崔東山笑道:“跟我這種貨色比,你茅大山主也不嫌磕磣?”
茅小冬扯了扯嘴角,不屑言語。
崔東山笑呵呵道:“啥時候正式躋身上五境?我到時候給你備一份賀禮。”
茅小冬不願回答這個問題,心情沉重,“劍氣長城那邊,會不會出現大問題?諸子百家現在如此活躍,紛紛押注九大洲的各個世俗王朝,大大的違反常理,我怎麼覺得……”
茅小冬不再繼續說下去。
崔東山感慨道:“浩然天下都覺得那撥刑徒抵禦妖族,是我們九大洲習以為常和劍修職責所在、天經地義的事情,至於真相和結果如何,拭目以待吧。”
茅小冬轉頭望向他。
崔東山眺望遠方,“設身處地,你若是遺留浩然天下的妖族餘孽,想不想要落葉歸根?你若是畫地為牢的刑徒遺民,想不想要跟背轉過身,跟浩然天下講一講……憋了無數年的心裡話?”
茅小冬皺眉道:“劍氣長城一直有三教聖人坐鎮。”
崔東山笑了,“不說一座蠻荒天下,便是半座,只要願意擰成一股繩,願意不惜代價,打下一座劍氣長城,再吃掉浩然天下幾個洲,很難嗎?”
茅小冬說道:“我覺得不算容易。”
崔東山沒有否認,只是說道:“多翻翻史書,就知道答案了。”
茅小冬猶豫了一下,“距離倒懸山最近的南婆娑洲,有一個肩挑日月的陳淳安!”
崔東山緩緩道:“史書上也有一些人,早死,流芳千古,晚死,遺臭萬年。”
茅小冬正要再說什麼,崔東山已經轉頭對他笑道:“我在這兒胡說八道,你還當真啊?”
茅小冬說道:“如果事實證
明你在胡說八道,那會兒,我請你喝酒。”
崔東山笑道:“不愧是即將躋身玉璞境的讀書人,修為高了,度量都跟著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