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八百六十九章 次第花開

    陳平安舉起酒碗,身前前傾,與楚茂手中酒杯磕碰一下,笑道:“本就該恩怨各算,今天喝過了酒,就當都過去了。不過有一事,得謝你。”

    是說當那包袱齋,撿錢一事,開門大吉。

    年輕劍仙沒說什麼事,楚茂當然也不敢多問。

    最後等到那位年輕劍仙笑著告辭離去,楚茂還是有一種恍若隔世的錯覺。

    一座山神祠附近的僻靜山頭,視野開闊,適宜賞景,三位女子,鋪了張綵衣國地衣,擺滿了酒水和各色糕點瓜果。

    江湖老話,山中美人,非鬼即妖。

    當然,還有落魄書生最為嚮往的神女。

    那個少女開心得在毯子上邊歡快打滾。

    哈哈,真是萬事開頭難,開了頭就萬事不難。

    發了發了,終於發達了,老孃終於闊氣了,終於不用寄人籬下看人臉色了。

    正是山神娘娘韋蔚,帶著兩位祠廟侍女來這邊喝酒。

    剛剛晉升山神娘娘的那些年,所有家底都花在了修建祠廟上邊,怎麼瞧著富貴氣派怎麼砸錢,一開始沒經驗啊,當慣了剪徑劫財的梳水國四煞,哪裡曉得如何當山神娘娘嘛,可不就是黃花閨女坐花轎,頭一回的事兒,所以就根本沒想著省著點花。

    那真是低三下氣得令人髮指,只得與城隍暫借香火,維持山水氣數,因為香火欠債太多,縣城隍見著她就喊姑奶奶,比她更慘,說自個兒已經拴緊褲腰帶過日子,倒不是裝的,確實被她連累了,可府城隍就不夠厚道了,閉門羹,到了一州陰冥治所的督城隍廟,那更是衙門裡邊隨便一個當差的,都可以對她甩臉子。

    山水官場,真真難混。

    韋蔚還是女鬼的時候,就曾經埋怨過這個世道,人難活,鬼難做。

    不曾想好不容易當上了享受香火的山神娘娘,還是處處捉襟見肘。

    事情的轉機,在那個青衫劍仙的拜訪過後,山神廟就開始時來運轉了。

    以至於韋蔚專門給鄰近祠廟的那段山路,私底下取了個名字,就叫“分水嶺。”

    陳平安趁著韋蔚不在山神廟內,就坐在了祠廟外的長條青石板上。

    遙遙聽著山神娘娘與兩位神女說她那趟京城之行的情節曲折,就當是聽人說書了。

    原來她們仨“精心”挑選了一位進京趕考的讀書人,確實是大費周章了,叫人好等,如果不是陳平安早有提醒,不然他們如果只是盯著自家山界裡邊的讀書種子,估計這會兒山神廟都要拮据得揭不開鍋了。

    一開始那個士子就根本不稀罕走山路,只會繞過山神祠,咋辦,就按照陳平安的法子辦嘛,下山託夢!

    按照韋蔚的估算,那士子的科舉制藝的本事不差,按照他的自身文運,屬於撈個同進士出身,只要考場上別犯渾,板上釘釘,可要說考個正兒八經的二甲進士,稍微有點懸乎,但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如果再加上韋蔚一鼓作氣贈予的文運,在士子身後點燃一盞大紅山水燈籠,確實有望躋身二甲。

    可就是那個書生,長相委實是磕磣了點,歪瓜裂棗。

    一開始韋蔚的侍女還不太情願,嫌棄那個讀書人太醜,說她真的……下不去嘴。

    氣得韋蔚揪著她的耳朵,罵她不開竅,只是入夢,還下嘴,下什麼嘴,又不是讓你直接跟他來一場雲雨春夢。

    一場蹩腳託夢之後,虧得那個士子這輩子是頭一遭遇到這種事情,不然破綻百出,韋蔚自個兒都覺得慘不忍睹,後來她就一咬牙,求來一份山水譜牒,山神下山,儘量偏離水路,小心翼翼走了一趟京城,之前那個陳平安所謂的“某位廟堂重臣”,沒有明說,不過雙方心知肚明,韋蔚跟這位早已權傾朝野的傢伙熟得很,只不過等到韋蔚當了山神娘娘,雙方就極有默契地相互劃清界線了。

    那傢伙不是省油的燈,更不念舊情,彎來繞去打官腔,什麼科舉一道,是是國之大事,不宜插手,壞了規矩。

    原本其實不太願意提起陳平安的韋蔚,實在是沒法子了,只得搬出了這位劍仙的名號。

    好嘛。

    陳平安三個字,簡直就是天底下最好的一方靈丹妙藥。

    雖然那傢伙當時只說了句“不要抱過大希望”。但是韋蔚這點人情世故還是有的,那個書生的一個進士出身,十拿九穩了。至於什麼一甲三名,韋蔚還真不敢奢望,只要別在進士裡邊墊底就成。

    結果那個士子直接得了個二甲頭名,書生當然是做夢一般。

    韋蔚和兩位侍女,聽聞這個天大喜訊之後,其實也差不多。

    金榜題名的新科進士一得閒,二話不說,快馬加鞭,直奔山神廟,敬香磕頭,熱淚盈眶,無比虔誠。

    正是在那一刻,親眼看著祠廟內那一縷精粹香火的嫋嫋升起,韋蔚驀然間,心有一絲明悟。

    好像瞬間明白了一連串的道理,真正懂得如何擔任一方山水神靈。

    陳平安坐在古松旁的青石長凳上,拿著養劍葫,慢慢喝酒。

    韋蔚那邊,大笑一句,咱們這位憐香惜玉的陳公子,說那些黑話比咱們還順口,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又隨口說了些那本山水遊記的事蹟,韋蔚捧腹大笑不已。

    陳平安翻了個白眼。

    不跟她一般見識。

    在祠廟周邊的山水地界,果然懸起了許多拳頭大小的紅燈籠,這些都是山神庇護的象徵,小巧玲瓏。

    既有大門大戶的,也有市井陋巷的。

    一粒善因,只要能夠真的開花結果,是有可能花開一片的。

    一事順百事順。

    兩國邊境,再沒什麼作祟害人的梳水國四煞了,本就是一處山水形勝之地,既有適宜探幽的崇山峻嶺,也有便於賞景的易行之地,不然韋蔚也不會挑選此地,作為祠廟選址,加上這邊的志怪奇聞、山水故事又多,祠廟地界內還有一條官道,世道重新太平起來,踏青郊遊、遊山玩水的士子女子,就多了,江湖中人,遊學士子,商賈走鏢的,三教九流,山神廟的香火越來越多。

    祠廟來了個虔誠信佛的大香客,捐了一筆可觀的香油錢,

    於是韋蔚就在自家地界,修建了一座寺廟,規模不大,但是還專門請了廟祝,將那些早早就歸攏起來的破敗佛像,重新修繕,或貼金,或彩繪,總之那個大香客捐的錢,一兩銀子都沒貪墨。

    而那個州城的大香客,一次專程挑選正月十五燒頭香,十四這天就在這邊等著了,看過了寺廟,很滿意。有錢人,可能在其他事情上糊塗,可在掙錢和花錢兩件事上,最難被矇混。所以一眼就看出了山神祠這邊的做事講究,十分豪爽,乾脆又拿出一大筆銀子,捐給了山神祠。算是禮尚往來了。

    韋蔚曾是鬼物,不是沒見過錢,常年打交道的,多是神仙錢,但是香火一事,還真不是能用神仙錢折算的。

    那個相貌其實半點不起眼的大香客,也就是個實打實掙著了山下錢的凡俗夫子而已,可他當時說了一個誠心的道理,卻讓韋蔚記憶深刻。

    “其實不是我在行善事,施捨錢財給他人,而是他人施捨善緣與我。”

    大驪陪都,洛京。

    皇帝陛下至今還不曾駕臨陪都。

    陪都的禮部老尚書柳清風,垂垂老矣,臥病不起,已經不去衙門很久了。

    其實浩然天下,不少王朝都有兩京、三京乃至陪都更多的前例。

    如今洛京這邊的衙門,不單是禮部,就連其它衙門,都有官員建言,南北兩京併為帝都,兩者不分主次。

    暗流湧動啊。

    兩種心思,一種說法罷了。

    今天老人聽見一聲“柳先生”的久違稱呼,睜開眼睛,凝神望去,定睛瞧了瞧那個憑空出現的不速之客,略顯費勁,點頭笑道:“比起當年拘謹,如今隨心所欲多啦,是好事,隨便坐。”

    柳清風坐起身,自己拿了個枕頭靠著。

    暖閣那邊,其實有個侍女。

    陳平安找了條椅子,輕拿輕放,坐在床邊不遠處,雙手放在膝蓋上,輕聲道:“柳先生躺著說話就是了。”

    柳清風笑道:“以後有得躺了,這會兒不著急。”

    陳平安啞然失笑。

    柳清風指了指書案那邊,“一個朝廷,如何治理貪官,不用多說了,一國兵戎兩事之外的重中之重,而且咱們大驪在這方面,做得頂好了。不過呢,某些清官的為官之道,弊端相對不顯,我提筆寫字,難嘍,只好趁著還沒死,猶有餘力口述,讓人代筆,趕緊折騰出一份摺子,自以為為官不求財,便剛愎自用,行事酷烈,非是聖賢教誨的中庸之道。”

    陳平安點點頭,“曾經在一本小集子游記上邊,見過一個類似說法,說貪官禍國只佔三成,這類清官惹來的禍事,得有七成。”

    “那倒不至於,言過其實了,不過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說幾句怪話重話,誰聽誰看呢。”

    “對了,那本冊子我讀過,幫個女子改了名字,‘翠環’不如‘環翠’雅緻嘛。”

    陳平安會心一笑,輕輕點頭道:“原來柳先生還真讀過。”

    那本遊記,在寶瓶洲銷量不大,而且早就不再版刻翻印了。

    足可見這位柳老尚書的讀書之雜、記憶之好。大概這就是所謂的博聞強識了,何況老人還不是一位練氣士。

    “最快目處,可是書中人幫這娼家女脫離苦海,公了私了兼備,層層遞進,滴水不漏?”

    陳平安還是點頭,“正如柳先生所說,確實如此。”

    柳清風笑道:“把一件好事辦得滴水不漏,讓受惠者沒有半點後患之憂。哪怕只是些書上事,你我這般看客,翻書至此,那也是要欣慰幾分的。”

    陳平安就只有繼續乖乖點頭的份兒。

    柳清風沉默片刻,說道:“柳清山和柳伯奇,以後就有勞陳先生多多照拂了。”

    陳平安說道:“柳先生只管放心便是。”

    柳清風笑道:“萬一有些意外,照顧不來,也無需愧疚,要是做不到這點,此事就還是算了吧。相互不為難,你不用擔這個心,我也乾脆不放這個心。”

    陳平安笑道:“可以放心。”

    柳清風看了眼陳平安,玩笑道:“果然還是上山修行當神仙好啊。”

    陳平安欲言又止。

    柳清風擺擺手,知道這位年輕劍仙想要說什麼,“我這種文弱書生,吃得住些小苦,可惜萬萬吃不住疼的。嘖嘖,什麼血肉剝落,形銷骨立,只是想一想,就頭皮發麻。何況,我也沒那想法,即便有成為山水神靈的捷徑可行,我都不會走的。別人不理解,你該理解。”

    陳平安便不再勸什麼。

    老人咳嗽幾聲過後,突然喊了一聲“陳平安”。

    陳平安說道:“柳先生?”

    老人看著那個瞧著還很年輕的山上劍仙,如此生翻書得見最會心處一頁,閉眼喃喃道:“世態翻覆雨,吾心分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