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八百一十七章 刻舟求劍
宋鳳山趕來宅子後,被陳平安變著法子勸著喝了三碗酒,才能落座。
陳平安笑道:“先前在文廟附近,見著了兩位渝州丘氏子弟,宋前輩,要不要一起去趟渝州吃火鍋?”
宋雨燒擺擺手說道:“去不動了,火鍋這玩意兒,不差那一頓。遠路至多走到大驪那邊,回頭得空,就順路去你山頭那邊看看,也別刻意等我,我自個兒去,看過就算,你小子在不在山上,不打緊。”
喝著喝著,曾經揚言在酒桌上一個打兩個陳平安的宋鳳山,就已經眼花了,他每次提起酒碗,對面那傢伙,就是仰頭一口,一口悶了,再來句你隨意,這種不勸酒的勸酒,最要命,宋鳳山還能怎麼隨意?陳平安比自己年輕個十歲,這都已經比不過劍術了,難道連酒量也要輸,當然不行,喝高了的宋鳳山,非要拉著陳平安划拳,就當是問拳了。結果輸得一塌糊塗,兩次跑到門外邊蹲著,柳倩輕輕拍打後背,宋鳳山擦乾抹淨後,晃悠悠回到酒桌,繼續喝,寧姚提醒過一次,你好歹是客人,讓宋鳳山少喝點,陳平安無可奈何,心聲說宋大哥酒量不行,還非要喝,真心攔不住啊。寧姚就讓陳平安攔著自己一口悶。
在屋外簷下,寧姚不得不與柳倩道歉。
柳倩笑著說沒事,機會難得,今天鳳山醉酒只是難受一時,不醉可能就要後悔好久。
宋雨燒到底是老江湖,其實喝酒比宋鳳山多,卻依舊沒怎麼醉,只是滿臉漲紅,打著酒嗝,勸鳳山和陳平安都少喝點。
鳳山還好說,醉倒睡去拉倒。可陳平安畢竟如今是有媳婦的人了,如果今天喝了個七葷八素,到時候讓寧姚在桌子底下找人,下頓酒還喝不喝了?
只不過陳平安這小子酒量是真不差,宋雨燒喝到最後,見那傢伙喝得眼神明亮,哪有半點醉醺醺的酒鬼樣子,老人只好服老,不得不主動伸手蓋住酒碗,說今兒就這樣,再喝真不成了,孫子孫媳婦管得嚴,今天一頓就喝掉了半年的酒水份額,何況今晚還得走趟湟河水府喝喜酒,總不能去了只喝茶水,不像話,總是要以酒解酒的。
陳平安說喝完酒,去趟綵衣國,就要立即趕路辦件事,不能在這邊住下了。
宋雨燒笑道忙正事要緊,下次再喝個盡興,不管是在落魄山還是這裡,弄一桌火鍋,徹徹底底分個高下。
陳平安起身的時候,一個晃悠,宋雨燒緩緩起身,雙指抵住桌面,身形可就要更穩當了。
至於宋鳳山早就趴桌上了。
宋雨燒拿起竹黃劍鞘,隔著一張酒桌,拋給陳平安,笑道:“送你了。”
接過劍鞘,陳平安走出屋子,到了院子裡邊,陳平安與寧姚,向老人和攙扶起宋高風的柳倩告辭一聲,御風離去,結果沒過幾十里,陳平安就突然伸手捂住嘴巴,急急落地,要伸手去扶一棵樹,結果手一落空,腦袋撞在樹上,乾脆就那麼額頭抵住樹幹,低頭狂吐不止,寧姚站在一旁,伸手輕拍後背,無奈道:“死要面子。”
在她印象中,陳平安喝酒就從沒有醉過,就更別談喝到吐了。
陳平安今兒甚至都沒有震散酒氣,打消酒勁,就這樣由著自己醉醺醺,讓寧姚陪他走幾步路,等稍稍緩過勁兒了,再御風去綵衣國。
寧姚陪他走在山間小路,腳步緩緩,一襲青衫晃晃悠悠,她只得伸手攙扶住他的手臂。
醉酒的男人,輕輕喊著她的名字,寧姚寧姚。
她哭笑不得,只得次次應著。
宅子那邊,老人坐回酒桌,面帶笑意,望向門外。
新一輩江湖人的為人處世,往往勸酒只是為了看人醉後的醜態。
老江湖,是自己酒不夠喝,才會勸酒不停,讓朋友喝夠。或是不缺酒水的時候,勸酒是為多聽幾句心裡話。
可能每個老江湖,都像個酒缸,裝滿了一種酒水,名為“曾經”。
到了綵衣國那處宅子,見著了楊晃和鶯鶯這對夫婦,陳平安這次沒有喝酒,只是帶著寧姚去墳頭那邊敬酒,再回到宅子坐了一會兒。
離開宅子後,陳平安回望一眼。
四十年如電抹。
身在江湖,許多故人已去,唯有故事停留,就像一場場刻舟求劍。
綵衣國胭脂郡內,一個名叫劉高馨的年輕女修,身為神誥宗嫡傳弟子,下山之後,當了好幾年的綵衣國供奉,她其實年紀不大,面容還年輕,卻是神色憔悴,已經滿頭白髮。
今夜她坐在屋頂,喝過了一壺酒,酒壺擱放在腳邊,摘下腰間一支自制竹笛。
明月高掛,笛聲嗚咽。人生如夢,笛中月酒中身,醉不醉不自知。
她後仰倒去,躺在屋頂上,抬起手,輕輕晃動手腕上的一串銀鈴鐺,鈴鐺聲裡,好像有人路過心頭。
只是隨著清脆悅耳的叮咚聲,一去不留。
她看了眼圓圓月,辛苦最憐天上月。
梳水國的山神娘娘韋蔚,今天悶得慌,趁著大半夜沒有香客,就坐在臺階上,從袖子裡邊掏出那本豔遇不斷的山水遊記,樂呵樂呵,百看不厭。
可惜了,這本山水遊記,山上書商竟然沒有再版,也就沒有讓韋蔚期待已久的那些彩繪神仙圖書頁了,一旁祠廟陪祀的兩位神女,陪著山神娘娘一起看書,其中一位,她眼睛一亮,脫口而出,說了諄諄二字。韋蔚抬起頭,疑惑不解,幹嘛,你一個斗大字不識幾個的,教我讀書識字啊?
————
一位宮裝婦人,她身材矮小,卻極有珠圓玉潤的韻味,今天離開京城,重遊長春宮。
當年是被趕出京城,不得不在此結茅修行,故而所見所聞,處處是愁雲慘淡,寒蟬悽切,花開再美也會倏忽凋零,如今再看,卻是處處風景如畫,賞心悅目。
這位母憑子貴的大驪太后,如今是寶瓶洲一洲山河,當之無愧最有權勢的女人。
兩個兒子,一位註定會名垂千古的大驪皇帝,一位是戰功彪炳的大驪藩王,兄弟和睦,一起熬過了那場戰事。
至於誰是真正的宋睦,誰是宋和,重要嗎?反正在她這邊,只是曾經重要過,她還為此傷透了心,如今卻是半點不重要了。
藩王宋睦,在那大瀆畔的陪都,除了少個皇帝頭銜,與皇帝何異?連六部衙門都有了。該知足了,不可所求更多了。
此次她蒞臨長春宮,除了幾位隨軍修士的大驪皇室供奉,身邊還跟著一位欽天監的老修士。
此刻長春宮的太上長老,陪坐一側。太后娘娘身後,只站著一位捧劍侍女模樣的女子,身姿婀娜,卻以本命水法遮掩面容。
大驪沒能挽留下曹溶,擔任宋氏供奉,殊為惋惜。這位在舊大霜王朝山中隱居多年的得道真人,據說是那白玉京三掌教的嫡傳弟子之一,是北俱蘆洲清涼宗賀小涼的師兄,曹溶在老龍城和陪都戰場,多次出手,極為矚目。
再就是那個白骨劍客蒲禳,一位來自倒懸山師刀房的女冠,都未能被大驪招徠,戰事結束,就悄然離去。
一座寶瓶洲,在那場戰事當中,奇人異士,層出不窮,有那群魚躍龍門之大千氣象。
唯一的問題,就是這些山上神仙,與皇帝陛下關係平平,卻對那座陪都頗為親近。
至於那些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南方舊藩屬,她還真沒放在眼裡,只是眼前,她有個近憂。
崖畔涼亭,管著欽天監的老人,此時就在與太后娘娘說那一國武運流轉之事。
她聽得直皺眉。
主要是大瀆之南,陸續出現了幾位九境武夫,既有成名已久的遠遊境宗師,也有幾個橫空出世的嶄新面孔,此外一些個年紀輕輕的煉神三境武夫,大驪刑部都秘密記錄在冊,姓名籍貫,師傳,山水履歷,都有詳細記載。
反觀大瀆北方,尤其是大驪本土武夫,如果只說表面事,那麼在最近二十年之內,就顯得有些乏善可陳了。
大驪欽天監,對此苦笑不已。
絕不僅僅是因為宋長鏡當年凝聚一洲武運在身,更大問題,是出在了舊驪珠洞天那邊,一個名叫落魄山的地方。
哪怕除去那個不可理喻的山主陳平安不談,化名“鄭錢”遠遊各洲的弟子裴錢,已經九境,此外大管家朱斂,種秋,盧白象,魏羨……哪個不是武運在身的宗師。
何況小鎮那間楊家鋪子,還有一對不容小覷的師姐弟,小名胭脂的女子蘇店,以及桃葉巷出身的石靈山。師姐是金身境瓶頸,師弟已經是遠遊境武夫。可是按照大驪禮、刑兩部檔案秘錄所載,卻是蘇店資質、根骨和心性都更好。
長春宮那位太上長老,是第一次知曉這些山巔內幕,聽得她差點道心不穩。
披雲山附近的那座落魄山,都已經躋身宗門了?這麼大的事情,為何半點消息都沒有外傳?而那個才不惑之年的年輕山主,就已是十境武夫?魏檗辦了那麼多場夜遊宴,竟然還能一直藏掖此事?
欽天監老人見太后娘娘明顯有幾分神色不悅,小心醞釀一番措辭,說道:“關於武運一事,一直有那‘煉神三境武夫死本國,止境武夫死本洲’的說法,落魄山有此底蘊,雖說濃厚武運如此凝聚一地,太過古怪,可是也不全算壞事,其實仍算花開牆內,畢竟在龍州地界,是我大驪山河本土之內。”
貴為大驪太后的婦人點點頭,老修士就識趣起身告辭離去。
她站起身,那位長春宮太上長老就要跟著起身,她頭也不轉,只是伸手虛按一下,後者就立即坐回位置。
她望向山外,皺緊眉頭。
正陽山和落魄山,兩座新晉宗門之間的那點舊怨,好像註定無法善了。
不然披雲山不至於如此幫著落魄山藏藏掖掖,換成一般山頭,早就急不可耐,展示門派底蘊了。
其實在她看來,當年那場發生在驪珠洞天的風波,算個什麼事?
你陳平安都是當了隱官的上五境劍仙了,更是一宗之主,何必如此斤斤計較。
至於你朋友劉羨陽,不也沒死,反而因禍得福,從南婆娑洲醇儒陳氏遊學歸來後,就成了阮聖人和龍泉劍宗的嫡傳。
何必非要與那位正陽山護山供奉的袁真頁,討要個說法?
她轉頭問道:“朝廷這邊出面從中斡旋,幫著正陽山那邊代為緩頰,比如儘量讓袁真頁主動下山,拜訪落魄山,道個歉,賠個禮?”
這位太后娘娘身邊站立女子,是悄然離開轄境的水神楊花,她搖搖頭,腰間懸佩一把金穗長劍,輕聲道:“奴婢回娘娘話,不說如今的正陽山絕不會答應此事,陳平安和劉羨陽同樣不覺得可以如此一筆揭過。”
她伸手一拍亭柱,氣惱道:“合則利分則傷,甚至有可能會是兩敗俱傷的結果,這兩家都是宗字頭門派了,結果就連這點淺顯道理都不懂?”
楊花默不作聲。有些問題,問話之人早有答案。
婦人冷笑不已,“好嘛,就這麼兩個宗門,這會兒還忙活著下宗選址呢。還是說陳平安和竹皇這兩位劍仙,覺得當上了宗主,就想著過河拆橋,可以有本事無視
我大驪了。”
楊花說道:“娘娘,他們大鬧一場,其實對於我們大驪,也不全是壞事。若是雙方摒棄前嫌,各自擴張太快,反而極容易生出是非。”
陳平安笑道:“先前在文廟附近,見著了兩位渝州丘氏子弟,宋前輩,要不要一起去趟渝州吃火鍋?”
宋雨燒擺擺手說道:“去不動了,火鍋這玩意兒,不差那一頓。遠路至多走到大驪那邊,回頭得空,就順路去你山頭那邊看看,也別刻意等我,我自個兒去,看過就算,你小子在不在山上,不打緊。”
喝著喝著,曾經揚言在酒桌上一個打兩個陳平安的宋鳳山,就已經眼花了,他每次提起酒碗,對面那傢伙,就是仰頭一口,一口悶了,再來句你隨意,這種不勸酒的勸酒,最要命,宋鳳山還能怎麼隨意?陳平安比自己年輕個十歲,這都已經比不過劍術了,難道連酒量也要輸,當然不行,喝高了的宋鳳山,非要拉著陳平安划拳,就當是問拳了。結果輸得一塌糊塗,兩次跑到門外邊蹲著,柳倩輕輕拍打後背,宋鳳山擦乾抹淨後,晃悠悠回到酒桌,繼續喝,寧姚提醒過一次,你好歹是客人,讓宋鳳山少喝點,陳平安無可奈何,心聲說宋大哥酒量不行,還非要喝,真心攔不住啊。寧姚就讓陳平安攔著自己一口悶。
在屋外簷下,寧姚不得不與柳倩道歉。
柳倩笑著說沒事,機會難得,今天鳳山醉酒只是難受一時,不醉可能就要後悔好久。
宋雨燒到底是老江湖,其實喝酒比宋鳳山多,卻依舊沒怎麼醉,只是滿臉漲紅,打著酒嗝,勸鳳山和陳平安都少喝點。
鳳山還好說,醉倒睡去拉倒。可陳平安畢竟如今是有媳婦的人了,如果今天喝了個七葷八素,到時候讓寧姚在桌子底下找人,下頓酒還喝不喝了?
只不過陳平安這小子酒量是真不差,宋雨燒喝到最後,見那傢伙喝得眼神明亮,哪有半點醉醺醺的酒鬼樣子,老人只好服老,不得不主動伸手蓋住酒碗,說今兒就這樣,再喝真不成了,孫子孫媳婦管得嚴,今天一頓就喝掉了半年的酒水份額,何況今晚還得走趟湟河水府喝喜酒,總不能去了只喝茶水,不像話,總是要以酒解酒的。
陳平安說喝完酒,去趟綵衣國,就要立即趕路辦件事,不能在這邊住下了。
宋雨燒笑道忙正事要緊,下次再喝個盡興,不管是在落魄山還是這裡,弄一桌火鍋,徹徹底底分個高下。
陳平安起身的時候,一個晃悠,宋雨燒緩緩起身,雙指抵住桌面,身形可就要更穩當了。
至於宋鳳山早就趴桌上了。
宋雨燒拿起竹黃劍鞘,隔著一張酒桌,拋給陳平安,笑道:“送你了。”
接過劍鞘,陳平安走出屋子,到了院子裡邊,陳平安與寧姚,向老人和攙扶起宋高風的柳倩告辭一聲,御風離去,結果沒過幾十里,陳平安就突然伸手捂住嘴巴,急急落地,要伸手去扶一棵樹,結果手一落空,腦袋撞在樹上,乾脆就那麼額頭抵住樹幹,低頭狂吐不止,寧姚站在一旁,伸手輕拍後背,無奈道:“死要面子。”
在她印象中,陳平安喝酒就從沒有醉過,就更別談喝到吐了。
陳平安今兒甚至都沒有震散酒氣,打消酒勁,就這樣由著自己醉醺醺,讓寧姚陪他走幾步路,等稍稍緩過勁兒了,再御風去綵衣國。
寧姚陪他走在山間小路,腳步緩緩,一襲青衫晃晃悠悠,她只得伸手攙扶住他的手臂。
醉酒的男人,輕輕喊著她的名字,寧姚寧姚。
她哭笑不得,只得次次應著。
宅子那邊,老人坐回酒桌,面帶笑意,望向門外。
新一輩江湖人的為人處世,往往勸酒只是為了看人醉後的醜態。
老江湖,是自己酒不夠喝,才會勸酒不停,讓朋友喝夠。或是不缺酒水的時候,勸酒是為多聽幾句心裡話。
可能每個老江湖,都像個酒缸,裝滿了一種酒水,名為“曾經”。
到了綵衣國那處宅子,見著了楊晃和鶯鶯這對夫婦,陳平安這次沒有喝酒,只是帶著寧姚去墳頭那邊敬酒,再回到宅子坐了一會兒。
離開宅子後,陳平安回望一眼。
四十年如電抹。
身在江湖,許多故人已去,唯有故事停留,就像一場場刻舟求劍。
綵衣國胭脂郡內,一個名叫劉高馨的年輕女修,身為神誥宗嫡傳弟子,下山之後,當了好幾年的綵衣國供奉,她其實年紀不大,面容還年輕,卻是神色憔悴,已經滿頭白髮。
今夜她坐在屋頂,喝過了一壺酒,酒壺擱放在腳邊,摘下腰間一支自制竹笛。
明月高掛,笛聲嗚咽。人生如夢,笛中月酒中身,醉不醉不自知。
她後仰倒去,躺在屋頂上,抬起手,輕輕晃動手腕上的一串銀鈴鐺,鈴鐺聲裡,好像有人路過心頭。
只是隨著清脆悅耳的叮咚聲,一去不留。
她看了眼圓圓月,辛苦最憐天上月。
梳水國的山神娘娘韋蔚,今天悶得慌,趁著大半夜沒有香客,就坐在臺階上,從袖子裡邊掏出那本豔遇不斷的山水遊記,樂呵樂呵,百看不厭。
可惜了,這本山水遊記,山上書商竟然沒有再版,也就沒有讓韋蔚期待已久的那些彩繪神仙圖書頁了,一旁祠廟陪祀的兩位神女,陪著山神娘娘一起看書,其中一位,她眼睛一亮,脫口而出,說了諄諄二字。韋蔚抬起頭,疑惑不解,幹嘛,你一個斗大字不識幾個的,教我讀書識字啊?
————
一位宮裝婦人,她身材矮小,卻極有珠圓玉潤的韻味,今天離開京城,重遊長春宮。
當年是被趕出京城,不得不在此結茅修行,故而所見所聞,處處是愁雲慘淡,寒蟬悽切,花開再美也會倏忽凋零,如今再看,卻是處處風景如畫,賞心悅目。
這位母憑子貴的大驪太后,如今是寶瓶洲一洲山河,當之無愧最有權勢的女人。
兩個兒子,一位註定會名垂千古的大驪皇帝,一位是戰功彪炳的大驪藩王,兄弟和睦,一起熬過了那場戰事。
至於誰是真正的宋睦,誰是宋和,重要嗎?反正在她這邊,只是曾經重要過,她還為此傷透了心,如今卻是半點不重要了。
藩王宋睦,在那大瀆畔的陪都,除了少個皇帝頭銜,與皇帝何異?連六部衙門都有了。該知足了,不可所求更多了。
此次她蒞臨長春宮,除了幾位隨軍修士的大驪皇室供奉,身邊還跟著一位欽天監的老修士。
此刻長春宮的太上長老,陪坐一側。太后娘娘身後,只站著一位捧劍侍女模樣的女子,身姿婀娜,卻以本命水法遮掩面容。
大驪沒能挽留下曹溶,擔任宋氏供奉,殊為惋惜。這位在舊大霜王朝山中隱居多年的得道真人,據說是那白玉京三掌教的嫡傳弟子之一,是北俱蘆洲清涼宗賀小涼的師兄,曹溶在老龍城和陪都戰場,多次出手,極為矚目。
再就是那個白骨劍客蒲禳,一位來自倒懸山師刀房的女冠,都未能被大驪招徠,戰事結束,就悄然離去。
一座寶瓶洲,在那場戰事當中,奇人異士,層出不窮,有那群魚躍龍門之大千氣象。
唯一的問題,就是這些山上神仙,與皇帝陛下關係平平,卻對那座陪都頗為親近。
至於那些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南方舊藩屬,她還真沒放在眼裡,只是眼前,她有個近憂。
崖畔涼亭,管著欽天監的老人,此時就在與太后娘娘說那一國武運流轉之事。
她聽得直皺眉。
主要是大瀆之南,陸續出現了幾位九境武夫,既有成名已久的遠遊境宗師,也有幾個橫空出世的嶄新面孔,此外一些個年紀輕輕的煉神三境武夫,大驪刑部都秘密記錄在冊,姓名籍貫,師傳,山水履歷,都有詳細記載。
反觀大瀆北方,尤其是大驪本土武夫,如果只說表面事,那麼在最近二十年之內,就顯得有些乏善可陳了。
大驪欽天監,對此苦笑不已。
絕不僅僅是因為宋長鏡當年凝聚一洲武運在身,更大問題,是出在了舊驪珠洞天那邊,一個名叫落魄山的地方。
哪怕除去那個不可理喻的山主陳平安不談,化名“鄭錢”遠遊各洲的弟子裴錢,已經九境,此外大管家朱斂,種秋,盧白象,魏羨……哪個不是武運在身的宗師。
何況小鎮那間楊家鋪子,還有一對不容小覷的師姐弟,小名胭脂的女子蘇店,以及桃葉巷出身的石靈山。師姐是金身境瓶頸,師弟已經是遠遊境武夫。可是按照大驪禮、刑兩部檔案秘錄所載,卻是蘇店資質、根骨和心性都更好。
長春宮那位太上長老,是第一次知曉這些山巔內幕,聽得她差點道心不穩。
披雲山附近的那座落魄山,都已經躋身宗門了?這麼大的事情,為何半點消息都沒有外傳?而那個才不惑之年的年輕山主,就已是十境武夫?魏檗辦了那麼多場夜遊宴,竟然還能一直藏掖此事?
欽天監老人見太后娘娘明顯有幾分神色不悅,小心醞釀一番措辭,說道:“關於武運一事,一直有那‘煉神三境武夫死本國,止境武夫死本洲’的說法,落魄山有此底蘊,雖說濃厚武運如此凝聚一地,太過古怪,可是也不全算壞事,其實仍算花開牆內,畢竟在龍州地界,是我大驪山河本土之內。”
貴為大驪太后的婦人點點頭,老修士就識趣起身告辭離去。
她站起身,那位長春宮太上長老就要跟著起身,她頭也不轉,只是伸手虛按一下,後者就立即坐回位置。
她望向山外,皺緊眉頭。
正陽山和落魄山,兩座新晉宗門之間的那點舊怨,好像註定無法善了。
不然披雲山不至於如此幫著落魄山藏藏掖掖,換成一般山頭,早就急不可耐,展示門派底蘊了。
其實在她看來,當年那場發生在驪珠洞天的風波,算個什麼事?
你陳平安都是當了隱官的上五境劍仙了,更是一宗之主,何必如此斤斤計較。
至於你朋友劉羨陽,不也沒死,反而因禍得福,從南婆娑洲醇儒陳氏遊學歸來後,就成了阮聖人和龍泉劍宗的嫡傳。
何必非要與那位正陽山護山供奉的袁真頁,討要個說法?
她轉頭問道:“朝廷這邊出面從中斡旋,幫著正陽山那邊代為緩頰,比如儘量讓袁真頁主動下山,拜訪落魄山,道個歉,賠個禮?”
這位太后娘娘身邊站立女子,是悄然離開轄境的水神楊花,她搖搖頭,腰間懸佩一把金穗長劍,輕聲道:“奴婢回娘娘話,不說如今的正陽山絕不會答應此事,陳平安和劉羨陽同樣不覺得可以如此一筆揭過。”
她伸手一拍亭柱,氣惱道:“合則利分則傷,甚至有可能會是兩敗俱傷的結果,這兩家都是宗字頭門派了,結果就連這點淺顯道理都不懂?”
楊花默不作聲。有些問題,問話之人早有答案。
婦人冷笑不已,“好嘛,就這麼兩個宗門,這會兒還忙活著下宗選址呢。還是說陳平安和竹皇這兩位劍仙,覺得當上了宗主,就想著過河拆橋,可以有本事無視
我大驪了。”
楊花說道:“娘娘,他們大鬧一場,其實對於我們大驪,也不全是壞事。若是雙方摒棄前嫌,各自擴張太快,反而極容易生出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