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六百五十六章 學塾那邊
不光光是袁郡守的出身,袁郡守自身操守、治政手段,更是關鍵。
於祿和謝謝先去了趟袁氏祖宅,然後趕來學塾這邊,挑了兩個無人的座位。
他們兩個都曾是大驪舊山崖書院的外鄉學子,只是不比李槐他們這麼跟齊先生親近。他們作為盧氏遺民流徙至此,只見到了崔東山,沒能見到創辦山崖書院和這座小鎮學塾的齊先生。
很湊巧,宋集薪和婢女稚圭,也是今天故地重遊,他們沒有去學塾課堂落座,宋集薪在學塾那邊除了趙繇,跟林守一他們幾乎不打交道,宋集薪帶著稚圭去了後院,他坐在在石桌那邊,是齊先生指點他和趙繇下棋的地方,稚圭像往常那樣,站在北邊柴門外邊。
宋集薪神色落寞,伸手拂過桌面。
不知道那個下棋總算輸給自己的趙繇,如今遠遊異鄉,是否還算安穩。
宋集薪轉過頭,望向那個閒來無事正在掰彎一枝柳條的稚圭。
她踮起腳尖,輕輕搖晃樹枝。
宋集薪看著她那張百看不厭更喜歡的側臉,恨不起來,不願意,捨不得。
她轉過頭,好似完全忘記了那天的開誠佈公,又變成了與宋集薪相依為命的婢女,鬆了手,嫣然笑道:“公子,想下棋了?”
宋集薪微微搖頭。
除了李槐、宋集薪這兩撥人之外,還有兩個意想不到的官場大人物,大駕光臨。
勤政務實的袁郡守,風流不羈的曹督造。
都沒有攜帶扈從,一個是故意不帶,一個是根本沒有。
事實上,這兩位皆出身上柱國姓氏的同齡人,都曾是大驪京城舊山崖書院的學生。
不過與亡國太子於祿差不多,都不曾經親眼見過齊先生,更沒辦法親耳聆聽齊先生的教誨。
曹督造斜靠窗戶,腰間繫掛著一隻硃紅色酒葫蘆,是尋常材質,只是來小鎮多少年,小酒葫蘆就陪伴了多少年,摩挲得光亮,包漿可人,是曹督造的心愛之物,千金不換。
見著了那位脫了官袍穿上青衫的郡守大人,曹督造驚訝道:“袁郡守可是大忙人,每天陀螺滴溜溜轉,腳不離地,屁股不貼椅凳,袁大人自己不暈頭,看得旁人都好似喝醉酒。這槐黃縣往返一趟,得耽誤多少正事啊。”
袁郡守神色淡漠,“與你言語,比較耽誤事。”
大驪袁曹兩姓,如今在整個寶瓶洲,都是名氣最大的上柱國姓氏,理由很簡單,一洲版圖,張貼的門神,半數是兩人的老祖宗,槐黃縣境內的老瓷山文廟,神仙墳武廟,兩家老祖亦是被塑造金身,以陪祀神祇的身份享受香火。
曹督造摘下腰間酒壺,抿了一小口,眯起眼,彷彿每當喝酒,便是人生圓滿時分。
袁郡守站姿筆挺,與那憊懶的曹督造是一個天一個地,這位在大驪官場上口碑極好的袁氏子弟,說道:“不知道袁督造每次醉醺醺出門,晃悠悠回家,瞧見那門上的老祖宗畫像,會不會醒酒幾分。”
曹督造是出了名的沒架子,嗜酒如命,不喜豪飲,就是小口慢飲,所以好像一天到晚都在喝,人生路就是去買酒的路,半路停步,與誰都能聊天打屁。
所幸地址就在小鎮上的那座窯務督造署,就是個清淨衙門,天不管地不管的,名義上屬於禮部直轄,京城吏部那邊也無權過問。事實上禮部能不能管得著龍泉窯務督造,大驪京城官場人人心裡跟明鏡似的。
曹督造專門叮囑過佐官,衙門裡邊所有官員、胥吏的政績考評,一律寫好或極好。
只得了個好字的,若是送些好酒,那就極好了。
去年到了極好的,不送些酒,今年那就不再極好了。
窯務督造衙署的官場規矩,就這麼簡單,省心省力得讓大小官員,無論清流濁流,皆要目瞪口呆,然後喜逐顏開,這樣好對付的主官,提著燈籠也難找啊。
曹督造自己不把官帽子當回事,小鎮百姓久而久之,見這位年輕官老爺真不是假裝平易近人,也就跟著不當一回事了。
黃二孃敢笑罵他,搬去了州城的劉大眼珠子之流,也敢與曹督造在酒桌上稱兄道弟,回了州城,見人就說與那位曹督造是好哥們,甚至連那些穿開襠褲的屁大孩子,都喜歡與遊手好閒的曹督造嬉戲打鬧,若是與爹告狀,多半無用,若是與孃親哭訴,只要婦人潑辣些,都敢扒曹督造的衣服。
曹督造早已將小鎮方言說得無比地道了,若是與人以大驪官話言語,反而不自在。
曹督造斜眼看那極其相熟的同齡人,回了一句,“不曉得最恪守禮儀的袁郡守,每次見著了門神畫像,會不會下跪磕頭啊。”
若是兩人沒來這趟小鎮歷練,作為官場的起步,郡守袁正定絕對不會跟對方言語半句,而督造官曹耕心多半會主動與袁正定說話,但是絕對沒辦法說得這麼“婉約”。
袁正定沉默片刻,“如此不務正業,以後有臉去那篪兒街嗎?”
曹耕心晃盪著手中酒壺,笑嘻嘻道:“用臉走路啊,袁大人這句說得十分諧趣了。下次京城再有誰敢說袁大人唯一的美中不足,是稍稍不夠風趣,我在路上碰著了,上去就是兩個大嘴巴子。”
袁正定繼續問道:“還記得關翳然和劉洵美嗎?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小時候這兩個將種子弟,都喜歡跟在你屁股後頭廝混。”
如今那兩人雖然品秩依舊不算太高,但是足可與他袁正定與曹耕心平起平坐了,關鍵是後來官場走勢,好像那兩個將種,已經破了個大瓶頸。
那就是文武身份的轉換。
曹耕心微笑道:“袁大人,既然不認得我是誰,就別說自以為認得我的言語。”
袁正定故作驚訝,“哦?敢問你是誰?”
曹耕心喝了口酒,“喝酒沒到門的時候,我是曹酒鬼,喝酒到門了,那我可就是曹大酒仙。”
袁正定笑了笑,“果然耽誤事。”
曹耕心搖頭道:“我是來看看齊先生的嫡傳學生們,尤其是要與董兄討要些不用賒賬的糯米酒釀,袁大人就不一樣了,是來找王爺攀交情的,高下立判,我是踩了都髒靴子的陋巷爛泥,袁大人是那高懸門
上的銅鏡,高風亮節,光明正大。”
袁正定皺眉道:“這麼些年,就只學會了耍嘴皮子?”
曹耕心反問道:“那你學會了嗎?”
於祿和謝謝先去了趟袁氏祖宅,然後趕來學塾這邊,挑了兩個無人的座位。
他們兩個都曾是大驪舊山崖書院的外鄉學子,只是不比李槐他們這麼跟齊先生親近。他們作為盧氏遺民流徙至此,只見到了崔東山,沒能見到創辦山崖書院和這座小鎮學塾的齊先生。
很湊巧,宋集薪和婢女稚圭,也是今天故地重遊,他們沒有去學塾課堂落座,宋集薪在學塾那邊除了趙繇,跟林守一他們幾乎不打交道,宋集薪帶著稚圭去了後院,他坐在在石桌那邊,是齊先生指點他和趙繇下棋的地方,稚圭像往常那樣,站在北邊柴門外邊。
宋集薪神色落寞,伸手拂過桌面。
不知道那個下棋總算輸給自己的趙繇,如今遠遊異鄉,是否還算安穩。
宋集薪轉過頭,望向那個閒來無事正在掰彎一枝柳條的稚圭。
她踮起腳尖,輕輕搖晃樹枝。
宋集薪看著她那張百看不厭更喜歡的側臉,恨不起來,不願意,捨不得。
她轉過頭,好似完全忘記了那天的開誠佈公,又變成了與宋集薪相依為命的婢女,鬆了手,嫣然笑道:“公子,想下棋了?”
宋集薪微微搖頭。
除了李槐、宋集薪這兩撥人之外,還有兩個意想不到的官場大人物,大駕光臨。
勤政務實的袁郡守,風流不羈的曹督造。
都沒有攜帶扈從,一個是故意不帶,一個是根本沒有。
事實上,這兩位皆出身上柱國姓氏的同齡人,都曾是大驪京城舊山崖書院的學生。
不過與亡國太子於祿差不多,都不曾經親眼見過齊先生,更沒辦法親耳聆聽齊先生的教誨。
曹督造斜靠窗戶,腰間繫掛著一隻硃紅色酒葫蘆,是尋常材質,只是來小鎮多少年,小酒葫蘆就陪伴了多少年,摩挲得光亮,包漿可人,是曹督造的心愛之物,千金不換。
見著了那位脫了官袍穿上青衫的郡守大人,曹督造驚訝道:“袁郡守可是大忙人,每天陀螺滴溜溜轉,腳不離地,屁股不貼椅凳,袁大人自己不暈頭,看得旁人都好似喝醉酒。這槐黃縣往返一趟,得耽誤多少正事啊。”
袁郡守神色淡漠,“與你言語,比較耽誤事。”
大驪袁曹兩姓,如今在整個寶瓶洲,都是名氣最大的上柱國姓氏,理由很簡單,一洲版圖,張貼的門神,半數是兩人的老祖宗,槐黃縣境內的老瓷山文廟,神仙墳武廟,兩家老祖亦是被塑造金身,以陪祀神祇的身份享受香火。
曹督造摘下腰間酒壺,抿了一小口,眯起眼,彷彿每當喝酒,便是人生圓滿時分。
袁郡守站姿筆挺,與那憊懶的曹督造是一個天一個地,這位在大驪官場上口碑極好的袁氏子弟,說道:“不知道袁督造每次醉醺醺出門,晃悠悠回家,瞧見那門上的老祖宗畫像,會不會醒酒幾分。”
曹督造是出了名的沒架子,嗜酒如命,不喜豪飲,就是小口慢飲,所以好像一天到晚都在喝,人生路就是去買酒的路,半路停步,與誰都能聊天打屁。
所幸地址就在小鎮上的那座窯務督造署,就是個清淨衙門,天不管地不管的,名義上屬於禮部直轄,京城吏部那邊也無權過問。事實上禮部能不能管得著龍泉窯務督造,大驪京城官場人人心裡跟明鏡似的。
曹督造專門叮囑過佐官,衙門裡邊所有官員、胥吏的政績考評,一律寫好或極好。
只得了個好字的,若是送些好酒,那就極好了。
去年到了極好的,不送些酒,今年那就不再極好了。
窯務督造衙署的官場規矩,就這麼簡單,省心省力得讓大小官員,無論清流濁流,皆要目瞪口呆,然後喜逐顏開,這樣好對付的主官,提著燈籠也難找啊。
曹督造自己不把官帽子當回事,小鎮百姓久而久之,見這位年輕官老爺真不是假裝平易近人,也就跟著不當一回事了。
黃二孃敢笑罵他,搬去了州城的劉大眼珠子之流,也敢與曹督造在酒桌上稱兄道弟,回了州城,見人就說與那位曹督造是好哥們,甚至連那些穿開襠褲的屁大孩子,都喜歡與遊手好閒的曹督造嬉戲打鬧,若是與爹告狀,多半無用,若是與孃親哭訴,只要婦人潑辣些,都敢扒曹督造的衣服。
曹督造早已將小鎮方言說得無比地道了,若是與人以大驪官話言語,反而不自在。
曹督造斜眼看那極其相熟的同齡人,回了一句,“不曉得最恪守禮儀的袁郡守,每次見著了門神畫像,會不會下跪磕頭啊。”
若是兩人沒來這趟小鎮歷練,作為官場的起步,郡守袁正定絕對不會跟對方言語半句,而督造官曹耕心多半會主動與袁正定說話,但是絕對沒辦法說得這麼“婉約”。
袁正定沉默片刻,“如此不務正業,以後有臉去那篪兒街嗎?”
曹耕心晃盪著手中酒壺,笑嘻嘻道:“用臉走路啊,袁大人這句說得十分諧趣了。下次京城再有誰敢說袁大人唯一的美中不足,是稍稍不夠風趣,我在路上碰著了,上去就是兩個大嘴巴子。”
袁正定繼續問道:“還記得關翳然和劉洵美嗎?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小時候這兩個將種子弟,都喜歡跟在你屁股後頭廝混。”
如今那兩人雖然品秩依舊不算太高,但是足可與他袁正定與曹耕心平起平坐了,關鍵是後來官場走勢,好像那兩個將種,已經破了個大瓶頸。
那就是文武身份的轉換。
曹耕心微笑道:“袁大人,既然不認得我是誰,就別說自以為認得我的言語。”
袁正定故作驚訝,“哦?敢問你是誰?”
曹耕心喝了口酒,“喝酒沒到門的時候,我是曹酒鬼,喝酒到門了,那我可就是曹大酒仙。”
袁正定笑了笑,“果然耽誤事。”
曹耕心搖頭道:“我是來看看齊先生的嫡傳學生們,尤其是要與董兄討要些不用賒賬的糯米酒釀,袁大人就不一樣了,是來找王爺攀交情的,高下立判,我是踩了都髒靴子的陋巷爛泥,袁大人是那高懸門
上的銅鏡,高風亮節,光明正大。”
袁正定皺眉道:“這麼些年,就只學會了耍嘴皮子?”
曹耕心反問道:“那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