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九百三十五章 吾為東道主(五)
當下酒鋪裡邊除了老掌櫃,和一個名為許甲的店夥計,就只有一個酒客,山君懷漣。
一個騎青牛的老道士,斜挎行囊,綴著一排翠綠竹管,相互磕碰,清脆悅耳。
攢夠了酒水錢,今兒又來喝酒了。
上古歲月,中土五嶽各有真人治所,其中便有三位真人,治所所在,正是這座居胥山地界。
而這位被譽為青牛道士的封君,湊巧便是一正兩副三真人之一,治所是居胥山的副山之一,鳥舉山。
老道士先前從夜航船離開後,便來這邊故地重遊了,在山中舊址重開道場,只不過昔年職掌之權柄,都已是過眼雲煙之物了。
在早些時候,天下五嶽與大瀆,真正的管事之人,可不是山君水神,而是他們這撥禮聖邀請出山的“陸地神仙”。
等到禮聖後來裁撤掉所有的真人治所,封君就出山遊歷去了,結果招惹了劍術裴旻,天大地大的,任何一座洞天福地好像都不安穩,就只好躲到那條夜航船上去了。
老道士將那頭青牛放在門外,獨自進了酒鋪,與那山君懷漣打了個道門稽首,再與老掌櫃要了一壺忘憂酒。
人逢喜事精神爽,在夜航船上,老道士和那個年輕隱官,做成了一筆買賣,得了一幅老祖宗品秩的五嶽真形圖,和氣生財,這就叫和氣生財啊。
說實話,今兒陳平安最終沒能登山,老道士其實挺遺憾的,來時路上,就想著到了酒鋪,見了不近人情的山君懷漣,定要為年輕隱官抱不平幾句才行。
櫃檯上有隻鳥籠,裡邊有隻黃雀,見著了登門落座的老道士,就開口道:“廢物,廢物。”
老道士也半點不惱,撫須笑道:“貧道一個修仙的,又不是那些只會打打殺殺的純粹武夫,能有幾斤幾兩的武運。”
許甲將酒壺和白碗放在桌上,拆臺道:“山君老爺剛才說了,不提陳平安,只說那個鎮妖樓的梧桐樹精,除了飛昇境修為,還可以視為半個神到的武夫。”
封君微笑道:“貧道跟一棵梧桐樹較勁作甚,不至於不至於。”
老掌櫃趴在櫃檯那邊,笑道:“當年眼拙,竟然沒能看出那位隱官的武運深淺。”
一提到那個在自家鋪子喝過兩次酒的年輕隱官,店夥計許甲就來氣,惱火道:“劍氣長城那間小酒鋪的無事牌,可都是跟咱們鋪子學的。”
封君抿了一口酒水,撫須而嘆道:“之前在夜航船,貧道與陳道友可謂一見投緣,猶有一番論道,各有妙法相互砥礪,陳道友其中有句‘天下道法無缺漏,只是街上道士擔漏卮’,這話說得真是……滴水不漏了,難怪年紀輕輕,就能身居高位,做出接連壯舉。”
許甲說道:“那傢伙也就是運道好。”
老掌櫃笑著搖搖頭,因為許甲與曹慈是朋友的緣故,所以一直看那陳平安不太順眼。
封君更是搖頭晃腦,一手託碗,再抬起一手,反駁道:“此言差矣,太過小覷陳道友了。一個人餓極了,一口氣能吃九個大肉包子,凡夫俗子吃包子,總會越吃越難吃。如果吃第一個包子,跟第九個包子的滋味,是一樣的,這就是修道之人。貧道這輩子走南闖北,雲遊天下,閱人無數,像陳道友這樣的,屈指可數。”
懷漣說道:“你們倆想問就問,不用拐彎抹角。”
一個故意扯到陳平安,一個順勢接話,歸根結底,還是好奇自己為何會拒絕陳平安登山。
封君好奇問道:“懷漣道友既然對那年輕隱官並無惡感,甚至還有幾分不加掩飾的好觀感,那麼今天為何不許他登山,還要多此一舉,故意說幾句傷人的重話?”
懷漣冷笑道:“劍修不看自身境界,難道還要看身份嗎?”
封君晃了晃酒碗,“可這終究不是不讓他登山的理由吧?”
除了劍修身份,陳平安畢竟還是一位能與曹慈問拳四場的止境武夫。
懷漣說道:“理由給了,信不信,你們隨意。”
封君神色惋惜道:“可惜在船上,消息不夠靈通,不然貧道就算砸鍋賣鐵,也要湊出一筆穀雨錢,押注陳道友贏曹慈。”
關於曹慈和陳平安兩位同齡武夫,在那場功德林的青白之爭,山上修士,山下武夫,議論紛紛,爭吵不休。
一般都是山上修士推崇曹慈,覺得在未來武道上,陳平安這輩子都無法與曹慈真正並肩而立,就只能是一路追趕。
曹慈會是陳平安一輩子的武學苦手,若是運氣好,可以得個“天下第二”的稱號。
不過純粹武夫大多更加認可陳平安。
只有一個觀點,山上山下算是達成了共識。
那就是不談曹陳兩人最終武道高度的高低,只說習武練拳一事的過程。
可以學陳平安,但是不用學曹慈。
陳平安帶著青同離開中土神洲,重返寶瓶洲,走到一條名為分水嶺的山脊道路上。
青同不敢置信道:“當真逛過此地的山神廟,就算收尾,可以返回桐葉宗了?”
陳平安嗯了一聲。
山神娘娘韋蔚走出祠廟裡邊的泥塑神像,等她見到了那位青衫長褂布鞋的年輕劍仙,有點尷尬。
陳先生,陳劍仙,陳山主,隱官大人?
如果韋蔚沒有記錯,這是姓陳的第四次來這裡了。
不到三十年,足足四次了!
嘿。
莫不是?
她念頭一起,就恨不得給自己一耳光,那本山水遊記看傻了?!難道忘記初次見面時的場景了?
從無半點憐香惜玉,只有辣手摧花。
如今山神廟算是闊氣了,發達了。
韋蔚不得不承認,全是拜眼前此人所賜,之前陳劍仙傳授給自家祠廟的那些個路數,當真管用得很。
陳平安坐在祠廟外邊的青石條長凳上,笑道:“萬事總是開頭難,一事順來諸事順,可喜可賀。”
韋蔚站在一旁青松下,咧嘴笑道:“要不是事情多,加上我這小小山神,根基不穩,又挪步不易,不然我早就去落魄山與陳劍仙登門道謝了。”
之前讓祠廟擔任從神的侍女,依照陳平安所說的法子,學那書上的神女入夢,與那進京趕考的舉子同遊山川,飄飄乎欲仙,攜手瀏覽山河,被那相貌比較磕磣卻頗有學識的讀書人,夢醒之後,視為一種吉兆,故而信心滿滿,在京城科場上,當真是才思如泉湧,下筆如有神。
雖然沒有獲得賜進士及第的一甲三名,卻也得了個二甲頭名,得以金殿傳臚唱名,之後甚至破格得以入翰林院,無需考核,直接授檢討一職,官從七品,如果不出意外,很快就會分發六部擔任主事,如果再外放出京,在官場上那可就是一縣縣令起步。而且據說在京城會試中,那位執掌一國文衡二十餘載的主考官,以及那些閱卷官,都對此人的考卷讚不絕口,只是之後的殿試,稍微發揮失常,才未躋身被皇帝陛下以硃筆圈畫出頭三個名字之列。
士子高中,在離京返鄉途中,直奔山神廟,敬香磕頭,題壁,回到書齋還寫了一篇詩文,記錄在自己文集內,專門記述這樁神異之事,打算以後要出書的。
那個讀書人覺得是做夢,美夢成真,對韋蔚和兩位侍從神女來說,何嘗不是呢。
陳平安笑呵呵提醒道:“以後多看幾本聖賢書,少翻那些雜書。”
韋蔚還不清楚,陳平安其實是第五次來這邊了。
只是上次看韋蔚與兩位祠廟陪祀侍女,聊那本山水遊記,聊得挺歡暢,山神娘娘笑得在席子上邊滿地打滾。
陳平安就沒現身,免得煞風景。
韋蔚一頭霧水,只能點頭稱是。
如今祠廟轄境地界上,亮著十數盞山神廟秘製的紅燈籠。
市井言語,有句“某某是我罩著的”,其實這個“罩”字,學問不小。
在山神祠廟轄境地界內,那些燈籠,既有郡望高門,也有仍屬寒微的士族門第,更有半數燈籠,在那市井陋巷,鄉野村落。
陳平安笑道:“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之前韋蔚跟郡縣城隍廟,欠了一屁股債,照理說,即便如今得了一份文運,償還債務過後,山神廟肯定打造不出這麼多數量的香火燈籠。
這就像那已算水運濃郁的黃庭國,封正五嶽和寒食江在內的江水正神,就已經略顯吃力,這才導致紫陽府家門口的那條鐵券河,就一直未能抬升為江水正神,不是黃庭國皇帝不想跟紫陽府攀附關係,實在是一國氣運有限,有心無力。
韋蔚心虛道:“換了酒債,欠下新債,還是肯定要還的。”
陳平安笑著幫忙“解釋”一句,“就是不急於一時?”
韋蔚笑容尷尬,硬著頭皮說道:“我倒是著急償還,無債一身輕嘛,道理都懂,我倒是想要定個期限,只是鄰近的郡縣城隍爺們,一個個都說不著急,等我這邊積攢夠了香火再說不遲,而且州城隍廟那邊,還主動問我需不需要香火呢。”
陳平安笑道:“也對,江湖救急不救窮,親戚幫困不幫懶。”
遠親不如近鄰。山上的鄰居,無非是仙家府邸,再加上山水神靈,城隍廟和文武廟。
以前韋蔚的山神廟,就是個入不敷出的窮光蛋,而且韋蔚這位新晉山神娘娘,一看就是個不善經營的,如今當然不同了。
陳平安突然問道:“那個捐錢籌建寺廟的香客,叫什麼名字?”
韋蔚笑容燦爛道:“章貴棟。”
陳平安默默記下這個名字。
之前韋蔚在山上尋了一處地方,修建了一座小寺廟,有個本地的大香客,先後捐了兩筆數目可觀的香油錢,此人樂善好施,但是不求名聲,在修橋鋪路一事上,最為大方。
韋蔚之後便請了個宅心仁厚又信佛的孤苦老媼,來寺廟這邊擔任廟祝,鄰近一些個老嫗,也會時常來寺廟這邊幫忙。
陳平安說了心香一事,韋蔚當然毫不猶豫就答應下來,已經開始偷著樂了,她再不會打算盤,也曉得自己這次要真的闊綽了。
給那些城隍爺們還債之後,山神廟這邊肯定還有一筆盈餘!
自己又可以打造出一撥山神府秘製的大紅燈籠了!
只是韋蔚想起一事,小心翼翼問道:“我這山神廟,畢竟佔了老寺廟遺址的位置,會不會犯忌諱?算不算那……鳩佔鵲巢?”
陳平安笑著搖頭道:“不用多想,你要心裡邊真過意不去,就每逢初一十五舉辦廟會,爭取為寺廟添些百姓香火。”
韋蔚眼睛一亮,“廟會?”
陳平安說道:“你就只是出租鋪子,收點租金,租金宜少不宜多,以後就靠著這筆細水流長的收入,一點點攢起些銀子,到時候再聘請一撥山下的能工巧匠,循著山下那些畫卷、扇面之上的十六應真圖、十八羅漢圖,建造一座羅漢堂。此事一成,你就當是一種還願了。不過我個人建議,最好立起一座供奉五百羅漢像的羅漢堂,入內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年齡和生辰八字,先選中一尊羅漢開始計數,一路數過去,最後數到哪尊羅漢,就可得那尊羅漢庇護。”
韋蔚瞪大眼睛說道:“這也行?!”
韋蔚言語中,滿是感嘆,你陳平安當什麼劍仙、山主啊,做生意去好了嘛。
我要是商家老祖,直接讓你當二把手!
陳平安氣笑道:“又不是我亂說的,本就這個講究。”
先前帶著裴錢和曹晴朗遠遊,期間曾經路過一座寺廟,在那座大廟裡邊,確實就有此說。
韋蔚悻悻然,連忙雙手合十,說道:“心誠則靈,心誠則靈哈。”
陳平安站起身,在猶豫一事,比預期多出一筆功德,用在何處?
就在這一刻,有一個熟悉嗓音,在心湖中響起,詢問一事。
“陳平安,你如何看待那場三四之爭?”
陳平安稍作猶豫,給出自己的答案。
那人笑道:“很好,可以回了。”
桐葉洲,鎮妖樓那處廊道內,呂喦笑問道:“是什麼答案,能夠讓至聖先師如此滿意?”
這個問題,不可謂不大。
作為文聖一脈的關門弟子,陳平安想要回答得體,關鍵還要誠心誠意,自然極為不易。
至聖先師撫須而笑,“陳平安只說了一句話,‘子曰有教無類。’”
饒是呂喦都要錯愕許久,思量片刻,輕拍欄杆,大笑道:“貧道自嘆不如。”
一個騎青牛的老道士,斜挎行囊,綴著一排翠綠竹管,相互磕碰,清脆悅耳。
攢夠了酒水錢,今兒又來喝酒了。
上古歲月,中土五嶽各有真人治所,其中便有三位真人,治所所在,正是這座居胥山地界。
而這位被譽為青牛道士的封君,湊巧便是一正兩副三真人之一,治所是居胥山的副山之一,鳥舉山。
老道士先前從夜航船離開後,便來這邊故地重遊了,在山中舊址重開道場,只不過昔年職掌之權柄,都已是過眼雲煙之物了。
在早些時候,天下五嶽與大瀆,真正的管事之人,可不是山君水神,而是他們這撥禮聖邀請出山的“陸地神仙”。
等到禮聖後來裁撤掉所有的真人治所,封君就出山遊歷去了,結果招惹了劍術裴旻,天大地大的,任何一座洞天福地好像都不安穩,就只好躲到那條夜航船上去了。
老道士將那頭青牛放在門外,獨自進了酒鋪,與那山君懷漣打了個道門稽首,再與老掌櫃要了一壺忘憂酒。
人逢喜事精神爽,在夜航船上,老道士和那個年輕隱官,做成了一筆買賣,得了一幅老祖宗品秩的五嶽真形圖,和氣生財,這就叫和氣生財啊。
說實話,今兒陳平安最終沒能登山,老道士其實挺遺憾的,來時路上,就想著到了酒鋪,見了不近人情的山君懷漣,定要為年輕隱官抱不平幾句才行。
櫃檯上有隻鳥籠,裡邊有隻黃雀,見著了登門落座的老道士,就開口道:“廢物,廢物。”
老道士也半點不惱,撫須笑道:“貧道一個修仙的,又不是那些只會打打殺殺的純粹武夫,能有幾斤幾兩的武運。”
許甲將酒壺和白碗放在桌上,拆臺道:“山君老爺剛才說了,不提陳平安,只說那個鎮妖樓的梧桐樹精,除了飛昇境修為,還可以視為半個神到的武夫。”
封君微笑道:“貧道跟一棵梧桐樹較勁作甚,不至於不至於。”
老掌櫃趴在櫃檯那邊,笑道:“當年眼拙,竟然沒能看出那位隱官的武運深淺。”
一提到那個在自家鋪子喝過兩次酒的年輕隱官,店夥計許甲就來氣,惱火道:“劍氣長城那間小酒鋪的無事牌,可都是跟咱們鋪子學的。”
封君抿了一口酒水,撫須而嘆道:“之前在夜航船,貧道與陳道友可謂一見投緣,猶有一番論道,各有妙法相互砥礪,陳道友其中有句‘天下道法無缺漏,只是街上道士擔漏卮’,這話說得真是……滴水不漏了,難怪年紀輕輕,就能身居高位,做出接連壯舉。”
許甲說道:“那傢伙也就是運道好。”
老掌櫃笑著搖搖頭,因為許甲與曹慈是朋友的緣故,所以一直看那陳平安不太順眼。
封君更是搖頭晃腦,一手託碗,再抬起一手,反駁道:“此言差矣,太過小覷陳道友了。一個人餓極了,一口氣能吃九個大肉包子,凡夫俗子吃包子,總會越吃越難吃。如果吃第一個包子,跟第九個包子的滋味,是一樣的,這就是修道之人。貧道這輩子走南闖北,雲遊天下,閱人無數,像陳道友這樣的,屈指可數。”
懷漣說道:“你們倆想問就問,不用拐彎抹角。”
一個故意扯到陳平安,一個順勢接話,歸根結底,還是好奇自己為何會拒絕陳平安登山。
封君好奇問道:“懷漣道友既然對那年輕隱官並無惡感,甚至還有幾分不加掩飾的好觀感,那麼今天為何不許他登山,還要多此一舉,故意說幾句傷人的重話?”
懷漣冷笑道:“劍修不看自身境界,難道還要看身份嗎?”
封君晃了晃酒碗,“可這終究不是不讓他登山的理由吧?”
除了劍修身份,陳平安畢竟還是一位能與曹慈問拳四場的止境武夫。
懷漣說道:“理由給了,信不信,你們隨意。”
封君神色惋惜道:“可惜在船上,消息不夠靈通,不然貧道就算砸鍋賣鐵,也要湊出一筆穀雨錢,押注陳道友贏曹慈。”
關於曹慈和陳平安兩位同齡武夫,在那場功德林的青白之爭,山上修士,山下武夫,議論紛紛,爭吵不休。
一般都是山上修士推崇曹慈,覺得在未來武道上,陳平安這輩子都無法與曹慈真正並肩而立,就只能是一路追趕。
曹慈會是陳平安一輩子的武學苦手,若是運氣好,可以得個“天下第二”的稱號。
不過純粹武夫大多更加認可陳平安。
只有一個觀點,山上山下算是達成了共識。
那就是不談曹陳兩人最終武道高度的高低,只說習武練拳一事的過程。
可以學陳平安,但是不用學曹慈。
陳平安帶著青同離開中土神洲,重返寶瓶洲,走到一條名為分水嶺的山脊道路上。
青同不敢置信道:“當真逛過此地的山神廟,就算收尾,可以返回桐葉宗了?”
陳平安嗯了一聲。
山神娘娘韋蔚走出祠廟裡邊的泥塑神像,等她見到了那位青衫長褂布鞋的年輕劍仙,有點尷尬。
陳先生,陳劍仙,陳山主,隱官大人?
如果韋蔚沒有記錯,這是姓陳的第四次來這裡了。
不到三十年,足足四次了!
嘿。
莫不是?
她念頭一起,就恨不得給自己一耳光,那本山水遊記看傻了?!難道忘記初次見面時的場景了?
從無半點憐香惜玉,只有辣手摧花。
如今山神廟算是闊氣了,發達了。
韋蔚不得不承認,全是拜眼前此人所賜,之前陳劍仙傳授給自家祠廟的那些個路數,當真管用得很。
陳平安坐在祠廟外邊的青石條長凳上,笑道:“萬事總是開頭難,一事順來諸事順,可喜可賀。”
韋蔚站在一旁青松下,咧嘴笑道:“要不是事情多,加上我這小小山神,根基不穩,又挪步不易,不然我早就去落魄山與陳劍仙登門道謝了。”
之前讓祠廟擔任從神的侍女,依照陳平安所說的法子,學那書上的神女入夢,與那進京趕考的舉子同遊山川,飄飄乎欲仙,攜手瀏覽山河,被那相貌比較磕磣卻頗有學識的讀書人,夢醒之後,視為一種吉兆,故而信心滿滿,在京城科場上,當真是才思如泉湧,下筆如有神。
雖然沒有獲得賜進士及第的一甲三名,卻也得了個二甲頭名,得以金殿傳臚唱名,之後甚至破格得以入翰林院,無需考核,直接授檢討一職,官從七品,如果不出意外,很快就會分發六部擔任主事,如果再外放出京,在官場上那可就是一縣縣令起步。而且據說在京城會試中,那位執掌一國文衡二十餘載的主考官,以及那些閱卷官,都對此人的考卷讚不絕口,只是之後的殿試,稍微發揮失常,才未躋身被皇帝陛下以硃筆圈畫出頭三個名字之列。
士子高中,在離京返鄉途中,直奔山神廟,敬香磕頭,題壁,回到書齋還寫了一篇詩文,記錄在自己文集內,專門記述這樁神異之事,打算以後要出書的。
那個讀書人覺得是做夢,美夢成真,對韋蔚和兩位侍從神女來說,何嘗不是呢。
陳平安笑呵呵提醒道:“以後多看幾本聖賢書,少翻那些雜書。”
韋蔚還不清楚,陳平安其實是第五次來這邊了。
只是上次看韋蔚與兩位祠廟陪祀侍女,聊那本山水遊記,聊得挺歡暢,山神娘娘笑得在席子上邊滿地打滾。
陳平安就沒現身,免得煞風景。
韋蔚一頭霧水,只能點頭稱是。
如今祠廟轄境地界上,亮著十數盞山神廟秘製的紅燈籠。
市井言語,有句“某某是我罩著的”,其實這個“罩”字,學問不小。
在山神祠廟轄境地界內,那些燈籠,既有郡望高門,也有仍屬寒微的士族門第,更有半數燈籠,在那市井陋巷,鄉野村落。
陳平安笑道:“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之前韋蔚跟郡縣城隍廟,欠了一屁股債,照理說,即便如今得了一份文運,償還債務過後,山神廟肯定打造不出這麼多數量的香火燈籠。
這就像那已算水運濃郁的黃庭國,封正五嶽和寒食江在內的江水正神,就已經略顯吃力,這才導致紫陽府家門口的那條鐵券河,就一直未能抬升為江水正神,不是黃庭國皇帝不想跟紫陽府攀附關係,實在是一國氣運有限,有心無力。
韋蔚心虛道:“換了酒債,欠下新債,還是肯定要還的。”
陳平安笑著幫忙“解釋”一句,“就是不急於一時?”
韋蔚笑容尷尬,硬著頭皮說道:“我倒是著急償還,無債一身輕嘛,道理都懂,我倒是想要定個期限,只是鄰近的郡縣城隍爺們,一個個都說不著急,等我這邊積攢夠了香火再說不遲,而且州城隍廟那邊,還主動問我需不需要香火呢。”
陳平安笑道:“也對,江湖救急不救窮,親戚幫困不幫懶。”
遠親不如近鄰。山上的鄰居,無非是仙家府邸,再加上山水神靈,城隍廟和文武廟。
以前韋蔚的山神廟,就是個入不敷出的窮光蛋,而且韋蔚這位新晉山神娘娘,一看就是個不善經營的,如今當然不同了。
陳平安突然問道:“那個捐錢籌建寺廟的香客,叫什麼名字?”
韋蔚笑容燦爛道:“章貴棟。”
陳平安默默記下這個名字。
之前韋蔚在山上尋了一處地方,修建了一座小寺廟,有個本地的大香客,先後捐了兩筆數目可觀的香油錢,此人樂善好施,但是不求名聲,在修橋鋪路一事上,最為大方。
韋蔚之後便請了個宅心仁厚又信佛的孤苦老媼,來寺廟這邊擔任廟祝,鄰近一些個老嫗,也會時常來寺廟這邊幫忙。
陳平安說了心香一事,韋蔚當然毫不猶豫就答應下來,已經開始偷著樂了,她再不會打算盤,也曉得自己這次要真的闊綽了。
給那些城隍爺們還債之後,山神廟這邊肯定還有一筆盈餘!
自己又可以打造出一撥山神府秘製的大紅燈籠了!
只是韋蔚想起一事,小心翼翼問道:“我這山神廟,畢竟佔了老寺廟遺址的位置,會不會犯忌諱?算不算那……鳩佔鵲巢?”
陳平安笑著搖頭道:“不用多想,你要心裡邊真過意不去,就每逢初一十五舉辦廟會,爭取為寺廟添些百姓香火。”
韋蔚眼睛一亮,“廟會?”
陳平安說道:“你就只是出租鋪子,收點租金,租金宜少不宜多,以後就靠著這筆細水流長的收入,一點點攢起些銀子,到時候再聘請一撥山下的能工巧匠,循著山下那些畫卷、扇面之上的十六應真圖、十八羅漢圖,建造一座羅漢堂。此事一成,你就當是一種還願了。不過我個人建議,最好立起一座供奉五百羅漢像的羅漢堂,入內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年齡和生辰八字,先選中一尊羅漢開始計數,一路數過去,最後數到哪尊羅漢,就可得那尊羅漢庇護。”
韋蔚瞪大眼睛說道:“這也行?!”
韋蔚言語中,滿是感嘆,你陳平安當什麼劍仙、山主啊,做生意去好了嘛。
我要是商家老祖,直接讓你當二把手!
陳平安氣笑道:“又不是我亂說的,本就這個講究。”
先前帶著裴錢和曹晴朗遠遊,期間曾經路過一座寺廟,在那座大廟裡邊,確實就有此說。
韋蔚悻悻然,連忙雙手合十,說道:“心誠則靈,心誠則靈哈。”
陳平安站起身,在猶豫一事,比預期多出一筆功德,用在何處?
就在這一刻,有一個熟悉嗓音,在心湖中響起,詢問一事。
“陳平安,你如何看待那場三四之爭?”
陳平安稍作猶豫,給出自己的答案。
那人笑道:“很好,可以回了。”
桐葉洲,鎮妖樓那處廊道內,呂喦笑問道:“是什麼答案,能夠讓至聖先師如此滿意?”
這個問題,不可謂不大。
作為文聖一脈的關門弟子,陳平安想要回答得體,關鍵還要誠心誠意,自然極為不易。
至聖先師撫須而笑,“陳平安只說了一句話,‘子曰有教無類。’”
饒是呂喦都要錯愕許久,思量片刻,輕拍欄杆,大笑道:“貧道自嘆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