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諸 作品

第51章 自找無趣

改革後,所有崗位包括每道工序甚至發稿量、後期製作時長,都被量化並有與之對應的考評和績效制度,每個人都有了緊迫感和危機感,尤其是原電視臺的職工工資普遍比報社工資低,所以在薪酬方面,中心制定了同工不同酬的追趕辦法,三年實現工資並軌,有政策傾斜,也有激勵機制,電視臺的職工工作熱情比以往更為高漲,每天都有人加班。

印刷廠在趕印第二天的報紙,確保明天一早市民看到當日的報紙。二樓編髮中心區域燈光暗淡,這是常態,編髮中心白天工作緊張,類似於整個中心的“中轉站”,所有電視、報紙的稿件經他們編髮、過審後,接下來就是電視後期製作、排版印刷,工作性質決定晚上很少有加班的現象。

這時,帶班領導周娟拿過來一個值班日誌,荊濤粗略翻看了一下,僅今天就派出三十八次記者,這裡還不算各個頻道、板塊節目組的自採行動,涉及到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活動的十起,市直各單位採訪活動十一起,其餘七起則是臨時派出的應急採訪,這些應急採訪任務大多是突發的新聞事件。

自從媒體中心成立後,加大了對社會新聞的報道,專門闢出一個社會應急採訪部,當應急採訪部人手不夠用的情況下,指揮中心有權調動其它部門的記者。

就在荊濤準備離開的時候,他猛然看到編髮中心一角的燈光亮了,有人來值班。

這個身影似乎有些熟悉。

“是芮曉楓。”孟海洋在旁邊說道。

想起白天張亞傑的話,他走出指揮調度中心,直奔二樓編髮中心。

果然,在編髮中心的一角位置上,坐著正要準備工作的芮曉楓。

在媒體中心成立過程中,芮曉楓算是有功之臣,許多內部機制的設定,她都有參與,只是這種參與她都是通過郵件轉給荊濤的,她不希望大家知道她參與了改革方案的制定,這一點在開始的時候就跟荊濤明確說明,所以,荊濤拿出的方案,被辛鑫和張亞傑暗暗叫絕,尤其是辛鑫,原以為荊濤是門外漢,不想卻如此專業、地道,尤其是在績效方案的制定上,細緻入微不說,簡直沒有任何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