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六百四十二章 崔東山的一張白紙
當時掙錢送信的泥瓶巷少年,站在門口,一行人站在門外。
估計門內門外雙方,誰都沒有想到,將來他們會扯出那麼多的恩怨情仇。
當年馬苦玄最遺憾的事情,是清風城下手太軟綿了,那頭搬山猿老畜生更不濟事,劉羨陽也好,陳平安也罷,竟然一個都沒能做掉。
馬苦玄嘆了口氣,“山巔之下,其實稍微有點腦子的,算計的深度和精度,都有,缺少的只是高度,這是聰明人最恨的地方,睜眼瞧見了,偏偏走不到那裡去。”
“命不好,又有什麼法子?”
“泥瓶巷宋集薪,從一個被戳脊梁骨的督造官私生子,搖身一變,成了大驪宋氏的龍種,如今成了藩王,不過就是個命好的,僅此而已。”
馬苦玄輕輕拋著雪球,“沒想到還要給這麼個命好的蠢貨打下手,我的命,也不算太好啊。”
————
書簡湖宮柳島,是真境宗祖師堂所在。
姜尚真從寶瓶洲一殺回桐葉洲,立即天翻地覆,不但是玉圭宗本身,事實上,一洲格局皆隨之劇變。
只說玉圭宗,九弈峰峰主韋瀅,玉璞境劍仙,就被姜尚真親自“禮送出境”,去了那玉圭宗下宗的書簡湖真境宗,韋瀅擔任新任宗主。
韋瀅離洲北上,帶了不少人。
其中就有姜尚真的嫡長子,姜蘅。
還有位年輕女子,是被姜尚真當年從藕花福地帶到浩然天下的鴉兒。
整個九弈峰子弟,六人,皆是韋瀅嫡傳。這六人,兵家修士一人,純粹武夫一人,劍修四人。六人又有各自弟子,總計十四人。
除了九弈峰,還有玉圭宗各大山頭的別峰弟子,皆是百歲之下的修道之人,境界多是元嬰之下的中五境修士,少年少女歲數的練氣士,佔據多數,總計六十人。
韋瀅率隊到達書簡湖的時候,真境宗首席供奉劉老成剛好在大驪京城議事。
但是劉老成人不在書簡湖,影響力其實早已滲透了真境宗的上上下下,甚至可以說是書簡湖的角角落落,都帶著濃重的劉老成烙印。
韋瀅一到真境宗,或者準確說來是姜尚真一離開書簡湖。
就一下子形成了三座山頭,三方勢力。
劉老成為首的舊書簡湖勢力。
李芙蕖這撥最早離開桐葉洲的玉圭宗譜牒仙師,其實當年跟隨之人,都還不是姜尚真,而是那位從攜帶鎮山之寶、叛逃到玉圭宗的桐葉宗掌律掌律老祖。
成了供奉,再躋身了上五境,最終成功將青峽島重新撈到手的劉志茂,與李芙蕖走得很近,也算這座山頭的頂樑柱,不然李芙蕖這股“過江龍”勢力,根本無法與劉老成這些地頭蛇抗衡。
再就是韋瀅,這位撿現成的新任宗主。
姜尚真在書簡湖的時候,沒這麼複雜,我的就是我的,你們的還是我的。
韋瀅到了書簡湖後,沒有任何動作,反正該如何安置這群玉圭宗修士,真境宗早就有了既定章程,島嶼眾多,幾乎全是一宗藩屬,落腳的地方,還能少了新任宗主的扶龍之臣?李芙蕖是玉圭宗出身,對於韋瀅,自然不敢有半點不敬。但敬畏歸敬畏,止步於此,李芙蕖根本不敢去投靠、依附韋瀅。
今天李芙蕖到了青峽島,與劉志茂在那重新修建起來的府邸,一起飲茶。
李芙蕖憂心忡忡,愁眉不展。
劉志茂笑道:“就這麼怕姜宗主嗎?”
李芙蕖與劉志茂關係不差,不至於掏心掏肺,但是涉及大事,還是願意多給幾分誠意的,坦然道:“能不怕嗎?怕到了骨子裡。”
劉志茂點頭道:“不光是你我,劉老成其實也怕。所以就這樣吧。該做什麼就做什麼,能活著,就燒高香吧。”
李芙蕖苦笑道:“不然還能如何。”
哪怕姜尚真從在書簡湖建立下宗,到如今返回桐葉宗,一躍成為玉圭宗宗主,根本就不稀罕與李芙蕖說話,更沒有交待過什麼言語,一副你李芙蕖愛怎麼折騰都隨便的架勢,招呼都沒打一聲,便獨自一人,瀟灑返回桐葉洲了。
可李芙蕖依舊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小動作,恪守本分,守著原先的一畝三分地,爭取不減一分,不爭一毫。
即便韋瀅是公認的玉圭宗修道資質第一人,更是九弈峰的主人,如今的真境宗宗主,李芙蕖還是不敢有任何逾越之舉,只能是硬著頭皮當那不知好歹的惡人,負責掣肘韋瀅與劉老成。
道理很簡單,她怕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李芙蕖甚至覺得就算是這個韋瀅,哪天死在了書簡湖,比如閉關閉死了,或是不小心掉水裡淹死了,吃個饅頭噎死了,都不奇怪。
因為李芙蕖根本不知道姜尚真想要什麼,會做什麼,做了事情又到底圖什麼。
反而是鋒芒畢露的韋瀅,一些想法,到底是有跡可循的。
反觀姜尚真,永遠是近在眼前、遠在天邊的那麼一個男人。
更可怕的是,姜尚真明明遠在天邊、又偏偏像是下一刻就會近在眼前。
當初姜尚真一氣之下,離開玉圭宗,傳聞杜懋曾經親自邀請姜尚真投入桐葉宗,答應當時只是金丹境的姜尚真,只要躋身了上五境,就是桐葉宗下任宗主。
姜尚真問杜懋是不是不答應就死,杜懋大笑搖頭,姜尚真便沒答應,繼續北上,一路遠遊,去了北俱蘆洲。
不過據說回來的時候,姜尚真故意繞路,不走陸路,選擇從海上偷摸南下,依舊被桐葉宗一位玉璞境修士截下,然後追殺了數萬裡之遙,結果就是姜尚真乞丐似的,登了岸,那位玉璞境老神仙竟是不知所蹤了,名副其實的泥牛入海杳無音信。姜尚真直到今天,也沒說緣由,桐葉宗事後也沒過問,雙方就這麼當做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成了一樁讓外人津津樂道的懸案。
真境宗尚未在寶瓶洲站穩腳跟,身為宗主的姜尚真就撂挑子,遊山玩水去了,第二次去北俱蘆洲,然後啥事沒做,就只是帶回了一個襁褓中的小娃兒,孩子資質極其平常,但是姜尚真待之如親生女兒,而姜尚真又是如何對待獨子姜蘅的,整個玉圭宗哪個不知哪個不曉?
關於姜尚真的怪事奇談,一樁樁一件件,幾大籮筐都裝不下。
早年沒能去了九弈峰,所有人都覺得姜尚真這輩子算是與宗主二字無緣了,結果先是出人意料,頂替了那位叛逃到玉圭宗的桐葉宗掌律老祖,當了下宗宗主,如今更是破例當了玉圭宗宗主。
這麼一個一人就將北俱蘆洲折騰到雞飛狗跳的傢伙,當了真境宗宗主後,結果反而莫名其妙開始夾著尾巴做人了,然後當了玉圭宗宗主之後,在所有人都以為姜尚真要對桐葉宗下手的時候,卻又親自跑到了一趟風雨飄搖的桐葉宗,主動要求結盟。
李芙蕖問道:“劉老成何時返回?他會不會與韋宗主聯手,對付你我?”
劉志茂笑道:“你是不是高看了自己,也高看了我?小看了劉老成,更小看了韋宗主?”
李芙蕖有些惱火,隨即便點頭道:“確實如此。”
劉志茂說道:“我們這些所謂的聰明人,總覺得處處是利益,可以被隨手撿取,所以總想著多做些事情。其實更聰明的人,應該一開始就知道自己不能做什麼。”
李芙蕖思量片刻,“我不如你。”
劉志茂笑道:“你不是心智不如我,只是山澤野修出身的練氣士,喜歡多想些事情。大宗門的譜牒仙師,萬事無憂,修行路上,不用修心太多,按部就班,步步登天。野修可不成,一件小事,想簡單了,就要萬劫不復。你知道我這輩子最糟心的一件事,至今都未能釋懷,是什麼事情嗎?”
李芙蕖搖頭。
劉志茂說道:“是我在成為三境練氣士後,因為自己愚蠢,折損的一件下品靈器。只覺得天地昏暗,這輩子算是完蛋了,差點因此一蹶不振,大道斷絕。在那之後,哪怕險象環生,多次命懸一線,也再沒有如此灰心喪氣過。”
李芙蕖誠懇道:“確實無法想象。”
新任宗主韋瀅到了青峽島之後,便在宅子裡邊深居簡出。
韋瀅閒來無事,就在大堂打造了一幅山水畫卷,在上邊圈圈畫畫。
例如將那北嶽披雲山與龍泉劍宗圈畫在一起,將那中嶽與觀湖書院圈在一起,南嶽與老龍城,東嶽和真武山,西嶽則與風雪廟,雲林姜氏與青鸞國……
韋瀅抬起頭,笑道:“劉供奉無需計較那些繁文縟節,直接進府便是。”
劉老成來到大堂外,韋瀅隨手打散那幅畫卷。
劉老成只是看了一眼畫卷。
韋瀅與劉老成一起落座,韋瀅沒有坐在主位上,只是一左一右,相對而坐。
劉老成說道:“不曾迎接宗主,失禮至極。”
韋瀅笑道:“我們這些修道之人,問心即可。”
劉老成雖然在大驪京城那邊簽訂了一樁秘密山盟,不過韋瀅新任宗主,有權知曉,無礙契約。
韋瀅聽過之後,說道:“崔國師令人神往,真境宗既然選址寶瓶洲,當然應該竭盡全力,除了留下些大道種子,其餘該出錢就出錢,出人出力更是理所應當。劉供奉可以馬上回復大驪皇帝,連同我在內,劉志茂,李芙蕖,所有那些大道種子之外的真境宗修士,所有藩屬勢力,悉數可以為大驪朝廷調用。”
劉老成沉默片刻,起身抱拳道:“宗主遠見。”
韋瀅起身笑道:“劉供奉,有一事相求。”
劉老成問也沒問,直接點頭。
最後韋瀅從桌上取了一把長劍,與劉老成離開了府邸,找到了一位在宮柳島水畔散步的女子。
隋右邊。
劉老成其實有些莫名其妙,不知為何這位年輕宗主要見隋右邊,還必須自己一起露面。
韋瀅走到她身邊,“若是不拉上劉供奉,我怕你又白死一次。”
至於隋右邊為何能活,韋瀅不會問。又至於為何不跟隨姜尚真一起返回玉圭宗,避開自己,韋瀅更不會問。
因為天底下很多事情的答案或是真相,其實半點不重要。
隋右邊停下腳步,“說完了?”
韋瀅微笑道:“不管如何,能夠這麼快就又見面了。十分意外。”
韋瀅提起手中長劍,“這是你的那把痴心劍,幫你撿回來了。品秩不高,名字很好。”
韋瀅將那把長劍輕輕拋給隋右邊。
隋右邊卻沒有去接,等到長劍落地後,被她一腳踢入書簡湖,遠遠墜落湖底,“等我境界足夠,自會取劍。”
韋瀅點頭道:“好的。”
隋右邊繼續前行。
韋瀅留在原地。
那位姜叔叔,只交代了他兩件事,都與真境宗千秋大業沒有半顆銅錢關係。
一件事,是別再去招惹隋右邊。
另外一件事,是好好照顧那個他從北俱蘆洲抱回來的孩子,所有開銷,都記賬上,姜氏自會加倍還錢。
韋瀅都答應下來。
看著那個愈行愈遠的女子背影。
韋瀅開始期待那場問劍,希望不要讓自己等太久。
韋瀅當下唯一的憂慮,在於寶瓶洲的劍道氣運一事,透著些古怪。
這會影響到自己的大道。
————
一條巷弄裡邊,一位白衣少年郎在下野棋掙錢,已經掙了不少銅錢,晚飯算是有著落了。
至於棋盤棋子,都是先從一位同道中人那邊贏來的,後者輸了個精光,罵罵咧咧走了。
白衣少年身邊蹲著個神色木訥的孩子。
崔東山看了眼天色,差不多了。
捲起行頭離開了巷子,至於那棋盤棋子都讓孩子背在了包裹裡邊。
崔東山靠著掙來的錢,吃了頓酒菜,找了座客棧住下。
崔東山掏出一張白紙,趴在桌上,倒持毛筆,輕輕敲擊桌面。
瞥了眼安安靜靜坐在對面的孩子,崔東山笑眯眯道:“高老弟,說不定以後你與那崔賜,就是老祖宗嘞。”
孩子懵懵懂懂,看著崔東山。
崔東山收回視線,始終並沒有落筆,只是在心中繼續完善那三條根本脈絡,九條大綱,三十六條細則。
但是在這之中,需要崔東山去篩選和界定太多的事項。
喜,怒,哀,樂,愁,憂,渾噩,驚,懼,寂靜,思慮。眼、耳、鼻、舌、身、意。身,家族,民風鄉俗,國,天下,生死。
認同感,抵禦孤獨。歸屬感,身心安處。成就感,以虛無之物消解實在之物。
人生道路上的眾多情況:生離,死別。喧囂,獨處,孤苦,愉悅,飽餐,飢寒。舒適,溫暖,愜意,滿足。酷暑。嚴寒。
扎針,心絞,悲慟,震怒。慍怒。竊喜。僥倖。羞愧。懊惱。悔恨。敬仰,愛慕,豔羨,憎恨,憤懣,愉悅,傷感,憂愁,嫉妒……
下一個相對複雜的層次:釋然,恍惚,迷茫,糾結,頓悟……
再下一個高度的感知:堅韌,崩散,執著,淡然,冷漠,炙熱,奮發,從容……
三者之間,崔東山還要做大量的顛倒、替換、修正。
三者之間,又有著一個極其複雜的相互爭鬥、融合、打殺、消逝、新生、壯大、歸無的過程。
會有一處處虛化、大小不一的漩渦,漣漪四散,有些增減抵消,有些疊加,有些相互繞開,有些幾乎從頭到尾,都不打照面。
其中一個關鍵的起始點,在於人之念頭的儲藏,到底有多少,如何分類。
親眼目睹,遠在書上,近在眼前,聽說,記住,自以為記住,清晰,記住卻渾然不覺,模糊,混沌,偶爾會觸發,只在一些關鍵時刻生髮,如那圍棋打譜,定式定理,靈犀一點通,靈光乍現,就是神仙手。
所以這就衍生出來第二件事,斷定出一種觸發機制,唯有如此,才有了那言行舉止,詩詞歌賦,人心起伏等等,千萬氣象。
世間萬事萬物,都沒有純粹的‘不動寂然’,皆是拼湊而成,無數極小物,變成肉眼可見之實物,件件極小事,變成一場如夢如幻的人生。書會泛黃,山嶽會高低,草木有生髮榮枯,人會生老病死。
崔東山一直以筆尾端輕輕桌面,盯著那張一字未寫的白紙。
當年遠遊大隋途中,他曾經拿出三物,一碗水,一塊石,一根樹枝。
也曾與先生、與小寶瓶他們半開玩笑,說過一個凡俗夫子,這輩子需要脫胎換骨多少次,悄無聲息生死轉換多少次。
石子,如人之身軀,又如山嶽,風吹日曬,承載萬物,是一座天地,其實一直是一種相對靜止的流轉狀態。
碗中水,是那念頭流轉。樹枝,是那根本脈絡,是大道運轉的規矩所在。
這些年,崔東山其實就是在這些事情上與自己較勁。
僅僅是那較為籠統的七情六慾,事實上,遠遠不夠。
崔東山第一個打造出來的瓷人,那個被李希聖帶在身邊的書童崔賜,少年其實已經可算精於一般的計算,但是“情感”一事,還是很稀薄,簡單而言,就是脈絡根本太脆弱,很難有歸屬感,以及受限於身體魂魄的太過簡單,大道瓶頸太大,結成金丹客都是奢望。
但是眼前這個“高老弟”,念頭會更多,脈絡更加清晰且牢固,將來不但會弈棋,可以修行到元嬰境瓶頸,還會詩詞曲賦,會自己去創造一切與感性有關的事物,更能夠由衷認為自己是真正的“人”。天底下根本就不存在什麼虛無縹緲的事情,一切皆有跡可循,所以那些個所謂開了竅的符籙傀儡,碰到崔東山打造出來崔賜,尤其是高老弟,都得跪在地上喊祖宗在上。
但是哪怕如此,距離崔東山的預期,依舊存在著一大段距離。
一個是成本太高,一個是瓶頸太大。再一個,就是崔東山真正的顧慮所在,重蹈神、人覆轍。
崔東山嘆了口氣,煩。
招呼一聲高老弟,讓那孩子揹著自己滿屋子跑。
崔東山一手甩起雪白大袖子,一隻手摸著孩子的腦袋,學那大師姐說話,開心道:“小老弟,咋個這麼聽話嘞。”
估計門內門外雙方,誰都沒有想到,將來他們會扯出那麼多的恩怨情仇。
當年馬苦玄最遺憾的事情,是清風城下手太軟綿了,那頭搬山猿老畜生更不濟事,劉羨陽也好,陳平安也罷,竟然一個都沒能做掉。
馬苦玄嘆了口氣,“山巔之下,其實稍微有點腦子的,算計的深度和精度,都有,缺少的只是高度,這是聰明人最恨的地方,睜眼瞧見了,偏偏走不到那裡去。”
“命不好,又有什麼法子?”
“泥瓶巷宋集薪,從一個被戳脊梁骨的督造官私生子,搖身一變,成了大驪宋氏的龍種,如今成了藩王,不過就是個命好的,僅此而已。”
馬苦玄輕輕拋著雪球,“沒想到還要給這麼個命好的蠢貨打下手,我的命,也不算太好啊。”
————
書簡湖宮柳島,是真境宗祖師堂所在。
姜尚真從寶瓶洲一殺回桐葉洲,立即天翻地覆,不但是玉圭宗本身,事實上,一洲格局皆隨之劇變。
只說玉圭宗,九弈峰峰主韋瀅,玉璞境劍仙,就被姜尚真親自“禮送出境”,去了那玉圭宗下宗的書簡湖真境宗,韋瀅擔任新任宗主。
韋瀅離洲北上,帶了不少人。
其中就有姜尚真的嫡長子,姜蘅。
還有位年輕女子,是被姜尚真當年從藕花福地帶到浩然天下的鴉兒。
整個九弈峰子弟,六人,皆是韋瀅嫡傳。這六人,兵家修士一人,純粹武夫一人,劍修四人。六人又有各自弟子,總計十四人。
除了九弈峰,還有玉圭宗各大山頭的別峰弟子,皆是百歲之下的修道之人,境界多是元嬰之下的中五境修士,少年少女歲數的練氣士,佔據多數,總計六十人。
韋瀅率隊到達書簡湖的時候,真境宗首席供奉劉老成剛好在大驪京城議事。
但是劉老成人不在書簡湖,影響力其實早已滲透了真境宗的上上下下,甚至可以說是書簡湖的角角落落,都帶著濃重的劉老成烙印。
韋瀅一到真境宗,或者準確說來是姜尚真一離開書簡湖。
就一下子形成了三座山頭,三方勢力。
劉老成為首的舊書簡湖勢力。
李芙蕖這撥最早離開桐葉洲的玉圭宗譜牒仙師,其實當年跟隨之人,都還不是姜尚真,而是那位從攜帶鎮山之寶、叛逃到玉圭宗的桐葉宗掌律掌律老祖。
成了供奉,再躋身了上五境,最終成功將青峽島重新撈到手的劉志茂,與李芙蕖走得很近,也算這座山頭的頂樑柱,不然李芙蕖這股“過江龍”勢力,根本無法與劉老成這些地頭蛇抗衡。
再就是韋瀅,這位撿現成的新任宗主。
姜尚真在書簡湖的時候,沒這麼複雜,我的就是我的,你們的還是我的。
韋瀅到了書簡湖後,沒有任何動作,反正該如何安置這群玉圭宗修士,真境宗早就有了既定章程,島嶼眾多,幾乎全是一宗藩屬,落腳的地方,還能少了新任宗主的扶龍之臣?李芙蕖是玉圭宗出身,對於韋瀅,自然不敢有半點不敬。但敬畏歸敬畏,止步於此,李芙蕖根本不敢去投靠、依附韋瀅。
今天李芙蕖到了青峽島,與劉志茂在那重新修建起來的府邸,一起飲茶。
李芙蕖憂心忡忡,愁眉不展。
劉志茂笑道:“就這麼怕姜宗主嗎?”
李芙蕖與劉志茂關係不差,不至於掏心掏肺,但是涉及大事,還是願意多給幾分誠意的,坦然道:“能不怕嗎?怕到了骨子裡。”
劉志茂點頭道:“不光是你我,劉老成其實也怕。所以就這樣吧。該做什麼就做什麼,能活著,就燒高香吧。”
李芙蕖苦笑道:“不然還能如何。”
哪怕姜尚真從在書簡湖建立下宗,到如今返回桐葉宗,一躍成為玉圭宗宗主,根本就不稀罕與李芙蕖說話,更沒有交待過什麼言語,一副你李芙蕖愛怎麼折騰都隨便的架勢,招呼都沒打一聲,便獨自一人,瀟灑返回桐葉洲了。
可李芙蕖依舊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小動作,恪守本分,守著原先的一畝三分地,爭取不減一分,不爭一毫。
即便韋瀅是公認的玉圭宗修道資質第一人,更是九弈峰的主人,如今的真境宗宗主,李芙蕖還是不敢有任何逾越之舉,只能是硬著頭皮當那不知好歹的惡人,負責掣肘韋瀅與劉老成。
道理很簡單,她怕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李芙蕖甚至覺得就算是這個韋瀅,哪天死在了書簡湖,比如閉關閉死了,或是不小心掉水裡淹死了,吃個饅頭噎死了,都不奇怪。
因為李芙蕖根本不知道姜尚真想要什麼,會做什麼,做了事情又到底圖什麼。
反而是鋒芒畢露的韋瀅,一些想法,到底是有跡可循的。
反觀姜尚真,永遠是近在眼前、遠在天邊的那麼一個男人。
更可怕的是,姜尚真明明遠在天邊、又偏偏像是下一刻就會近在眼前。
當初姜尚真一氣之下,離開玉圭宗,傳聞杜懋曾經親自邀請姜尚真投入桐葉宗,答應當時只是金丹境的姜尚真,只要躋身了上五境,就是桐葉宗下任宗主。
姜尚真問杜懋是不是不答應就死,杜懋大笑搖頭,姜尚真便沒答應,繼續北上,一路遠遊,去了北俱蘆洲。
不過據說回來的時候,姜尚真故意繞路,不走陸路,選擇從海上偷摸南下,依舊被桐葉宗一位玉璞境修士截下,然後追殺了數萬裡之遙,結果就是姜尚真乞丐似的,登了岸,那位玉璞境老神仙竟是不知所蹤了,名副其實的泥牛入海杳無音信。姜尚真直到今天,也沒說緣由,桐葉宗事後也沒過問,雙方就這麼當做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成了一樁讓外人津津樂道的懸案。
真境宗尚未在寶瓶洲站穩腳跟,身為宗主的姜尚真就撂挑子,遊山玩水去了,第二次去北俱蘆洲,然後啥事沒做,就只是帶回了一個襁褓中的小娃兒,孩子資質極其平常,但是姜尚真待之如親生女兒,而姜尚真又是如何對待獨子姜蘅的,整個玉圭宗哪個不知哪個不曉?
關於姜尚真的怪事奇談,一樁樁一件件,幾大籮筐都裝不下。
早年沒能去了九弈峰,所有人都覺得姜尚真這輩子算是與宗主二字無緣了,結果先是出人意料,頂替了那位叛逃到玉圭宗的桐葉宗掌律老祖,當了下宗宗主,如今更是破例當了玉圭宗宗主。
這麼一個一人就將北俱蘆洲折騰到雞飛狗跳的傢伙,當了真境宗宗主後,結果反而莫名其妙開始夾著尾巴做人了,然後當了玉圭宗宗主之後,在所有人都以為姜尚真要對桐葉宗下手的時候,卻又親自跑到了一趟風雨飄搖的桐葉宗,主動要求結盟。
李芙蕖問道:“劉老成何時返回?他會不會與韋宗主聯手,對付你我?”
劉志茂笑道:“你是不是高看了自己,也高看了我?小看了劉老成,更小看了韋宗主?”
李芙蕖有些惱火,隨即便點頭道:“確實如此。”
劉志茂說道:“我們這些所謂的聰明人,總覺得處處是利益,可以被隨手撿取,所以總想著多做些事情。其實更聰明的人,應該一開始就知道自己不能做什麼。”
李芙蕖思量片刻,“我不如你。”
劉志茂笑道:“你不是心智不如我,只是山澤野修出身的練氣士,喜歡多想些事情。大宗門的譜牒仙師,萬事無憂,修行路上,不用修心太多,按部就班,步步登天。野修可不成,一件小事,想簡單了,就要萬劫不復。你知道我這輩子最糟心的一件事,至今都未能釋懷,是什麼事情嗎?”
李芙蕖搖頭。
劉志茂說道:“是我在成為三境練氣士後,因為自己愚蠢,折損的一件下品靈器。只覺得天地昏暗,這輩子算是完蛋了,差點因此一蹶不振,大道斷絕。在那之後,哪怕險象環生,多次命懸一線,也再沒有如此灰心喪氣過。”
李芙蕖誠懇道:“確實無法想象。”
新任宗主韋瀅到了青峽島之後,便在宅子裡邊深居簡出。
韋瀅閒來無事,就在大堂打造了一幅山水畫卷,在上邊圈圈畫畫。
例如將那北嶽披雲山與龍泉劍宗圈畫在一起,將那中嶽與觀湖書院圈在一起,南嶽與老龍城,東嶽和真武山,西嶽則與風雪廟,雲林姜氏與青鸞國……
韋瀅抬起頭,笑道:“劉供奉無需計較那些繁文縟節,直接進府便是。”
劉老成來到大堂外,韋瀅隨手打散那幅畫卷。
劉老成只是看了一眼畫卷。
韋瀅與劉老成一起落座,韋瀅沒有坐在主位上,只是一左一右,相對而坐。
劉老成說道:“不曾迎接宗主,失禮至極。”
韋瀅笑道:“我們這些修道之人,問心即可。”
劉老成雖然在大驪京城那邊簽訂了一樁秘密山盟,不過韋瀅新任宗主,有權知曉,無礙契約。
韋瀅聽過之後,說道:“崔國師令人神往,真境宗既然選址寶瓶洲,當然應該竭盡全力,除了留下些大道種子,其餘該出錢就出錢,出人出力更是理所應當。劉供奉可以馬上回復大驪皇帝,連同我在內,劉志茂,李芙蕖,所有那些大道種子之外的真境宗修士,所有藩屬勢力,悉數可以為大驪朝廷調用。”
劉老成沉默片刻,起身抱拳道:“宗主遠見。”
韋瀅起身笑道:“劉供奉,有一事相求。”
劉老成問也沒問,直接點頭。
最後韋瀅從桌上取了一把長劍,與劉老成離開了府邸,找到了一位在宮柳島水畔散步的女子。
隋右邊。
劉老成其實有些莫名其妙,不知為何這位年輕宗主要見隋右邊,還必須自己一起露面。
韋瀅走到她身邊,“若是不拉上劉供奉,我怕你又白死一次。”
至於隋右邊為何能活,韋瀅不會問。又至於為何不跟隨姜尚真一起返回玉圭宗,避開自己,韋瀅更不會問。
因為天底下很多事情的答案或是真相,其實半點不重要。
隋右邊停下腳步,“說完了?”
韋瀅微笑道:“不管如何,能夠這麼快就又見面了。十分意外。”
韋瀅提起手中長劍,“這是你的那把痴心劍,幫你撿回來了。品秩不高,名字很好。”
韋瀅將那把長劍輕輕拋給隋右邊。
隋右邊卻沒有去接,等到長劍落地後,被她一腳踢入書簡湖,遠遠墜落湖底,“等我境界足夠,自會取劍。”
韋瀅點頭道:“好的。”
隋右邊繼續前行。
韋瀅留在原地。
那位姜叔叔,只交代了他兩件事,都與真境宗千秋大業沒有半顆銅錢關係。
一件事,是別再去招惹隋右邊。
另外一件事,是好好照顧那個他從北俱蘆洲抱回來的孩子,所有開銷,都記賬上,姜氏自會加倍還錢。
韋瀅都答應下來。
看著那個愈行愈遠的女子背影。
韋瀅開始期待那場問劍,希望不要讓自己等太久。
韋瀅當下唯一的憂慮,在於寶瓶洲的劍道氣運一事,透著些古怪。
這會影響到自己的大道。
————
一條巷弄裡邊,一位白衣少年郎在下野棋掙錢,已經掙了不少銅錢,晚飯算是有著落了。
至於棋盤棋子,都是先從一位同道中人那邊贏來的,後者輸了個精光,罵罵咧咧走了。
白衣少年身邊蹲著個神色木訥的孩子。
崔東山看了眼天色,差不多了。
捲起行頭離開了巷子,至於那棋盤棋子都讓孩子背在了包裹裡邊。
崔東山靠著掙來的錢,吃了頓酒菜,找了座客棧住下。
崔東山掏出一張白紙,趴在桌上,倒持毛筆,輕輕敲擊桌面。
瞥了眼安安靜靜坐在對面的孩子,崔東山笑眯眯道:“高老弟,說不定以後你與那崔賜,就是老祖宗嘞。”
孩子懵懵懂懂,看著崔東山。
崔東山收回視線,始終並沒有落筆,只是在心中繼續完善那三條根本脈絡,九條大綱,三十六條細則。
但是在這之中,需要崔東山去篩選和界定太多的事項。
喜,怒,哀,樂,愁,憂,渾噩,驚,懼,寂靜,思慮。眼、耳、鼻、舌、身、意。身,家族,民風鄉俗,國,天下,生死。
認同感,抵禦孤獨。歸屬感,身心安處。成就感,以虛無之物消解實在之物。
人生道路上的眾多情況:生離,死別。喧囂,獨處,孤苦,愉悅,飽餐,飢寒。舒適,溫暖,愜意,滿足。酷暑。嚴寒。
扎針,心絞,悲慟,震怒。慍怒。竊喜。僥倖。羞愧。懊惱。悔恨。敬仰,愛慕,豔羨,憎恨,憤懣,愉悅,傷感,憂愁,嫉妒……
下一個相對複雜的層次:釋然,恍惚,迷茫,糾結,頓悟……
再下一個高度的感知:堅韌,崩散,執著,淡然,冷漠,炙熱,奮發,從容……
三者之間,崔東山還要做大量的顛倒、替換、修正。
三者之間,又有著一個極其複雜的相互爭鬥、融合、打殺、消逝、新生、壯大、歸無的過程。
會有一處處虛化、大小不一的漩渦,漣漪四散,有些增減抵消,有些疊加,有些相互繞開,有些幾乎從頭到尾,都不打照面。
其中一個關鍵的起始點,在於人之念頭的儲藏,到底有多少,如何分類。
親眼目睹,遠在書上,近在眼前,聽說,記住,自以為記住,清晰,記住卻渾然不覺,模糊,混沌,偶爾會觸發,只在一些關鍵時刻生髮,如那圍棋打譜,定式定理,靈犀一點通,靈光乍現,就是神仙手。
所以這就衍生出來第二件事,斷定出一種觸發機制,唯有如此,才有了那言行舉止,詩詞歌賦,人心起伏等等,千萬氣象。
世間萬事萬物,都沒有純粹的‘不動寂然’,皆是拼湊而成,無數極小物,變成肉眼可見之實物,件件極小事,變成一場如夢如幻的人生。書會泛黃,山嶽會高低,草木有生髮榮枯,人會生老病死。
崔東山一直以筆尾端輕輕桌面,盯著那張一字未寫的白紙。
當年遠遊大隋途中,他曾經拿出三物,一碗水,一塊石,一根樹枝。
也曾與先生、與小寶瓶他們半開玩笑,說過一個凡俗夫子,這輩子需要脫胎換骨多少次,悄無聲息生死轉換多少次。
石子,如人之身軀,又如山嶽,風吹日曬,承載萬物,是一座天地,其實一直是一種相對靜止的流轉狀態。
碗中水,是那念頭流轉。樹枝,是那根本脈絡,是大道運轉的規矩所在。
這些年,崔東山其實就是在這些事情上與自己較勁。
僅僅是那較為籠統的七情六慾,事實上,遠遠不夠。
崔東山第一個打造出來的瓷人,那個被李希聖帶在身邊的書童崔賜,少年其實已經可算精於一般的計算,但是“情感”一事,還是很稀薄,簡單而言,就是脈絡根本太脆弱,很難有歸屬感,以及受限於身體魂魄的太過簡單,大道瓶頸太大,結成金丹客都是奢望。
但是眼前這個“高老弟”,念頭會更多,脈絡更加清晰且牢固,將來不但會弈棋,可以修行到元嬰境瓶頸,還會詩詞曲賦,會自己去創造一切與感性有關的事物,更能夠由衷認為自己是真正的“人”。天底下根本就不存在什麼虛無縹緲的事情,一切皆有跡可循,所以那些個所謂開了竅的符籙傀儡,碰到崔東山打造出來崔賜,尤其是高老弟,都得跪在地上喊祖宗在上。
但是哪怕如此,距離崔東山的預期,依舊存在著一大段距離。
一個是成本太高,一個是瓶頸太大。再一個,就是崔東山真正的顧慮所在,重蹈神、人覆轍。
崔東山嘆了口氣,煩。
招呼一聲高老弟,讓那孩子揹著自己滿屋子跑。
崔東山一手甩起雪白大袖子,一隻手摸著孩子的腦袋,學那大師姐說話,開心道:“小老弟,咋個這麼聽話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