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九百一十三章 龍門對

    “南綬臣,北隱官”,兩位敵對劍修,能夠獲此稱號,都絕非浪得虛名。

    雙方都很奸詐,雞賊,陰險。

    今天的拖月城議事大堂,除了正副兩位城主,還有刑官齊狩和出身簸箕齋一脈的水玉,一行人正在傳閱那一摞紙張。

    除了四位歲數相差不多的劍修,還有一位老元嬰。

    水玉抖了抖手中紙張,嘖嘖笑道:“真是個怪名字。”

    化名竇乂。乂,確實是個很生僻的字。

    溥瑜笑道:“乂字,是治理、安定的意思,若是再加上個字,組成“乂安”一詞,就又有了‘天下太平’的寓意。”

    既然註定破境無望,溥瑜就安心當這城主了,這些年還積攢了不少雜書,沒事就翻翻,溥瑜甚至想著哪天卸下了城主擔子,自己能不能去當個教書先生?

    齊狩默默喝著茶,有些頭疼,以那個傢伙的一貫德性,肯定會變著法子找自己的麻煩。

    在嘉春七年的開春時分,飛昇城曾經舉辦過第二場極為正式的祖師堂議事。

    也正是那場至關重要的議事,真正奠定了飛昇城的內部職責劃分、以及對外擴張方案。

    當年祖師堂內,擺放有四十一條椅子,後來陸續增添了六把,但是掛像下的那兩條椅子,始終空著。

    兩位隸屬於刑官一脈的老元嬰劍修,分別來自太象街和玉笏街,曾是陳氏和納蘭兩個大家族的附庸門戶。

    這些年,兩位老人一直在為年輕人傳授劍術。

    刑官一脈在飛昇城和拖月城內,分別設立有一座搜山司和斬妖院,兩位老元嬰各自坐鎮其一,偶爾也會悄然離開飛昇城,都是為那些出門歷練的下五境劍修們暗中護道,而這種所謂的“歷練”,可不是浩然天下那些譜牒修士的遊山玩水,什麼所謂的紅塵歷練,飛昇城的絕大多數的劍修傷亡,都出現在歷練過程中,為了開闢地盤,確定路線安危,涉險勘探那些詭譎的山水秘境,遭逢一些聞所未聞的怪異,數位護道劍師都因此隕落,甚至以至於屍骨無存,最後都是飛昇城寧姚在內的幾位上五境劍修,親自仗劍前往這些險地。

    就像這次與隱官一脈劍修聯袂外出歷練的刑官一脈,幕後護道人,就是一位老元嬰劍修。

    劍氣長城萬年以來,撇開那些先天受制於本命飛劍的劍修,從無“孱弱的劍修,紙糊的境界”。

    這個傳統,飛昇城絕對不能丟。

    但是不得不承認,離開了劍氣長城後,所有劍修的破境速度,越來越慢了。

    當然寧姚是例外。

    而最年輕一輩劍修的出現,也越來越無法像之前那樣一茬接一茬,多如雨後春筍了。

    與此同時,兩位老人還管著一座問劍樓的鑰匙。

    雖說如今飛昇城的劍修,依舊各有師傳,但是飛昇城建造了一處藏書樓,取名為問劍樓。

    經由阿良改善過的劍氣十八停,如今所有劍修都可以修行,至於最終能夠學到幾成神意精髓,各憑造化。

    此外避暑行宮當年收集、整理了大量原本禁制重重的歷代劍修遺留道訣、劍經、秘籍,都彙總於那座戒備森嚴的問劍樓。

    許多原本都早已斷了香火傳承的劍術,都有一定機會找到“隔代”弟子。

    比如陶文,吳承霈,宋彩雲,殷沉,還有生前最後一次出劍,就是與龍君問劍的高魁,等等。

    甚至還有叛出隱官一脈的兩位劍仙,洛衫和竹庵。

    這些劍修的獨門劍術,只要避暑行宮那邊曾經有過記載的,如今的飛昇城年輕劍修,都有希望學成,但是不強求後世劍修一定要“認祖歸宗”,只是學成了這一門劍術的劍修,在各自開闢出來的劍術道脈傳承過程中,絕對不可故意隱晦此事,必須寫明這份傳承來歷。

    避暑行宮當初編撰出一本內容詳細的小冊子,大致寫明瞭某一脈劍術的傳承要求、修行門檻,

    故而想要傳承那些劍術,有兩點要求,一個是自身本命飛劍與劍術契合,再就是戰功足夠,然後經由刑官和隱官兩脈的確定和認可,年輕劍修才可以去問劍樓翻閱某本劍譜、修行對應的某部秘籍。

    老元嬰好奇問道:“之前那趟遠遊蠻荒,寧姚說得含糊其辭,只說是隱官大人起的頭,可他們一行人,既然做掉了仙簪城玄圃和託月山元兇這兩頭位飛昇境,難道城頭那邊,如今新刻了兩個字?”

    其實就連這位老修士,也是才知道原來劍氣長城還有個刑官,名為豪素。

    將那仙簪城打斷為兩截,當然大快人心。但是對劍氣長城的劍修而言,刻字一事,自古就是天大地大此事最大。

    齊狩看著那幾道視線,無奈道:“就算是我去問,有用嗎?寧姚明擺著不願意多說什麼。”

    水玉也倍感奇怪,“既然做成了這麼多大事,為何不直接告訴整個飛昇城?怎麼想都沒理由藏藏掖掖啊。”

    溥瑜笑著調侃道:“想不明白就對了,所以你進不去避暑行宮。”

    當年簸箕齋三位師兄弟,確實是想要進入避暑行宮的,可惜寧姚沒答應。

    不然如今的隱官一脈,完全有實力與刑官一脈分庭抗禮。

    如今的飛昇城,上五境劍修有四位。

    飛昇境,寧姚。

    暫時無仙人。

    玉璞境劍修有三人,齊狩,高野侯,鄧涼。

    元嬰境,總計四人。

    兩位刑官一脈的老元嬰劍修,再加上簸箕齋一脈的歙州,以及避暑行宮的羅真意。

    其實太象街陳府那邊,還有陳緝和他身邊的侍女,陳晦。曾經的主僕雙方,如今的師徒兩人,分別是元嬰境和玉璞境。

    只是此事,除了寧姚,暫時無人知曉。

    齊狩冷不丁說道:“如果,我是說如果,陳平安在下一場祖師堂議事中,要求我們和泉府各自拿出一座山頭,交給避暑行宮打理,是答應,還是不答應?”

    老元嬰緩緩道:“憑什麼?”

    齊狩說道:“還是一個如果,如果刻字之人,正好是陳平安呢?”

    老元嬰立即說道:“那就給啊。”

    雖然是刑官一脈的劍修,但是這種事情,老人沒什麼可猶豫不決的,必須給。

    齊狩點點頭,“理當如此。”

    水玉幸災樂禍道:“刑官大人,要是陳平安不走了,你怎麼辦?”

    齊狩微笑道:“家給人足,時和歲豐,筋骸康健,里閈樂從,君子飲酒,其樂無窮。”

    老元嬰聽得一頭霧水,“啥玩意?”

    溥瑜笑著解釋道:“出自康節先生的《擊壤集》,皕劍仙印譜上邊也有照抄,是一方印章的邊款內容,底款印文是‘而吾獨未及四方’,亦是康節先生年少讀書時有感而發,老邵,你與這位康節先生還是同姓,回頭可以翻翻印譜。不過咱們刑官大人的意思,是說與人鬥,其樂無窮。”

    任毅笑道:“虧得隱官大人不在場,不然這會兒就要擺出一副笑眯眯的玩味表情了吧。”

    姓邵的老元嬰手心摩挲著椅把手,撇嘴道:“讀書人就是彎彎腸子,罵人都能罵出朵花來。”

    可陳平安要真能在城頭新刻一字,老元嬰都願意去酒鋪那邊自罰三碗。

    反正那邊的酒碗也不大。

    畢竟老元嬰對那印章印譜一事,最是不以為然,這些年他沒少發牢騷,整些花裡花俏的,有本事你這隱官倒是去城頭刻個字啊。

    喝酒一事,既想又不想。

    不想的理由很簡單,老人抹不開面子。

    可仔細思量一番,老人還是希望那年輕隱官當真刻字居多。

    原本屬於隱官一脈私產的躲寒行宮,如今像是成了專屬於刑官一脈純粹武夫的地盤。

    只不過這件事,雙方都有默契,一個無所謂,一個也不提。

    劍氣長城僅有的三個古老官職,除了隱官、刑官,其實還有祭官,只是祭官一脈早已失傳。

    傳聞躲寒行宮,最早就曾是祭官的衙署所在,只是隱官一脈,在蕭愻手上太過矚目,就佔據了早已廢棄不用的躲寒行宮,反正老大劍仙對此也沒說什麼,久而久之,躲寒行宮就自然而然被視為隱官一脈的私產,以至於許多不喜歡翻黃曆的年輕劍修,根本就不知道家鄉歷史上,還曾有過什麼祭官。

    躲寒行宮那幫最早的武夫胚子,當年第一撥進入此地習武練拳的孩子,都已經長大。

    作為刑官管轄的武夫一脈,如今人數總計將近百人,而且越往後,人數和勢力,會越來越可觀。

    一個眉眼清秀的高大少年,今天在兩位教拳師傅的休息間隙,獨自在那演武場上,出拳如龍,呼嘯成風。

    旁邊蹲著不少屁大孩子,都是年紀輩分最小的,如果說成為劍修,得看老天爺賞不賞飯吃,不然求也求不來,那麼武夫學拳要趁早,也是公認的。

    作為大師傅的鄭大風,每天早晚兩次來躲寒行宮教拳喂拳,各一個半時辰。

    姜勻一邊出拳,一邊自誇。

    “當年隱官來這邊為我們幾個悉心教拳,我是唯一一個沾到隱官衣衫邊角的純粹武夫,所以說我習武資質如何,你們懂了吧?”

    “其實隱官曾經私底下專程找到我,他說了,當年十人裡邊,就數我天賦最好,高出別人一大截,所以必須為我開個小灶,才算不浪費我的習武資質,開小灶是啥個意思,意味著什麼,知道吧?”

    “看好了,我這一手空手奪白刃、可隨便抓飛劍的擒拿術,就是隱官的真傳,按照他家鄉那邊的規矩,一般情況下,是非嫡傳絕不輕傳的,就連那個郭竹酒都未必學會了,如今由我一拳遞出,多半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所以就算隱官再給我喂拳,一樣得小心了……”

    演武場邊緣地界,有人出聲,“哦?得是怎麼個小心?”

    姜勻耳尖,立馬不樂意了,“哦啥哦,誰不信?站出來!”

    那人站在那邊,笑答道:“我不信。”

    姜勻揉了揉眼睛,確定不是自己眼花後,偷偷嚥了口唾沫,眼珠子急轉,想著如何補救才能逃過一劫。

    那人笑眯眯伸出一手,“不用補救了,來,練練手,就當我幫你開個小灶,省得沒人信你。”

    姜勻小心翼翼搓手道:“隱官大人,這些年怪想你的。我可不像許恭、元造化這些沒良心的傢伙,我每天練拳之前,都要在心中默唸三聲隱官大人,才會遞出神意飽滿的那第一拳。”

    曉之以理就算了,誰不知道二掌櫃是出了名的“買賣公道、最講道理”,那小爺我就動之以情!

    演武場四周,頓時一片譁然。

    真是那個傳說中的隱官大人?!

    問題是也不是那麼相貌英俊、高大威猛啊。

    看上去,就是高高瘦瘦的,嗯,好像跟學塾裡邊的教書先生差不多。

    他真的是一位武學大宗師嗎?

    鄭師傅說他曾經悉心指點過隱官大人好些拳法,現在看來,多半是真的吧。

    陳平安暫且放過姜勻這個小刺頭,與那兩個快步走來身邊的外鄉武夫抱拳笑道:“辛苦了。”

    一男一女,都是金身境,歲數差不多都是花甲之年,只不過面容瞧著顯年輕,也就四十歲出頭。

    兩位武夫異口同聲道:“不敢當!”

    若是在五彩天下別處,他們隨便揀選一地開山立派,原本都是輕而易舉的小事。

    至於為何兩位躋身“煉神三境”的武學宗師,會趕來飛昇城,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是躲避山上的仇家,逃難而來。

    何況除了避暑行宮會驗明身份,還有鄭大風和捻芯盯著,出不了差錯。

    就像之前在那武魁城,要求外鄉人填寫籍貫、履歷,就是一種看似表面功夫的無聊事,很容易矇混過關,但事實上,是典型的外鬆內緊,而且記錄在冊的外鄉人越多,飛昇城就可以越容易相互驗證,一旦被發現誰動了手腳,故意瞞報身份,履歷作偽,那就要去跟如今管著一座牢獄的捻芯打交道了。

    一個能讓陳平安至今都心有餘悸的縫衣人,手段如何,可想而知。

    陳平安一出現,演武場這邊,很快就聚攏起一撥年輕武夫,不多不少,剛好十人。

    一襲青衫長褂,側過身,同時一個胳膊翻轉,一巴掌向後,按住身後一個偷襲少年的面門,往地上一按,腦袋砸地彈三彈。

    再身形飄然轉動,手拽住一記兇狠掃來的鞭腿,右手高高抬起手肘,一個猛然下墜,就是一記頂心肘,敲中那少年的心口,後者砰然摔在地上,再被陳平安腳尖一挑,少年空中翻滾十數圈,癱軟在地,幾次想要掙扎起身都無果,嘔血不已。

    那個名叫孫蕖的少女,一記膝撞,結果被陳平安一腿重重掃中她腰肢,孫蕖當場橫飛出去,與另外一位女子武夫撞了個滿懷,一起摔出去。

    頃刻間,十人圍毆,相互間根本不用打招呼,配合不可謂不精巧,最後全部倒地不起,慘不忍睹。

    鼻青臉腫的姜勻坐在地上,高高抬起頭,流鼻血了。

    當年的假小子,如今的大姑娘,元造化坐在地上,她一拳重重砸在地面上。

    暮蒙巷許恭揉了揉心口,呲牙咧嘴。

    姜勻,許恭,元造化。

    他們三人資質最好,學拳最快,靠著一座嶄新天下的天時饋贈,姜勻得過三次武運,許恭和元造化各自得過兩次。

    此外也有多人獲得過一次武運饋贈。

    其實這跟寧姚的破境也有不小關係,尤其是等她真正坐穩了天下第一人的位置,再加上飛昇城獲得了某種天地眷顧,就使得躲寒行宮一脈的武夫,

    當然這些曾經的孩子,確實習武勤勉,都吃得住苦,不曾揮霍他們的自身天賦和外在機緣。

    只是不得不承認,這種憑藉某境“最強”而來的武運,相較於其他任何一座天下,都很有水分,而且水分很大。

    如果是在浩然天下,哪個門派,能夠擁有將近十人,如此密集地先後獲得過武運,不是自家開武運鋪子的是什麼?

    陳平安站在原地,微笑道:“要是那種點到即止的切磋,聯手打個遠遊境,問題不大。”

    習武登高,急不來。

    躲寒行宮的武夫一脈,想要真正為飛昇城分憂做事,確實還需要二三十年的打熬。

    到時候有了一兩個遠遊境武夫,外出遊歷就很安穩了,都不太用得著劍修的護道。

    如果是一場有預謀的偷襲,撇開鄭大風和兩位教拳師傅不談,那麼一位飛昇城去過戰場的金丹境劍修,一人一飛劍,就可以徹底殺穿躲寒行宮。

    陳平安挪步,從近到遠,將那些年輕武夫一個個拉起身,當然女子除外,隱官只需輕輕跺腳,她們便能夠飄然起身。

    玉笏街的孫蕖,她有個妹妹叫孫藻,早年跟隨一位名叫宋聘的金甲洲女子劍仙,離開了家鄉。

    她起身後,問道:“隱官大人,孫藻現在怎麼樣了?有沒有丟人現眼?”

    陳平安笑道:“她已經是觀海境劍修了。”

    孫蕖點頭道:“湊合吧。”

    躲寒行宮,歷史上的教拳之人,先後是寧府老嬤嬤白煉霜,年輕隱官陳平安,還有個外來戶的鄭大風。

    其實陳平安只是偶爾去指點一番,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師父,但是躲寒行宮的孩子,哪裡管這個,有事沒事就拿鄭師傅跟隱官大人作對比。

    陳平安走到兩位金身境武夫那邊,笑道:“馬師傅,劉師傅,如果可以的話,以後喂拳可以出手再重一點,至於打熬筋骨的藥材一事,加上一日三餐的藥膳,可以適當多要一點,不用擔心泉府一脈那邊報賬會通不過。”

    看著那位年輕隱官的和煦神色,打商量的語氣,兩人便有幾分意外,同時還有些輕鬆。

    今天有了隱官大人的親自發話,想必以後在泉府那邊,就更好商量了。

    誰不知道泉府一脈的賬房先生們,在掙錢這件事上,就差沒有將年輕隱官尊奉為初代祖師爺了。

    躲寒行宮一脈的純粹武夫,這些年的處境,其實頗為尷尬,一來就像是刑官一脈山頭的“庶子”,不太討喜,再者錢財一事,只進不出,雖說不至於討人嫌,可到底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事情,泉府那邊倒是不會剋扣半點,只說他們兩人與大師傅鄭大風,三位教拳的,泉府每月按例給的俸祿,一文錢不少,孩子們習武練拳打熬筋骨一切所需,也都足量分發,躲寒行宮報多少,就給多少,從無二話。

    只是一些個瑣碎言語,以及某些眼神和臉色,誰都不傻,都聽得見,看得明白。

    此外,躲寒行宮的習武之人,在這劍修如雲的飛昇城,難免會覺得自己矮人一頭,說話做事,就跟著束手束腳了。

    就像那個練武資質最好的姜勻,很快就會是一位金身境武夫了,已經是躲寒行宮未來板上釘釘的中流砥柱,他若是出門在外,路上遇到了同齡人的劍修,心中豈會沒有半點遺憾?

    雖說姜勻到了外邊,還是一年到頭咋咋呼呼的,可其實一個人說話嗓門越大,實則內心越是心虛。

    陳平安抱拳告辭,“就不耽誤你們教拳了。”

    那位女子武夫問道:“陳宗師不為孩子們教教拳?”

    若是喊對方一聲隱官,好像不妥當,畢竟如今的隱官是寧姚。

    既然對方是一位山巔境武夫,喊一聲宗師,甚至是前輩,都不為過。

    開山立派為宗,拳更高者為師。

    他們兩位外鄉武夫,到底不比劍氣長城的本土劍修,雖說在此教拳多年,可因為兩人極少外出走動,對劍氣長城的許多獨有風俗,其實只算一知半解。關於這位末代隱官的諸多傳聞事蹟,其實也不太能夠理解。就像姓劉的女子武夫,就很想不明白,為何姜勻幾個,每每聊到陳隱官,都繞不過與曹慈的三場問拳,明明是三連敗,還能說得那麼眉飛色舞,即便是說到與鬱狷夫問拳,也幾乎從不談年輕宗師的如何出拳凌厲,反而只說被鬱狷夫一拳就倒,不光是姜勻,幾乎所有人都樂得不行。

    陳平安搖頭笑道:“不了。”

    姓馬的魁梧男子,小心翼翼問道:“陳宗師返回家鄉後,可曾與那曹慈再次問拳?”

    陳平安點頭道:“有過一場問拳,還是輸了。”

    男子倒是不奇怪,贏了曹慈才是怪事。

    女子忍不住問道:“敢問陳宗師,曹慈如今是什麼境界了?”

    顯而易見,她是一位曹慈的仰慕者。

    陳平安說道:“跟曹慈問拳之時,他是止境歸真一層。”

    女子便眼神複雜,只是很快就巧妙隱藏起來。

    陳平安知道她的心思,大概是覺得一位山巔境武夫,去與一個止境歸真的曹慈問拳,有點不自量力了。

    只是陳平安也沒解釋什麼。

    等到兩位金身境武夫,重新開始教拳,陳平安只是在演武場邊緣駐足片刻,很快便默默離去。

    對於那兩位教拳師傅而言,等到那位青衫男子一走,當下心情,大概能算是如釋重負。

    躲寒行宮最早十人,都看到那個年輕隱官在離去之前,朝他們豎起大拇指。

    走出大門,陳平安回頭望了眼匾額,這座曾經屬於祭官一脈的躲寒行宮,確實古怪。

    躲寒?躲?

    可惜就算是避暑行宮,對於祭官一脈都沒有任何文字記載,就像是被人故意銷燬了所有記錄。

    陳平安只在記錄刑官一脈的秘檔書頁空白處,看到了一句類似批註的言語,是上任隱官蕭愻的筆跡,歪歪扭扭的,很好辨認。

    “每一位純粹武夫的肉身,就是一座香火鼎盛的萬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