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秦天的躊躇,改變這個世界!
“而現在郭奉孝早在去年開春之際便病死在北方了,這下連最後一個能夠給曹操套上韁繩的人都沒有了。”
“在吃一個大虧之前,沒有人能夠攔得住曹操。”
“奉孝死了?”
諸葛亮有些震驚。
顯然,他也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
或許是為了穩定軍心,郭嘉死亡的消息曹操並未大肆宣揚,因此直到現在,知道郭嘉病逝的人也不多。
這個消息自然也就沒有傳到諸葛亮這邊。
諸葛亮一直都把郭嘉當成頭號勁敵,有郭奉孝在,諸葛亮真的不知道這場仗到底該怎麼打。
但現在聽聞郭奉孝已經去世,諸葛亮莫名的便感到鬆了一口氣。
隨即,諸葛亮便是一陣悲傷。
或許是兔死狐悲,或許是物傷其類。
郭奉孝都去世了,自己還能支撐多久呢?
不知道自己在世之時,還能否看到天下一統的那一天。
傷春悲秋只持續了片刻,諸葛亮很快便恢復了過來。
“南下取江陵將會十分順利,不僅如此,佔據江陵天險,只怕長坂,華容也盡在曹操股掌之間。”
曹操的攻勢不可謂不順利,按照當前的情況來看,曹軍只怕是會勢如破竹一般,迅速攻佔整個蜀地。
如此一來……
諸葛亮目光移動。
考慮到要給自己留下整備軍隊的時間,留下和孫權交涉的時間,再加上各種天險……
諸葛亮的目光最終鎖定了一個地方。
“赤壁!”
“或者說烏林……在此處,一定要攔住曹操,這裡最終決戰的戰場!”
諸葛亮堅定的說道:“若是赤壁守不住,那天下便再也沒有人能夠攔得住曹操了!”
秦天看著諸葛亮仔細思考的模樣,心中卻是感慨,歷史最終還是回到了原點。
他一直都是歷史的旁觀者,很少主動出手去改變歷史。
當然,如果不順心,他也並不介意出手改變一下歷史。
但很多時候,歷史的細節並不能影響大局,甚至無法對歷史的走向造成太大的影響。
因為歷史從來都不是某個人所能決定的。
歷史的發展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一個王朝的滅亡,不會因為某個修補匠的縫縫補補改變,修補匠頂多只能推遲王朝滅亡的時間,改變不了王朝滅亡的結局。
秦天或許可以改變歷史的細節,但絕對改變不了歷史的走向。
在經過漫長的戰爭之後,中原王朝必定統一,區別只是統一中原的人到底是誰罷了。
而一個王朝糜爛的根本,也不會因為一兩個人的消失或者出現而改變。
所以秦天不會主動插手改變歷史,但同時也不介意改變一些小小的細節。
就好比當年他和漢武帝的見面,又好比現如今和諸葛亮坐而論道。
說實話,曹操是一個好皇帝嗎?
秦天不否認這一點,作為一個梟雄,他無疑是一個絕佳的開拓者,是一個能夠一統天下之人。
但秦天並不喜歡曹操。
和嬴政比起來,曹操缺了幾分堂堂正正,和劉邦比起來,曹操也不夠圓滑,和漢武帝比起來,曹操更是缺少了幾分坦然。
他的缺點實在是太多太多,雖然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代梟雄,但秦天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當今這個時代,有幾個人能夠讓秦天看得上眼?
說實話,一個人也沒有。
曹操太過奸詐,劉備太過婦人之仁,孫權看似沒什麼缺點,甚至還有生子當如孫仲謀之說,但秦天同樣不喜歡孫權。
他為人實在是太過優柔寡斷,而且對神鬼誌異之事十分痴迷。
縱觀歷朝歷代,痴迷此事的皇帝大多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這些人秦天都看不上,更不要說他們那些無能的草包後代了。
至於後來奪取曹魏天下的兩晉……
秦厭惡,至少也是半點好感都欠奉。
晉朝的確是有些出色的成就,諸如為三省六部制打下了基礎,諸如文化科技方面業多有創新。
但和八王之亂,五胡亂華,衣冠南渡對華夏文明造成的傷害比起來,這點成就卻是不堪一提。
魏晉南北朝這三百年對百姓而言是苦難的三百年,是痛苦與血淚交織的三百年。